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点石斑鱼
辐鳍鱼纲辐鳍亚纲的鱼
赤点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akaara)是石斑鱼科、石斑鱼属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主要产于中国的南海东海南部,尤其在广东省沿海产量较多。赤点石斑鱼的体型椭圆形,侧扁且粗壮,头部较大,背部圆凸,头长大于体高。它的吻短而钝圆,眼睛较大且侧上位。赤点石斑鱼的鳃孔大,前鳃盖后缘具有弱锯齿,鳃盖骨后缘有3个扁平棘,其中中央棘最大。它的体被小栉鳞,上下颌无鳞。赤点石斑鱼的背鳍和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相对,第2鳍棘强大。它的体呈棕褐色,体侧、头部、背鳍、尾鳍和臀鳍上散布着赤黄色斑点,背鳍基底中部有一个黑斑,而腹鳍和胸鳍则没有斑点。赤点石斑鱼是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近海水深55米以内的岩礁底质的底层海域。它通常是夜行性的,利用嗅觉寻找食物,白天则躲藏在岩穴内。赤点石斑鱼以肉食为主,喜食鱼、虾和蟹类,不喜欢结群,饥饿时会出现相互残杀的现象。赤点石斑鱼分布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南岛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沿海)、日本韩国越南。它是WWF海洋十宝之一,也有养殖业。
形态特征
背鳍硬棘11枚,软条15~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体被细小栉鳞,有孔侧线鳞片数约50~53枚。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长可达50厘米。
生活习性
石斑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一般为夜行性,利用其嗅觉寻觅食物,白天则隐藏于岩穴内。石斑鱼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类,不喜欢结群,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现象。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可生活在11~41%的盐度范围内,最适水温为22—28℃,18℃以下时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就失去平衡。
内部构造
骨骼系统
外骨骼包括鳞甲、鳍条和棘刺等;内骨骼通常是指埋在肌肉里的骨骼部分,包括颅骨脊柱和附肢骨骼。头骨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脑颅由许多骨片所合成,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脑;咽颅由一对颌弓、一对舌弓和五对鳃弓所组成,分别具有支持颌、舌和鳃的功能。脊柱由体椎和尾椎两种脊椎骨组成,体椎附有肋骨,尾椎无肋骨着生。
肌肉系统
鱼类的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由许多肌节组成,肌节之间有隔膜连接而呈分节现象。体侧肌肉被一水平走向的肌隔分为两段,上段叫轴上肌,下段叫轴下肌。轴上肌分化出背鳍部分的肌肉。尾部肌节分化出尾鳍肌。轴下肌分化为腹部与胸、腹鳍等部肌肉。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的起端为口,经口腔、食道、胃、肠而终于肛门。口腔内有齿和鳃耙等构造。消化腺包括胃腺、肠腺、肝脏、胰腺和胆囊等。这些腺体能分泌各种消化液使食物消化。胃腺分泌的胃Caspase-3,肠腺分泌的肠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均能消化各种蛋白质。肝脏和胰脏的分泌物含有较多的淀粉酶和脂肪酶,可分别把糖类和脂肪分解而被肠壁吸收。被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和不能消化的其它物质,则由肠的蠕动经肛门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
主要包括心脏、动脉、静脉等。心脏位于最后一对鳃的后面下方,靠近头部,由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血液由心室出,经过腹大动脉进入鳃动脉,深入鳃片中各毛细血管,其红血球在此吸收氧气,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使血液变得新鲜。此后,血流经出鳃动脉而归入背大动脉,再由许多分枝进入鱼体各部组织器官。然后转入静脉,再汇集到腹部的大静脉。静脉血液经过肾脏时被滤去废物,流经肝脏后重新进入心脏循环。
呼吸系统
主要靠鱼类的鳃来完成。鳃位于头的两侧,外有鳃盖覆盖。鱼鳃主要由鳃弓、鳃片和鳃耙组成。
神经系统
鱼类的中枢神经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脑又分化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五部分。脊髓位于髓弓的椎管内,是一条扁椭圆形的长管,前端跟脑连接,向后延伸至最后一椎骨。外周神经由中枢神经系发出的神经与神经节组成,它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是一类专门管理平滑肌、心脏肌、内分泌腺和血管扩张收缩等活动的神经,与内脏的生理活动、新陈代谢有密切关系。
生殖系统
生殖腺成对,即精巢或卵巢都是左右各一,由系膜悬挂在腹腔背壁上
