《有个学校叫南开》是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天津广播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联合出品的历史人文纪录片,由
祖光执导,
李立宏解说。
该片借
南开大学校史折射百年中国史,讲述了以
张伯苓为代表的南开先贤,为了教育理想和救国梦不懈奋斗的历史故事。
该片于2017年12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并在
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天津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百年
南开区的历史折射了百年中国的命运。20世纪初,就在民族生与死、存与亡的危机时刻,
严范孙和张伯苓选择了用教育来挽救祖国,他们从一座私人宅院开始,慢慢建立起了现代教育的中学、大学、女子中学和小学。在烽火硝烟和颠沛流离之际,他们还将教育的血脉延展到祖国的大西南。一个名叫“
南开大学”的系列学校就这样诞生于国难,它为生存而寻路,为自强而探索。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它的伟大,不仅在于这里走出了两位共和国总理和一批杰出的政治家,造就了三位
清华大学校长和近百位院士,培养了一批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百年来,这里名人辈出,英杰辈出,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它的伟大,更在于它以天下为己任,以坚定的爱国主义奉献给这个民族,以历久弥新的“公能思想”奉献给这个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战争还是和平,无论苦难还是辉煌,“南开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百年南开的渴望已经融入了百年中国的梦想。
在该片策划之初,创作人员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拍得好看”。为了把南开学校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结合起来,创作人员打破常规,采用电影的创作方法来构思拍摄。而光是前期调研、挖掘材料、研判、筛选、提炼这些开拍前的工作,就进行了一年半之久。
该片的拍摄时间长达两年,两年的拍摄时间,工作人员走遍大江南北,还远赴美国、
英国、
日本等地探访当事人、历史见证者、专家学者上百人。拍摄过程中,
祖光团队用“
汝阳麻花结构”的拍摄方式,把庞杂的百年中国的命运,近代
天津市的城市命运,学校的命运和
严范孙、
张伯苓这一代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这几条线索拧在一起讲,祖光将其称为“麻花结构”。“麻花结构”这种讲述历史的方法,是祖光团队在拍摄《
五大道》的时候摸索、总结出来的。他认为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历史人文纪录片,多线索,多条故事线,像拧麻花一样形成完整的叙事链条。
《有个学校叫南开》将近代百年
中原地区历史、近代
天津市领风气之先的命运和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这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共同推进,参照人类历史长河大坐标系,立体化了近代历史,运用平行蒙太奇等手段,将每一集均用动态化的叙事方式呈现。时尚化的解说语态、明显的时代语汇特征、电影剪辑方式、电影化专业品质,这一系列表达手段和方法的立体呈现,都给予了观众多维度的心灵体验。从始至终,全片在庄重、沉着、激昂、缅怀的情感基调中,像“蓝色多瑙河”一样在千回百转中荡气回肠地一泻而下。贯穿全片的几个南开现实故事都是用纪实段落呈现的,人物表情丰富、镜头有
张力,叙述精炼,给观众印象深刻。情景再现搬演含蓄而生动,弥补了历史影像的缺憾,却没有违和感,与历史影像很好地融为一体。而这些时空跳跃的故事和段落之所以能够自然转换、和谐统一,与编导者巧妙利用声音、图片、场景、特技等多种高超的电影化剪辑手段密不可分,尤其与行云流水般动感丰富的镜头语言密不可分。不管在影像表达、思想深度、历史呈现等几个方面的探索,《有个学校叫南开》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潮流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