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田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棕背田鸡(学名:Zapornia bicolor),一种体态中等的鸟类,体重稳定在72克,体长范围则介于197至250毫米之间。其羽毛色彩丰富且对比鲜明,额部、头顶、后枕、颈侧及胸部均呈暗石板灰色调,而背部、翅覆羽以及内侧次级飞羽则闪耀着亮棕褐色光泽,与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的暗褐色形成对比。腰部区域略显暗灰褐色,尾部则呈现深邃的黑褐色。喉部与颏部为温暖的棕白色,腹部则覆盖着带有暗橄榄褐色横斑纹的暗灰褐色羽毛。体侧羽毛颜色与背部相近,尾下覆羽同为黑褐色,而腋羽则展现出独特的棕褐色。其眼睛虹膜为鲜艳的红色,喙部偏向绿色,基部镶嵌有红色斑块,脚与趾则呈现暗红色或砖红色。
棕背田鸡的自然栖息地广泛分布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区域,包括溪流沿岸、茂密的灌丛、湿润的草地以及稻田边缘等生态环境。它们的生活习性较为隐秘,常于黄昏时分活动,行动时显得躲躲闪闪。棕背田鸡主要以各类水生昆虫为食。
棕背田鸡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8月之间。幼鸟在孵化后不久便能自行步行,并紧随亲鸟离开巢穴进行觅食活动,之后则不再返回巢穴。这一物种的分布范围广泛,跨越了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北部、尼泊尔老挝以及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基本资料
棕背田鸡属鸟纲鹤形目秧鸡科。拉丁学名为Porzana bicolor。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为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云南省四川省南部及贵州省东部从中山地带的罕见或未被留意的留鸟,栖于沼泽及多芦苇的溪流两岸,分布至海拔3600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约20厘米左右,体重约0.15公斤。通常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溪流、灌丛、湿草地及稻田附近地带,主要以各种水生昆虫为食。
科属资料
棕背田鸡属于秧鸡科鸟纲中的鹤形目下秧鸡科科物种。包括秧鸡蹼鸡、田鸡和苦恶鸟等。是涉禽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约有140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包括一些偏僻的岛屿。其中中原地区有9属18种。典型的秧鸡科成员为中小型涉禽,性情隐蔽,不善于飞行而善于奔跑,如分布于澳洲到菲律宾一带的黄领秧鸡。有些分布于海岛的秧鸡已经失去了飞翔能力,比如仅分布于南岛泰卡鸡有着一段失而复得的传奇经历,在1898年“最后”一只泰卡鸡被猎狗咬死后被确信灭绝,从此就只有3具标本保存于世,在1948年(一说1952年)一小群残存的泰卡鸡在人迹罕至的草丛中被神奇的重新发现。秧鸡科有些种类如骨顶鸡趾间具瓣蹼,也擅长游泳。白骨顶又称白骨顶,分布广泛,旧大陆大多数地方都能见到,而同属的其它种类则多分布于新大陆。
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22厘米,0.15公斤)并具明显栗色和近黑色的田鸡。头颈和下体深烟灰色,顶和枕部颜色较暗,头侧颜色较淡。上体自额部至尾部,包括两翼的表面、内侧飞羽均为橄榄色。尾上覆羽缀有白斑,飞羽为黑褐色。颏部和喉部为白色,胸部及腹部中央呈暗灰色,并具有暗橄榄褐色的横斑。雄雌同色。虹膜为红色,嘴偏绿,嘴基有红色斑,到繁殖期时这个红斑更为鲜艳,脚和趾为暗红色或砖红色。由粗哑的喘息声引出拖长声的下降颤音。
生活习性
棕背田鸡通常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溪流、灌丛、湿草地及稻田附近地带。主要以各种水生昆虫为食。棕背田鸡为留鸟,栖息于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的水稻田、溪流、沼泽、草地、苇塘及其附近草丛与灌丛中,有时也出现在林中草地和河流两岸的沼泽及草地上。常在早晨和傍晚出来到开阔的草地上活动,遇到危险时则急速往草丛或水边奔跑,到水边后或是进入水中游泳,或是飞到水域的对岸,有时在受到威胁时常常压低头部和尾部在地面上奔跑,或躲藏于草丛或灌丛中。主要以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推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棕背田鸡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北部、尼泊尔和老挝。在中国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等地。栖于沼泽及多芦苇的溪流两岸,分布至海拔3600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活动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中南半岛北部及中国西南。
繁殖状况
棕背田鸡的繁殖期定于每年的5月至8月期间,它们选择繁殖地点,通常将巢穴构筑于稻田地及其邻近水域的岸边草丛与灌木丛中,或者在离水域不远的森林小灌木树上筑巢。每窝产卵数量在5至8枚之间,在孵化过程中,雄鸟与雌鸟轮流孵化。
幼鸟在出生后的8至10个月内逐渐步入性成熟期,棕背田鸡的繁殖生态复杂,涵盖了求偶、营巢、产卵、孵化及育雏等多个阶段。雄性之间为了争夺配偶权,常发生激烈的争斗。求偶行为的触发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个体的年龄外,延长光照时间、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以及营养均衡的饲料等外部条件。
在营巢工作完成后,雌鸟开始规律地产卵,不同种类鸟类产卵的间隔时间有所差异,但多数鸣禽倾向于每日产卵一枚,而环颈雉类则每隔1至2日产卵一枚。孵化阶段通常由雌鸟主导,而雄鸟则负责在巢边或巢区警戒。幼鸟一旦破壳而出,便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步行,并紧随亲鸟外出觅食,自此开始独立生活的旅程,不再返回巢穴。
濒危信息
CITES濒危等级:未列入 生效年代:1997年。
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 生效年代:1996年。
IUCN濒危等级: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 生效年代:1996年。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工业、水利、捕鱼、放牧、开荒、放水养苇与割苇等,破坏了其栖息地。
天敌动物:天敌吃掉其卵和幼雏,如猛禽、渡鸦黄鼬艾鼬、狼、赤狐等。
被捕猎:因棕背田鸡的珍稀价值,不法分子图利而大量捕猎。
保护措施
保护动物栖息环境和恢复它们原来最适宜的栖息条件。
控制动物种群的结构和大小。
保护珍贵稀有动物种群遗传性,激发其遗传变异,改变保守性的趋向,恢复和加强种群的生活力。
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
最新发现
2022年9月消息,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监测巡护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栗子坪片区竹马区域内观测到棕背田鸡(Zaporniabicolor)种群,共5只,其中成鸟2只、亚成鸟3只,该种群被发现时正在小溪草丛边鸣叫、觅食。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一名摄影爱好者在小黑山保护区周边近距离拍到一种长相似鸡的涉禽,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专业技术人员曾卫鉴定,涉禽为秧鸡科田鸡属棕背田鸡。
保护级别
2021年2月1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棕背田鸡的保护级别为二级。
参考资料
棕背田鸡.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2024-09-03
棕背田鸡.Zapornia bicolor.2024-09-0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1-02-07
目录
概述
基本资料
科属资料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状况
濒危信息
濒危原因
保护措施
最新发现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