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主要是肾脏,位于腹腔的背部,呈紫红色。肾脏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肾脏后部延伸出输尿管,左右输尿管在腹腔后部愈合,并突出一个不大的膀胱。总输尿管的末端与生殖输管相合,以一个尿殖孔开口或分开开口于肛门的后方。鱼的肾脏除了泌尿的功能以外,还可以调节体内的水分,使之保持恒定。另外,鱼鳃也有排泄作用,其主要排出物是氨、尿素等易扩散的氮化物和某些盐分。
内分泌系统
脑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位于间脑腹面,视神经交叉后面的正中线上,常嵌在前耳骨的凹窝里。包括神经垂体(或称为垂体神经部)和腺垂体两部分,脑垂体的腺细胞能分泌多种激素,对鱼类的生长、性腺发育、甲状腺肾上腺的发育以及体色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鱼类的甲状腺由许多球形的甲状腺泡和滤泡组成,腺泡细胞的分泌物或直接进入血管,或贮存于泡腔内,当需要大量激素时,它流入血液输送到身体各组织。位于腹主动脉和入鳃动腺附近的组织中,另外还有斯氏小体、胰岛、尾垂体、后鳃腺、胸腺和性腺等。
经济价值
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肉质鲜美,清蒸或煮姜丝清汤均宜。香港有活鱼作海鲜销售,是香港出售的石斑鱼属中最昂贵的。由于鱼身为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的红色,曾是中式喜宴中受欢迎的食用鱼。
威胁
高经济价值导致的过度捕鱼令赤点石斑鱼数量大减,除了捕捉赤点石斑鱼令其数量直接大减外,过度捕鱼令赤点石斑鱼的食物减少。一些鱼苗被捉去进行养殖,在人工环境将野生鱼苗养大出售,也令能长大至有繁殖能力的成鱼数量减少。各地的沿岸发展和污染也令赤点石斑鱼属赖以为生的生境受破坏。
苗种捕捞
除了台湾省以外,目前中国石斑鱼的人工育苗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养殖的种苗主要靠天然海区的捕获。捕捞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拖网捕捞
由二袖网和中央的囊网组成长方形的网片,长40米,高3.3米,网目0.7厘米,拖绳上系有贝壳、羽毛等物,以惊吓鱼苗。拖网的缺点是鱼苗受伤较多,一般成活率只有70—80%。
2.围网捕捞
网呈长方形,一般网长10米,高1.5米,网目1.0—1.5厘米。上纲拴浮,下纲拴沉,两端结一麻绳主缆。发现鱼苗后,顺风围捕,操作须手勤眼快,动作协调,由深水向浅水围拉。捞苗时,网不要离水,以免鱼苗逃窜。
3.小拖网捕捞
网具呈长方形,网长8—10米,网高50—80厘米,网目0.4—1.0厘米。上、下用竹竿支撑。作业时,两人拖曳前进,步调一致,动作敏捷,上下网纲要拉得适当,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在小潮过后,就逆潮水呈半圆形向前围捕。围捕时,使网保持在一定的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鱼苗逃逸。
4.推曳网捕捞
网呈三角或形簸箕形,网目0.4—1.2厘米,底口拴沉8—10个,两侧拴推竿两根,下安木脚,以免捕苗时陷入泥中。此网一人操作,适用于在有小型水沟、滩面广阔的地方作业,一般在涨、退潮时推捕体长2—3厘米的鱼苗。
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 赤点石斑鱼放养的池塘底质以沙质或泥沙质为好,适宜池塘面积5亩~15亩,水深2m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日最大换水量达50%以上。进水口安装过滤网设施,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养殖最适水温22℃~28℃(18℃以下时鱼体食欲减退,15℃以下则鱼体失去平衡),盐度范围11‰~41‰,最适盐度范围25‰~35‰。养殖池塘应配备有增氧机。在池塘的深水区设置陶瓷酒坛、水泥空心砖、塑料管段、废旧汽车轮胎等作为人工鱼礁,以减少鱼体间互相残食和鱼群聚集,同时也为赤点石斑鱼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
2.池塘清整 放养前2个月左右排干池塘积水,晒池2个星期,并清除池塘表面的淤泥和杂质,注入经80目筛绢网过滤的天然海水50cm,施入氧化钙150kg/亩浸泡消毒15天,以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并进水冲池2次。
亲鱼来源 一是从现有网箱中精心培育,在产卵前期筛选而成;二是从自然海区中捕获并用活鱼艇运回网箱或室内大水池中暂养。选择的雄鱼(从生殖孔可以明显区别雌、雄)要在2公斤以上,轻压鱼体腹部能流出精液。雌鱼选择在体重0.5~1.2公斤,体长35.0~45.0厘米,轻压腹部膨大而柔软。
饵料生物
放苗前20天,进水至40cm水深,使用经过发酵的鸡粪作为基肥、无机肥作为补充肥来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可施用尿素2mg/L、过磷酸钙0.2mg/L、硅酸盐0.1mg/L,连续3次,使池水水色呈黄绿色。以后逐渐进水至100cm水深,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
催产授精雌鱼以每公斤鱼体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500个国际单位(IU)或每公斤鱼体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150微克,雄鱼注射剂量可以减半。分两次注射,两针相距时间为24小时左右,注射部位在背部肌肉。在一般情况下,经30~35小时后,成熟卵子较透明,用手轻轻挤压鱼腹部,鱼卵即从生殖孔大量流入预先准备好的授精盆内,紧接着,再选取雄鱼,以同样方法将精液也挤入授精盆,然后用柔软的鸡毛反复搅动,使精液和卵子充分进行干法受精。经5~10分钟后,精子活力逐步变弱,受精基本完成,又用过滤海水多次冲洗多余的精液和杂质,并加水至满,放在孵化容器内并少量充气让其孵化。孵化密度每毫升控制在1~3粒之间。受精时水温应保持在24.5~28.5℃左右,pH值为8.0~8.2,水质相对稳定。
