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五台山
朝鲜五台山
朝鲜五台山是朝鲜太白山脉主峰之一。海拔1,563米。由花岗石组成。有月精寺和上院寺等古刹,风景秀丽。山顶平坦处辟为林地和耕地,种有牧草、啤酒花和薯类。
太白山简介
脉沿朝鲜东海岸南下,全长25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太白山脉的山势,由北到南逐渐降低,北部的雪岳山高达海拔1708米,中部的五台山为1563米,南部主峰太白山又低落到1561米。由于朝鲜半岛地壳不对称的隆起运动,半岛东侧隆起量较大,日本海相对下沉,以致半岛东侧地势高峻,西侧平缓。同时,随着隆起运动而发生的断层作用,使地表发生广泛的侵蚀和切割。因此,太白山脉紧逼海岸,东侧成为悬崖峭壁,险峻无比,西侧地形比较开展。从太白山脉分出去的广州山脉、车岭山脉小白山脉、卢岭山脉,都是从东北到西南的走向,散布在半岛的西部。这些山脉受汉江、锦江、洛东江等河流的切割,都成为支离破碎的丘陵。在各大河流中下游两岸,到处可以看到宽广的河谷平原和盆地。
在韩国中部山地中,自北至南分布着四条山脉:广州山脉、车岭山脉、小白山脉、卢岭山脉。广州山脉由江原特别自治道铁岭市伸展到汉城、水原一带,长200公里,高700至900米,有明智山(1267米)、北汉山(836米)、旺方山(764米)等名山。车岭山脉由太白山脉的五台山延伸至群山湾,全长290公里,主要有白云山(1087米)、瑞云山(579米)、广德山(699米)、圣住山(680米)等山。小白山脉起于太白山脉的太白山,沿着江原道、忠清北道、全罗南北道与庆尚南北道的交界处延伸至南海岸,全长400公里,有俗离山(1057米)、德裕山(1508米)、伽山(1430米)、智异山(1915米)等名山。卢岭山脉自小白山脉的俗离山起向西南方向延伸,经过忠清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的务安半岛,全长200公里,高500米,主要有台湾大屯火山群(878米)、云长山(1126米)、文珠山(620米)等山。
在韩国东南部沿海,纵贯着自北至南的庆尚山脉。庆尚山脉全长250公里,过去曾作为太白山脉的一部分,现在另列为一条山脉,有白岩山(1004米)、吐含山(745米)、云门山(1188米)、神佛山(1209米)、千圣山(812米)等高山,直至半岛东南端。这条山脉具有独特的山间谷地景观。在零散的山峰之间低地,形成洛东江谷地和沿海之间的交通要地。
韩国的名山很多,最著名的十大名山为:雪岳山智异山、伽倻山、汉拿山五台山太白山俗离山、鸡龙山、北汉山、内藏山。
山西五台山
概述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海岛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理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78公里、繁峙县砂河镇48公里、忻州市15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在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
佛教建筑
五台山佛教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东汉永平(58~75)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朝全盛时期,五台山共有寺庙300馀座,经历几次变迁,寺庙建筑遭到破坏。目前台内外尚有寺庙47座。其中佛光寺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显通寺(灵鷲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候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台怀镇是寺庙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台山佛事活动和经济生活的中心。相传五台山是文殊菩萨讲经弘法的场所。历史上,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的甚多。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每逢盛夏,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游览观光、烧香拜佛、络绎不绝。每年6月举行盛大的骡马交易大会,进行物资交流、文艺会演和消夏避暑。
圣地历史创建述略
传说五台县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只有少数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国(原居我国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来到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市),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卢景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太白山简介
山西五台山
概述
地理
佛教建筑
五台山佛教
圣地历史创建述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