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白鸭
福建连城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连城白鸭别名绿嘴白鸭,是龙岩市山区蛋肉兼用的地方良种之一;主要分布于连城北团、城关、塘前乡等乡;由于全身长着洁白的羽毛,故称翘鼻麻鸭。它在连城县饲养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清代之时,它曾作为贡品进献京城。
连城白鸭的外貌特征是:嘴、蹼均为青绿,眼睛乌黑,羽毛洁白,身躯狭长结实,前胸浅,腹部略下垂,体形呈楔状。它行动轻快,善于爬坡和潜水,觅食能力强,很适宜山区梯田、垄田放养。它抗病能力强,易于繁殖。
连城白鸭“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开窍、宁心安神”等药理学作用。清朝被列为“贡品”。民间用于治疗麻疹肝炎无名低烧高热和痢疾
1999年连城白鹜鸭被国家级禽业专家誉为“优秀稀有的地方种质资源,鸭类中的国粹”“全国唯一药用鸭”。
2000年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称号”和“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2001年连城县被定为“翘鼻麻鸭(白鹜鸭)之乡”。
2002年连城白鹜鸭被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绿色消费”推荐,临床证实是缓解癌症患者病情、延长生命的首选食品。
形态特征
连城白鸭体型狭长,头小,颈细长,前胸浅,腹部不下垂,行动灵活,觅食力强,全身羽毛洁白紧密,公鸭有性羽2~4根。喙黑色,部分公鸭喙呈青绿色。胫、蹼灰黑色或黑红色,雏鸭全身绒毛黄色。因其全身白羽和黑色的脚丫及头部对比鲜明,故当地又称其为“黑丫头”。
栖息环境
连城县白鸭主产于福建省连城县,连城也被命名为“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连城县位于福建省的西部,海拔为1000米左右,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0℃,无霜期为27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710毫米。武夷山脉纵贯全县,境内峰峦绵延,丘陵起伏,溪涧纵横交错。水田、山塘、小河中各种水草和螺、蚌、小鱼虾繁生,为养鸭提供了丰富的天然动植物饲料。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当地群众向以稻谷作为鸭的主要补充饲料。
分布范围
连城白鸭的主要产地还包括莲峰镇、北团、四堡镇罗坊镇、隔川、塘前乡、揭乐、文亨、林坊、姑田、曲溪、李屋、赖源、朋口、莒溪镇宣和乡、庙前、新泉等7镇11乡。
养殖方法
连城白鸭养殖场选择山坡林地,包括山溪、坡地、水田和鱼塘。以坐北朝南的向阳坡为佳,坡地坡度为5-10摄氏度,山溪穿流坡地进人水田,再流向鱼塘,鸭棚建在鱼塘边。鸭棚周边可种上长青树,鱼塘堤上栽种垂柳。整个鸭场周边用生物围栏(银合欢皇竹草杂交狼尾草等)围护,不同功能区(包括草地放牧区、水稻田放牧区、鱼塘区)用生物围栏分别隔开。雏鸭的喂养最初是米饭和青菜。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喂以蒸熟后经清水冲洗、不粘嘴的米饭。开食之后3-5天,补给切碎的青料及少量鱼粉
品种性能
连城白鸭初生重为40~44克;成年公鸭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胫长分别为:1440克,20.8厘米,6.1厘米,6.4厘米,5.6厘米,成年母鸭分别为:1320克,20.6厘米,5.4厘米,6.2厘米,5.8厘米。产蛋量,第一产蛋年为220~230个,第二产蛋年为250~280个,第三产蛋年为230个左右。蛋重平均为68克,蛋的品质,壳色以白色居多,少数青色,蛋形指数1.46,公母配种比例1:20~25,种蛋受精率为90%以上。屠宰测定:全净膛公鸭为70.3%,母鸭为71.7%。连城白鸭的羽色和外貌特征独特,是一个适应山区丘陵放牧饲养的小型蛋用鸭种。
主要价值
连城白鸭不仅肉质鲜嫩,汤味尤其清醇,煨煮时除盐外不用添加任何佐料,无腥味,不油腻,其中谷氨酸含量高达28.71%,铁锌含量比普通鸭高1.5倍,胆固醇含量特别低。
羽绒标准
国家标准《羽绒羽毛》由TC252(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土畜进出口商会、柳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羽绒工业协会
历史渊源
连城白鸭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即为贡品。据《连城县志》记载,在连城已繁衍栖息百年以上,具有独特的“白羽、乌嘴、黑脚”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遗传性能稳定,是我国稀有的种质资源。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养殖方法
品种性能
主要价值
羽绒标准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