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乡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下辖乡
花桥乡位于宜丰县东北部,东与高安市华林镇毗邻,南与新庄镇棠浦镇澄塘镇接壤,西与同安乡相连,北与奉新县上富镇交界。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12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为11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为花桥集镇,距县城35公里。
历史沿革
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设立新昌县,花桥乡境随太平乡由高安划入新昌县。民国19年(1930),属第七区,后属三区,乡境曾设两个保联。民国28年两保联分别改称尚贤乡和花桥乡。民国30年并为平冶乡,辖10保,民国35年,平冶乡与太安乡合并为太平乡。1949年7月,宜丰县解放,8月设立棠浦区,原太平乡辖地属之。1956年5月,全县撤区并乡,花桥、普义、白市、东岸4小乡并为花桥乡。1958年,花桥乡挂靠黄岗山垦殖场,成立花桥分场,又是人民公社,实行乡、分场、公社三合一,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1963年辖18个大队、101个生产队。1968年12月,与黄岗山垦殖场脱钩,同时,全县扩社并队,花桥、同安区两公社并为花桥公社。1972年12月19日,花桥公社再度划分为花桥、同安两公社。1983年12月,花桥公社复称为花桥乡。到1994年底全乡共辖花桥、社溪、白市、山口、山田、仁义、义源、池源8个行政村及农科所、施源农场各一个。2003年池源村改为池源林场,2006年池源林场又改为池源村,2007年施源农场改为施源村。
地理位置
花桥乡全境属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尖嘴岩,海拔980米;最低点参谋地,海拔83米。境内主要河流有南港河和北港河,分别从西部同安乡和花桥的北部发源,流经花桥集镇汇合为棠浦河上游段。
2007年,全乡辖9个行政村,1个农科所,108个自然村;全乡2976户,10622人,其中农业人口2615户,9071人,占总人口的85%。
全乡有耕地21492亩,其中水田20953亩,旱地539亩;森林面积11.9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2.34万立方米,活立竹蓄积量290万根,为宜丰县重要林业乡。香菇、冬笋笋干、棕片、蜂蜜、猕猴桃为境内特产。
花桥地下储水面积为2200万平方米。境内降水量在1800-2500毫米之间,总水面积有4050亩。境内地表水总量为440.9万立方米。水电资源蕴藏量为580.1千瓦,可开发量548.9千瓦。
花桥乡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区,境内有2000多种植物资源,800余种动物资源,另外还储藏有丰富的花岗石正长石、瓷土、高岭土、砂锡矿、钽铌矿等。
历史悠久
花桥乡历史悠久,人文历史内涵丰富,船形山新石器文化遗存,昭揭了花桥文明史的开篇;唐朝鲁班坊,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享有盛誉;宋之名臣雷孝友,位及副丞相,为宜丰古今政位最高者,以清廉耿直名世;明之赵应选,因重教育、治黄泛名重史册。
社会事业
花桥乡的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2003年投资82万元的花桥卫生院门诊大楼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3年有医卫人员24人,村级卫生所12个。2003年,全乡有初中一所,完小5所,集镇幼儿园2所,投资30万元乡建土管办公楼已投入使用,集镇街道美化、亮化,下水道工程已经完工。2004年投资95万元的中心小学教学楼竣工,2005年投资30万元的中心小学各项附属设施完成。2005年,白市村、山口村、义源村已修通水泥公路。投资65万元亲新建的敬老院和25万元新建的政府综合楼,已竣工启用。2007年投资6万多元在集镇安装了“电子警察”。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乡境内有植物种类繁多,群落交错,共有2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有96科、240多属、770余种,主要优 势科属有壳斗科樟科柏科松目银杏科、柏科、粗科、红豆杉科木兰科安息香科豆科、芸香料、大戟竹亚科等;草本植物有70多科500多种,主要科属有蕨科水龙骨科、三白草科、荨麻科、马铃科、蓼科、景大科、藜科苋科马齿苋科石竹科毛茛科罂粟科虎耳草科、蔷薇科、葡萄科车前草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灯芯草科兰科等。
动物资源
乡境内有哺乳类动物100多种,鸟类近100种,鱼类近20种,爬行纲近40种,贝类4种,两栖纲10多种,甲壳亚门2种,昆虫纲500余种。
水资源
