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
唐朝彭城人,祖籍
洛阳市,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
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
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
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
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
常德市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父名绪,
天宝末避难举族东迁,尝为浙西观察使
韦元甫幕僚。禹锡出生在其父迁徙之后,故童年时代曾生活在江南。禹锡弱冠即有文名。
贞元九年(七九三),年二十二岁登进士第,复登拔萃科。授太子梭书。后
渭南市主簿。贞元十九年(八零三),
监察御史里行,与
王叔文、
韦执谊等始有过从。德宗以贞元二十一年(八零五)正月卒,太子
李诵即位,是为顺宗,改元
永贞。时韦执谊为相,
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叔文旋为
户部侍郎、
度支监铁副使。
柳宗元、
刘禹锡诸人均擢居要职,宗元为
礼部员外郎;禹锡迁屯田
员外郎,实掌度支监铁使之文案。正当吏治革新之时,宦官集团与藩镇势力内外勾结,逼迫顺宗逊位,拥立
李纯为宪宗。于是,革新集团成员尽遭迫害。禹锡初贬
连州市刺史,再贬朗州
司马。遂居朗州十年。
元和九年(八一四),永贞时被贬诸人得以召还。禹锡于次年二月自朗州回京,三月复贬为
播州区刺史。播州远而请改连州,因复居连州六年。因
长庆元年(八二一),得量移改授州刺史。长庆四年(八二四),转授和州刺史。大和二年(八二八),起为主客郎中,充集贤院学士,遂重返京师。未几,除礼部郎中,仍兼集贤院学士。大和五年(八三一)十月,为
苏州市刺史。八年(八三四)七月转
汝州市刺史,九年(八三五)除
同州刺史。
开成元年(八三六),授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三年(八三八)改
秘书监分司之职。
会昌元年(八四一),加检梭
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会昌二年(八四二)七月卒,年七十一岁,赠
户部尚书。
刘禹锡生活的七十年,正值唐王朝经
安史之乱而日趋衰败,藩镇割据、宦官擅权、统治集团中各种矛盾激化的时代。故其一生的进退出处,无不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紧密相关。
永贞革新失败后他颠沛困顿三十余年。然而政治上的失意,并未使这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有所懈怠。相反,在逆境中,他积极从事诗文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著名的枞素
唯物主义哲学论著天论三篇,即成于初贬朗州时。其“能执人理,与天交胜”的观念,是他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深刻观察思索的结晶,也是他身历目击当时政治风云反思的悟彻,这使他对贬生活采取了不同流俗、超越同的态度,在愤懑中表现出豪健的气概,并贯串于其创作中,这在其诗歌中表现尤为突出。朗州期间他还创作了不少寓言诗,诸如《聚蚊谣》、《百舌吟》、《飞鸢操》、《秋萤引》等,均寓托遥深,是发抒政见的怨诽之作,为集中之表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