苗种投放
亦点石斑鱼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投苗时要求苗种规格整齐且一次性投足,如苗种个体差异较大则要分池进行养殖。在人工苗种规模化生产未突破之前,可选购捕获的天然苗种,且天然苗种应以笼捕或钓捕为好,舍弃有钩伤和吞钩的苗种。苗种规格与投苗时间有关,4月份投放的苗种每尾重约50g,6月份投放的苗种每尾重约100g,放苗密度控制在500尾/亩内。苗种入池前,先用高锰酸钾10mg/L药浴10分钟,以杀灭体表的寄生虫和细菌,防止鱼体受伤感染,可提高养殖成活率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为了防止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可以混养少量鲷科鱼类,用以清除残饵和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
胚胎仔鱼
成熟的鱼卵为无色透明的浮性卵,圆球形,油球一个,居卵正中。
幼鱼培育
孵化后的仔鱼,应分别移养到盛有1/3 过滤海水的饲养水槽内。饲养水槽有水泥池、筛绢制的网箱、水族箱、玻璃钢桶等不同的水槽。投放密度可控制在5~10毫升放一尾。头4~5天逐步加水至满,以后,每天可用换水器按情况换1/5~1/3水体。饲养时,每天还定时投喂鲜活饵料,初期阶段投喂小球藻属、轮虫,后期投喂卤虫属、桡足类。从孵化的仔鱼发育饲育到完成变态稚鱼约需要30天,此时仔鱼从8毫米左右可长到25~35毫米,进入了幼鱼期。
进入了幼鱼期后,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鱼体增重的比率增加。在一般情况下幼鱼都在网箱或大水体中进行。投饲种类也是由原来的卤虫属桡足类逐步改变为鱼糜制品,为以后的网箱养殖作好驯化准备。
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
可使用新鲜或冰冻的、无变质的杂鱼和营养均衡的石斑鱼配合饲料进行养殖。杂鱼投喂应根据鱼体大小切成小块,冰冻鱼要经彻底解冻后才能投喂。鱼苗放入池塘的第二天开始试投喂,投喂量视鱼体摄食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以七八分饱为宜,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前期为鱼体总重量的8%~10%、中后期为鱼体总重量的5%~6%,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摄食情况、残饵量多少等情况予以调整。一般通过设置饲料框来检查摄食情况,掌握在2个小时鱼体摄食完毕为原则。投喂采取"慢-快-慢"的方式,待鱼群抢食完再投喂,切不可一次性将饲料倾倒入池,且投喂时尽量撒开、撒匀,尽可能使鱼体都有摄食的机会。每次投喂前可发出投喂信号,并逐渐形成习惯。水温低于13℃时少投喂或不投喂,越冬季节不投喂,鱼体不上浮抢食则不投喂,发生病害时减少投喂或不投喂。投喂地点可每隔10天更换1次,避免因长期投喂而导致局部池塘底质的恶化而影响水质。
水质管理
池塘的水质应保持嫩、爽,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要注意观察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检测池水pH、水温、盐度、溶解氧等物理化学因子。水质的调控温、盐度、溶解氧等理化因子。水质的调控可通过换水和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方式,换水量的多少可根据池水透明度及其它水质因子的变化情况而定,透明度应保持在35cm~40cm,pH为7.8~8.5,溶解氧为5.0mg/L以上,氨态氮含量控制在0.5mg/L以下,日换水量约为30%。高温季节,根据潮汐情况,换水时间安排在傍晚或黎明进行,尽量避免中午排水。
病害防治
高温季节,坚持每月用药杀灭寄生虫;15天左右用生石灰25g/立方米或二溴海因0.3g/立方米~0.5g/立方米消毒池水1次,以杀灭病原体;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大蒜素等药物拌饵投喂,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不使用腐烂变质的饵料生物,以免导致肠道疾病及肾炎、肝炎的发生。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如发现有个别鱼体离群、游动异常等应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发现死鱼、病鱼应及时捞取并深埋,保持水质清新。平时要注意池水溶解氧的变化,保证溶解氧含量在5mg/L以上。此外,还要做好每天的生产记录。
收捕
一般鱼体规格达到400g/尾~500g/尾即可收捕上市。收捕的方法有笼捕、撒网捕捞、拖网捕捞等。在用网捕时,要注意鱼网的网目要选择适宜,以减少鱼体受伤。
参考资料
Epinephelus akaara .COL.2024-07-27
物种详细信息- Epinephelus akaara.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7-27
Hong Kong Grouper.IUCN Red List.2024-07-27
Epinephelus akaara.Fish Base.2024-07-2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内部构造
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排泄系统
内分泌系统
经济价值
威胁
苗种捕捞
养殖条件
饵料生物
苗种投放
胚胎仔鱼
幼鱼培育
饲料投喂
水质管理
病害防治
日常管理
收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