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始建于1950年,其前身财政信用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97年,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组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018年12月10日,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简介
早在20世纪50年代,财政金融学院教师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和第一部财政学教材《财政学讲义》,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货币银行体系的教材《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财政的参考书《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论文选集》,奠定了新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活跃在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多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这一时期的毕业生。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以后,财政金融学院获得了空前发展,编写了被誉为中国财政金融理论建设里程碑的著作《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和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和《财政学》,奠定了其在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域领头雁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财政金融学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金融学、财政学于1988年、2001年、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蝉联国家重点学科。依托于此,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财政金融领域的教学科研重镇。
财政与金融方向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享誉全国,实力强大。在教育部连续三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名列全国第一。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理论重镇,这里创造出大批高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引进与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及创建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人才等方面,始终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为多渠道促进我国经济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迫切渴求,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3年继续开设区域经济学专业财政与金融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财政金融学院汇集了我国财政金融学科领域的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中既有黄达陈共王传纶周升业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泰斗,又有陈雨露、吴晓求郭庆旺赵锡军张杰任淮秀、汪昌云、朱青岳树民岳希明张顺明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海外学成归来的学者,还有以张成思、郑志刚、吕冰洋魏丽贾俊雪汤珂、何青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已经形成一支老中青均衡组合、具有强大发展后劲和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
学院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33人,其中有14位教师毕业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波士顿大学等海外名校;有9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随着年轻一代具有国际学术素养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成长,学科建设已经步入国际化的发展轨道。财政金融学院教师长期以来秉持从教报国、治学资政的理念,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其研究成果一直引领和代表着我国财政金融理论研究的方向与水平,这支学术队伍实际上已经成为引领我国财政金融学科发展方向的国家级团队。
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9月,财政金融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133人,其中本科生1160人(含留学生23人)、硕士生710人人(含留学生8人)、博士生263人(含留学生8人)、第二学士学位生37人;此外,还有金融EMBA和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等非全日制学生1175人。学院始终以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漫步的人才”为目标,实施多项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金融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财政金融领域的领袖人才。
办学理念
长期以来,秉持“薪火相传,兼容中西,追求卓越,迈向一流”的学科建设理念,财政金融学院始终追求兼容并蓄和自成体系的学科发展风格;始终遵循立足本土和洋为中用的学科发展方向;始终坚持锐意改革与追求创新的学科发展之路;始终树立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学科团队的学科发展理念,形成了和谐、创新、开放、兼容的学科传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秉承五十多年的优良办学传统,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指导下,财政金融学院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原有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及时吸收国内外学界、业界的最新成果,以创作、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探索面向21世纪财政、金融学科的合理结构,努力建成对学术界、业界、政府及在国际上都有重大影响的世界一流的财政金融学府。
学科体系
经过50年的发展,财政金融学院在财政金融宏观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财政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金融学科不断向微观领域发展。21世纪初,财政金融学院的财政、金融两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1988年、2001年、2006年三次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金融学均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其中金融学科三次蝉联第一。这两大学科共包含财政学、税务、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六大专业。
财政学专业
财政学专业进行财政税收的基础理论、国家宏观财经政策以及现实中政府重大的政策制度调整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培养政府财政、税收、金融等宏观经济决策部门、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才。
税收学专业
税收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税务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实践,了解国际税收动态,通晓相关法律,能够独立从事税收政策分析和解决税收征纳问题,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型税务专门人才。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货币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体系运行与管理以及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践等,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较高金融理论水平,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教学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保险学专业
保险学专业依托财政金融传统学科优势,培养能够胜任国内外金融与保险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以及金融保险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人才。该专业以金融与保险融合研究为特色,涵盖从本科教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指导直至博士后前沿项目合作的纵向梯队教学科研体系。
金融工程专业
金融工程学是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最新的金融理论、工具、技术与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一门新兴金融学科。该专业的开设能够使财政金融学院适应国内外金融教学的发展趋势、满足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在金融、经济信息管理、统计学方面拥有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信用管理专业
信用管理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学科的经济理论基础是货币银行学和信息经济学,专业横跨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涉及金融专业的许多知识,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应用学科,技术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并且其应用与商业法律紧密相关。
院系概况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重阳节金融研究院
财富管理研究中心
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并购与投资研究所
国际货币研究所
金融工程研究所
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
金融与证券研究所
投资研究所
投资与房地产研究中心
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
中国保险研究所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党政教辅部门
案例中心
党团办公室
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办公室
EMBA及短期培训部
非全日制研究生办公室
教务科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实验室
学院办公室
学生科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21-04-24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办学理念
学科体系
院系概况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党政教辅部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