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乡
辽宁黑山县段家乡
段家乡地处黑山县城南十公里,西与北镇市中安镇接壤,南与北镇县高山子镇接壤,东与黑山县大虎山街道接壤,北至黑山县镇安乡。乡政府段家,人口2.70万人,面积75.08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段家、蛇山子、王家、庞家、刘家、老泡子、中心、于坨子、么台子、王炮屯、大营盘、哈屯、邵屯、崔屯。
乡镇概况
段家乡全乡现有耕地78192亩,山脉两处,分别为海拔81..2米的蛇山子,羊肠河由北至东南贯穿西南,从哈家山脚下流经哈屯、邵屯、崔屯、王家、赵家、刘家流入北镇市县界,全长9公里。
段家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沈山铁路斜穿于段家东南部,由北镇的高山子镇小站经段家乡的刘家、于坨子、小王家至大虎山站。京哈公路102国道与段家乡的大虎山至羊肠河公路相交。全乡交六条柏油路面,全长47.5公里,实现村村通,已形成公路网络。
段家乡一九八六年有73.23户,28253口人,到二00九年,全乡8499户,25473口人,其中满族7421口人,锡伯族230口人,蒙古族58人,回族2人,鲜族13人。非农人口604人。
段家乡属温带季风气候,年最高气温33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25摄氏度,年日照2780小时,正常降雨量年570毫米左右,无霜期165天。
段家乡西南和北部为丘陵带,余者大部分为平原带,地势北高、示南洼。
地下盛产河沙、山石、粘重土。地上农作物有玉米、高粮、大豆、花生、番薯、马铃薯、棉花、各种菜类,有苹果树、锦丰梨葡萄、李子和山楂。人造林木有杨属、柳树、榆树、槐树等。
段家乡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着眼长远,量力而行的原则,以打造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实施新政策,培养新农民,优化新环境为载体,建设和谐新段家。
加快生产发展,实现富民强乡。段家乡紧抓二三产业、设施农业、产品升级、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不放松,加大科学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富民强乡的目标。两年来,招商引资到位额达5400万元,引进了五个规模以上企业。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全乡共发展水浇地面积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0%。实施了百亩示范园,千亩科技区和万亩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战略,全乡棚菜总面积发展到3万亩。实施了一村一个养殖小区规划,先后建成了9个标准化养殖小区,促进了全乡养殖业上新台阶。全乡家禽年饲养量达140万只,猪11万头,牛8000头,羊2000只。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乡人民的增收致富,2008年底,乡人均年收入达到了5560元。
夯实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段家乡把生态家园建设做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点。建设了秸杆汽化站, 3500个沼气池, 200个卫生厕所,全乡14个村全部饮上了自来水,完成了283公里的农村电网改造,全乡有线电视入户4000户,电话入户8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95%,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强化环境建设,实现美化亮化。段家乡到2007年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乡村环境大为改观。在村屯环境整治中,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集中清理“四堆”1500立方米,治理主要街道14条,安装了路灯196盏,修建统一院墙145户,建设文化广场9个,为全乡人民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生活环境。
历史区位
段家乡,以驻地得名,乾隆,有段姓先居,故名。1937年为黑山县段家村。1946年设段家乡,后几经调整,1961年成立段家公社,1983年改为段家乡。
乡境南北宽,东西窄,合乡并镇后全乡辖14个行政村,以姓氏得名的占多数,么台子村是以明代烽火台得名,大营盘村相传为唐朝征东时设置的营寨。蛇山子村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汉代生活遗址和汉墓群。
地处辽西平原的黑山县段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位于黑山县西南部,东北距县城10公里。东邻大虎山街道经济开发区,西界北宁市中安镇,北与镇安满族自治乡相连。幅员总面积87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400公顷。有人口2.7万,其中汉族1.9万人,满族近0.7万人,余为蒙古、锡伯族
段家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沈山铁路斜贯于南部,设有大虎山站高山子站,京哈公路102国道在其西北部,与大白线和乡村公路相交,形成网络,全乡铺设柏油路达7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距大连市营口市锦州港均在200公里以内。段家乡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约33摄氏度,最低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约8.9摄氏度,年日照2780小时,正常降雨量570毫米左右,无霜期165天。
段家乡属羊肠河流域,地势平坦,为潮棕壤土及壤质草甸土,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水源充足,水质纯净,是黑山县县城唯一的水源地省优质地下水。供给县城居民生活饮水和工业生产、铁路部门用水。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大豆、花生、番薯、马铃薯、蔬菜等;水果主要有沙梨锦丰梨葡萄等;自然资源丰富,有生产红砖的粘重土,有哈山、蛇山两个采石场,有羊肠河流域的采砂场。
参考资料
乡镇风采丨段家乡.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7
目录
概述
乡镇概况
历史区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