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鲷
体侧有淡青色纵带的杂食性鱼类
平(学名:Rhabdosargus sarba)是鲷科、平鲷属鱼类,又称黄锡鲷、枋头、炎头鱼、元头、胖头、香头、平头。它的体形高而侧扁,呈椭圆形,背缘隆起,腹缘圆钝。头部较大,前端尖。口位于头部的末端,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前端具有2~3对圆锥齿,两侧具有4列臼齿,下颌前端具有2~3对圆锥齿,两侧具有3列臼齿;锄骨、腭骨及舌面都没有齿。它的体被薄栉鳞,背鳍和臀鳍基部都有鳞鞘,基底被鳞;侧线完整,侧线到硬棘背鳍基底之间有6.5~7.5列鳞。背鳍单一,硬棘部和软条部之间没有明显的缺刻,硬棘强壮,第Ⅳ或Ⅴ棘最长;臀鳍较小,与背鳍鳍条部形状相似,第II棘较强壮,软条数为11;胸鳍中等长度,长于腹鳍;尾鳍呈叉形。它的体呈银灰色,腹面颜色较淡,体侧有许多淡青色纵带,其数目和鳞列相当。腹鳍和臀鳍颜色略黄;尾鳍上下叶末端尖,大部分为深灰色,仅下缘为鲜黄色。平鲷是热带亚热带浅海底层鱼类,生活习性与黄鳍棘鲷基本相同。它通常分散栖息于水深50米以内的浅海处,移动范围不大。平鲷是杂食性鱼类,以瓣鳃纲、虾、蟹、口足目藤壶和海藻等为食,对饵料没有特定偏好,凡是新鲜的饵料都会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它可以摄食配合饵料。平鲷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东非、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它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南部、西部和澎湖海域。
形态特征
背鳍Ⅺ-13;臀鳍Ⅱ-10~11;胸鳍15;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鳃耙5~6+8~9。
体长为体高2.2~2.3倍,为头长3.0~34倍。头长为吻长2.7~3.4倍,为眼径3.8~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3倍。
体近椭圆形,侧扁。背缘深弧形,较窄;腹面圆钝,近于平直。头大,背面隆起高。物钝,近于垂直。左右额骨不愈合,多孔。眼中大,上侧位,距鳃盖后上角较距吻端为近。鼻孔2个,紧靠眼前缘;后鼻孔裂缝状。口小,前位。上领前端有门牙6枚,两侧各有臼齿5行;下领前端亦有门牙6枚,两侧各有日齿3行;犁骨腭骨和舌上无牙。前鳃盖骨后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扁平棘。鳃盖条6条。鳃耙短小。
体被圆鳞中大而薄,头、鳃盖及颊部均被鳞;背鳍及臀鳍棘部具发达鳞鞘,鳍条部亦被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
背鳍起点在胸鳍前上方,棘部与鳍条部连续,其间无缺刻,各鳍棘倒伏时左右交错,可折叠于背部鳞鞘沟中。臀鳍短,起于背鳍第四鳍条下方,具3棘,不特别粗壮。胸鳍下侧位,尖长,后端可伸达臀鳍。腹鳍胸位。尾鳍分叉。
幽门盲囊4个。椎骨10+14节。体背部青灰色,腹部较浅,体侧有多行暗色纵带。背鳍及尾鳍暗色,边缘黑色;腹鳍黄色。
生活习性
幼鱼栖息于内湾,对恶劣环境抵抗力较强。中国香港海域1982~1987年间发生过5次水温低于15℃的寒潮,五次均造成尖吻鲈和巨石斑鱼死亡,四次造成红鳍笛鲷死亡,只有一次造成平鲷死亡;当水中溶氧量低至0.8毫克/升时,平鲷死亡率为3.9%,赤点石斑鱼为12.5%。在25℃、水体溶氧正常的情况下,平鲷的耗氧率为4.88±0.33微克/(克·分钟)。
平鲷为杂食性鱼类,以瓣鳃纲、虾、蟹、口足目藤壶及海藻等为食,对饵料无专一性,举凡生鲜饵料,均会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摄食配合词饲料。
1.习性:在 朝鲜日本、以及律宾,黄海东海南海分布。为浅海沿岸底层的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浅海。
2.食性:杂食性,摄食双壳类、虾、蟹、虾蛄、藤壶和海藻。
