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叶石楠
窄叶石楠
窄叶石楠,灌木,高1--2米;小枝初微生柔毛,以后脱落,有稀疏圆形皮孔;冬芽微小,鳞片近锥形,无毛。果实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红色,肉质,光滑,无毛,顶端有内弯宿存萼片,内含4种子。花期4月,果期7月。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小枝初微生柔毛,以后脱落,有稀疏圆形皮孔;冬芽微小,鳞片近锥形,无毛。叶片革质,带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渐狭,边缘稍向外卷,具内弯钝锯齿,两面无毛,中脉和侧脉在下面隆起,侧脉18-20对,在近边缘处连合,网脉显明;叶柄宽扁,有沟,长4-10毫米,初具柔毛,以后无毛;托叶钻形,早落。聚伞花序顶生,直径3-4厘米,有花15-25朵,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梗长5-10毫米;萼筒杯状,长1.5-2毫米,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形,约和萼筒等长,先端急尖,外面无毛,内面有柔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2-3毫米,先端微缺,内面有白色柔毛;雄蕊20,约和花瓣等长;花柱2,合生,仅顶端分离,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实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红色,肉质,光滑,无毛,顶端有内弯宿存萼片,内含4种子。花期4月,果期7月。
本种的特点在于叶片带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叶边外卷,有钝锯齿,除萼片、花瓣、子房外,全体无毛。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200-400米山谷水旁或河床阳处灌丛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大苗山、大苗山)。模式标本采自贵州三都。泰国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土壤
种植地土壤以质地疏松、肥沃、微酸性至中性为好,且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壤翻耕深度在25厘米以上、同时施用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翻耕后将土壤整平,开排水沟,做苗床,床面宽度为1米左右。
苗期
待树苗基本出齐时(约经过30天),应小心揭去覆草,防止将树苗拔出。树苗密度过大的应及时间苗,时间在5月份,密度过小的应及时移栽或补种。将间下的苗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随栽随浇水,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每半个月施1次尿素或三元复合肥,每亩用量约为4千克。天旱时及时灌溉,涝时及时排水。苗床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和蛴螬、地老虎等,应及时防治。还要防止鸟兽为害树苗。
插后
插后1周,将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70%,空气相对湿度以95%为宜。扦插15天以后,多数插条开始生根,应将基质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逐步揭膜通风,有50%以上插条萌发出新叶时可除去薄膜。每隔20天喷1次福·福锌和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炭疽病根腐病,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在插条全部生根展叶后,喷施水溶性化肥(0.2%尿素)促进生长。
肥水
栽前施足基肥,栽后及时浇水。在定植后的缓苗期内,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如遇连续晴天,在移栽后3-4天要浇—次水,以后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如遇连续雨天,要及时排水。约15天后,种苗度过缓苗期即可施肥。在春季每半个月施一次尿素,用量约5公斤/亩,夏季和秋季每半个月施一次复合肥,用量为5公斤/亩,冬季施—次腐熟的有机肥,用量为1500公斤/亩,以开沟埋施为好。施肥要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不可一次用量过大,以免伤根烧苗,平时要及时除草松土,防土壤板结。
防寒
新移植的石楠一定要注意防寒2-3年,入冬后,搭建牢固的防风屏障,在南面向阳处留一开口,接受阳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覆盖物,以防根部受冻。
修剪
石楠修剪时,对枝条多而细的植株应强剪,疏除部分枝条;对枝少而粗的植株轻剪,促进多萌发花枝。树冠较小者,短截一年生枝,扩大树冠;树冠较大者,回缩主枝,以侧代主,缓和树势。如石楠生长旺盛,开完花后将长枝剪去,促使叶芽生长。冬季以整形为目的,疏除部分密生枝以及无用枝,保持生长空间,促进新枝发育。对于用作造型的树种一年要修剪1-2次,如用作绿篱,更应该经常修剪,以保持良好形态。
参考资料
Photinia stenophylla Hand.-Mazz..www.gbif.org.2024-11-2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栽培技术
土壤
苗期
插后
肥水
防寒
修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