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
历史人物,宋两广节度使、礼部尚书
上官鼎(1179-1234),字声宏,号钦举,文忠。太常寺正卿上官可愚之孙,原统公之子,温州府昆阳官家(今浙江苍南钱库镇后官村)人。赵扩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殿试第五名进士,秘书修撰,后守英州上书万言,召敕两广节度使,仍宣大学士,除礼部尚书兼太常寺正卿。坊建府城双门内。生淳熙己亥年十二月初五日,卒端平甲午闰三月十一日,配金氏、吴氏和项氏三位夫人,敕建官坟于故居寺庙旁。
人物生平
上官鼎任礼部尚书期间为官正直,忧国忧民。有《韩縯翁行状》为证。
《韩縯翁行状》:上官鼎,字声宏,号钦举,谥文忠,昆阳之巨族也。少魁伟廓有大志,读书累,未尝少怠。厥祖常对宾客面试之,曰:汝读何书?公曰,文学孔孟,武练孙吴,修齐平治从圣经,满座皆服。年十五,举明经,由是益坚其刻励之心。二十岁赴乡试,中式文场。庆元己未(公元1199年),殿试第五,帝亲擢为秘阁修撰。后金人主和议,上用赵岩之策,公愀然不乐。谓华夏之严,不可不正。今在廷之臣,惮于兵旅,今年败魏州,再又拔丹阳市。契丹入寇,中原振动,议者倡之是用忧蛮夷也。遂退避英州上书言,江陵县深知两路事宜,故不谋之群臣,特加擢用,谓夫荆襄之书,臣尝言之悉矣,大抵兵力单薄,才赋匮乏,要当两路帅,臣训练民兵,以增壮军威。今荆南守臣,用度牒财本,多方措置,以增益边费,此急务也。然利害之大,不在荆南,荆南譬犹四肢也,朝廷则荆南之腹心也,腹心病则四肢不能独保。请略言之,姬静侧身修行,而王化复行,任贤使能,见于雅诗。故治平之本,在于君身。一身之善恶,在于一念。一念正则见善必明,贤否不淆,治效隆矣。礼乐兴而训练习,君视民如手足,民视君如腹心,所谓人事修而天命听,乘机伺衅,以兴六月之师,则祖宗之仇可复,而中原可坐而得也。今臣在英州,不足为用,果陛下不以臣言见咎,臣幸不为汉儒罪人,诚已幸矣。书上数万言,帝嘉纳之,召 敕两广节度使,安抚得宜。仍 宣内阁秘直学士,除礼部尚书兼太子太傅,太常寺正卿。后以误罪致殁,帝 御书锡命以祭之。
注:韩演翁,赵昀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居松山,官宁德市主簿,升直判。
主要功绩
对金主战派,与主和派作长期斗争,招募训练民兵,誓守英州,披肝沥胆,冒死上万言书于宁宗皇帝,得以嘉奖并召 敕两广节度使,太子太傅,除礼部尚书兼太子太傅,太常寺正卿
人物评价
誓死忠于宋王朝,主与金作战,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宋理宗端平(公元1234年)终被奸人所害,后理宗皇帝悯其忠烈,御赐“金头”以厚葬,并御书锡命以祭之
个人作品
《韩縯翁行状》
轶事典故
鼎公年轻时曾在灵寺讲院读书,去逝后墓灵鹫寺后。几年前上官氏后人为纪念先祖,在灵鹫寺前建了尚书亭。据后官上官氏后人代代相传,尚书鼎公有墓葬一十八处,因有御赐金头,并诸多宝物,故墓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呜呼,忠烈如斯,后人传颂。子孙兴旺,世享庙祭,公可含笑于九泉矣!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功绩
人物评价
个人作品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