3.生长:体长一般为250mm,体重0.25~0.5kg,大的可达1~2kg。
4.繁殖:生殖期为2~4月,2龄鱼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浮性卵,油球1个。
5.洄游:移动不大,常栖息于浅海和港湾岩礁处。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东非、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常与黄鳍棘鲷同时栖息于同一海域。
生长繁殖
繁殖习性
中国广东沿岸平鲷的繁殖期为11月下旬至2月上旬,福建省沿海的繁殖期在12月至翌年1月,生活在阿拉伯海的平鲷每年4-6月产卵,而日本在5月进行平鲷的人工繁殖。该鱼属雄性先熟的雌雄同体,有性转变现象。低龄鱼通常为雄性,龄鱼通常为雌性。据李加儿等(1997)年对平鲷进行检查的结果:雄鱼体长范围为160~300毫米(216.94±32.7毫米),雌鱼体长范围为210~340毫米(273.5±39.5毫米)。卵巢组成属于非同步型。Mihelakakis(1995)利用天然捕获的亲鱼,分两群分别饲育在3平方米的水槽中达7个月,结果是两群鱼分别持续产卵65和42天,产卵在每天18~23时进行,产卵期的水温为13.5~21.3℃。
人工繁殖
20世纪80年代起,平鲷成为海水网箱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品种之一。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85年在深圳试验基地取得平鲷人工繁殖成功,90年代初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
将亲鱼从池塘或网箱捕起,移入孵化室内的蓄养池中,适应2~3天后,逐尾检查雌鱼体重1千克以上,腹部膨大而柔软,用塑料软管吸卵镜检,卵径达到400微米以上者即可用来催产;雄鱼体重100g以上,以用手轻压腹部有精液泄出者为好。按雄、雌比2:1的比例将亲鱼放入催产池中。上述工作也可直接在海上渔排上进行。
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卵泡素)进行催产,分两次注射,第一针注射剂量为按重体计1000IU/千克,24小时后注射第二针,剂量为1500IU/千克,施行人工授精后采卵或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卵后采卵。自然产卵的地集一般结合催产池的换水进行,或采用流水式连续收卵的方式。用60~80目的筛绢网袋收集,将收集到的卵置于大水盆中静置半小时左右,用软管虹吸除去沉底的死卵和未受精卵,然后收集上浮卵移入孵化水槽或网箱中进行孵化。
平鲷的受精卵为无色透明的分离浮性卵,圆球形,卵径范围800~1200微米。卵膜光滑,无特殊构造。卵黄粒细小且均匀,卵中央具一大油球,直径180~260微米。
养殖技术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平鲷为沿岸海域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之一,用于钓、延绳钓或其他网具捕捞。该鱼肉味鲜美,腹内脂肪多。由于它能充分利用港湾底栖生物,可作为鱼养殖及海湾人工放流的对象。为肉质鲜美的食用鱼,适合各种的烹调方法。
渔业利用
般以船钓、延绳钓、一支钓或底拖网等方式捕获,为肉质鲜美的食用鱼,适合各种的烹调方法。
我国鲷科鱼类的增养殖发展较快,人工育苗正大规模推开。早在 1974~1979年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就进行真鲷、平鲷、黄鳍棘鲷二长棘鲷等的养殖试验,通过这几年的成功试养,真鲷、平鲷生长较快。黄鳍鲷次之,二长棘鲷生长最慢,而且挣食很凶。鲷科鱼类在我国除进行网箱养殖外,还进行室内外水泥池及室外土池养殖,除了进行海水养殖外,还可进行低盐度地区养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繁殖习性
人工繁殖
养殖技术
保护现状
主要价值
渔业利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