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与改造》是五四时期倡导
自由主义(社会改良思潮)的主要报刊,1919年9月在上海创刊,以北平新学会名义出版,半月刊,32开本。创办者有
张东荪、
俞颂华、
梁启超等,主编为梁启超。1920年迁至
北京市,成为政团研究系的政论刊物。1920年9月,更名为《改造》。1922年9月出版第4卷第46期后停刊。在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期刊《
新青年》《新潮》和《
每周评论》相继停刊后,《解放与改造》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重要刊物,尤其在社会主义思想传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学术界对《解放与改造》的研究不足,迄今为止,研究《解放与改造》的专著尚未出现。
1919年9月创刊于
上海市,以北平新学会名义出版。研究系的政论刊物。半月刊。32开本。第1卷共出8期,第2卷出16期。主编
张东荪、
俞颂华。张东在创刊号上,亲自撰写创刊“宣言”,发表题为《
第三种文明》的社论,并写了长篇读书杂录《罗塞尔的政治头脑》,一语道破地评释研究系的趋向及其所信奉的学说和主义,即要致力于社会的解放与改造,造就“第三种文明”。
1920年9月第3卷开始,更名《改造》。16开本。第3卷出12期,第4卷出至第10期即停刊。1920年,张东荪等人开始在上海准备中国公学。主编改为刚从国外归来的
梁启超。梁启超在《发刊词》中阐发:要将基尔特社会主义精力向“实际的方面”贯彻。同时,梁启超、
张东荪以讲学社名义约请
英国哲学家、基尔特社会主义者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来华讲学。张东荪伴随他到
湖南省等省演讲。
主要撰稿人梁启超、张东荪、
张君劢等。《解放与改造》设社论、评坛、论说、读书录、思潮、
世界观、社会实况、译述、文艺、杂载等栏目;《改造》则设
社会主义讨论、政治•法律•军事、哲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科学等栏目。刊物发表了大量宣传西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文章,提出要“从
唯物主义转到精神主义”,“去
卡尔·马克思而返于
伊曼努尔·康德”,反对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俄国十月革命,强调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
资本主义,企图把革命高潮拉到改良主义道路上去。他们的言论受到了《
新青年》、《
共产党》等刊物的批评,引起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战。该刊物保存了大量有关这方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