花桥乡地下岩层裂隙储水面积为2200万平方米。水层厚为50米,储水量11亿零55万立方米,全张已开发利用(110只饮水井)总水量为2100立方米(日涌水量)。
中草药资源
境内所产中药材有防杞、黄精湘蕾金银花、葛根、大百部、茯苓、麦冬栀子鳞甲目、别甲、蔻蔻肿节风草珊瑚)等10多个品种。其中蕴藏量上千公斤以上的有:金银花、土砂仁、防杞等6种,产地主要在山田、花桥、白市、山口、社溪等村。
林业资源
花桥乡属山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 林、特用林、竹林等;主要树种有杉木王松树香樟木木荷枫香树、罗卜树、槠树油桐、山枣树、木梓树等。全乡林业用地共有5830公顷,有林地为6555公顷,用材林2820公顷,经济林306公顷,竹林344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5%。全乡活立木蓄积量239315立方米,其中杉木82229立方米,松木27001立方米,立竹蓄积量271万根。
属国营林业单位,归属县林业局林业公司辖管管。该场于1953年4月,由万载县木材支公司与宜丰县木材公司合并称“宜丰县森工工作小组”,其时在棠浦设立木材收购组,即为该场前身。1956年7月,棠浦木材收购组改为棠浦木材采购组,1959年5月改为棠浦木竹转运站,1963年4月改为棠浦采购站,1970年11月以棠浦采购站为基础,正式建场,称为国营宜丰县花桥采育林场,场址驻花桥乡集镇。
林场现有干部职工总人数180人,其中干部6人,工人174人。另外,林场现有退休人员69人。林场管理人 员20人,占总数的9.4%,其中干部6人,工人14人;管理人员中大专毕业1人,中专毕业5人;获中级职称1人,获助理级职称3人,员级职称4人。全场174名工人中,技工学校毕业6人,占3.5%;高中文化38人,占21.8%;初中文化83人,占47.7%;小学文化47人,占27%。
林场现有土地总面积1775公顷(其中联营山面积68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770公顷,占99.7%;非林业用地5公顷,占0.3%。林业用地中,有林业面积1753公顷,占99%;灌木林地13公顷,占0.77%,未成林造林地4公顷,占0.23%。有林地中,用材林面积1074公顷,占61.3%,经济林7公顷,占0.4%;毛竹林672公顷,占38.3%。全场活立木蓄积量170975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141909立方米,占83%;散生木蓄积29066立方米,占17%。孟宗竹总株数1980000株,其中林1762000株,占88.9%;散生竹219200株,占11.1%。毛竹林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全部进行了有关毛竹科学试验,已完成的课题有:毛金竹幼竹摇梢防雪压(1979年地区科委鉴定);笋用林试验(1982年地区科委鉴定);毛竹年产试验(由南京林大主持,1987年已通过部级鉴定)。现亩平毛竹190株,是我省毛竹林经 营比较好的林场之一。1973年本场赠送三株“毛竹王”在全国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1982年,赠送一株特大孟宗竹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作标本,全长2090厘米,枝下高1369厘米,鲜竹重112公斤,胸围粗58.67厘米。
建场以来共营造杉木王人工林572公顷,蓄积111532立方米,总投资达170万元。1991年被地区绿化委授予绿化先进单位,现这批人工林已近主伐期,生长比较理想,亩平蓄积13立方米。建场以来,总收入2568万元,总税收567万元,利润361万元(其中1994年收入330万元,税收83.5万元,利润13万元)。护林防火实现了连续24年无火灾,1991…1994年四年都获“九县一区护林防火先进单位”称号。
矿产资源
花桥乡地处赣西北宜丰县境内东北角,属丘陵地带,受北部九岭山构造位置和成矿环境的控制,地下矿 藏品种较多,储量丰富,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已发现的矿种主要有高岭土(白瓷土、桃红色瓷土、高钾白瓷土)、多稀有金属矿、正长石、砂锡矿花岗石石英岩及砂石等。
白瓷土:高岭土类型中一种较好的陶瓷工业用料,主要分布在池源村、施源农场和白市村一带。这种瓷土质量好,白度纯,开采量较为丰富,AL2O3量在20%以上,矿藏储量为350万吨以上,年开采量可达万吨以上,矿品已开发,是陶瓷行业中一种优良瓷土。
桃红色瓷土、高软皮瓷土:陶瓷行业中两种不可缺少的陶瓷用料。AL2O3含量分别为19%和22%,K2O含量分别为3.5%和10%,矿藏主要分布在山田村、社溪村、白市村一带,储藏量分别为350万吨和135万吨以上,年可开采量也在万吨以上。
铌钽多稀有金属矿:矿区位于山田村白水洞、白市村龙灯石一带,经初查,计算有金属储量:Ta2O5150吨、Nb2O5160吨、BeO600吨、Li2O10000吨、Rb2O5000吨、CS21500吨。根据地表详查表明,铌钽、锂、、均可达到工业要求,可为工业综合利用。储量达到中型规模,并可出口创汇,具有较好的工业价值。
正长石:矿区主要分布于白市村、山田村、花桥村和山口村一带的伟晶岩脉中。伟晶岩脉条带较多,走向为北东、北西、南北向,脉体长2-150米,宽厚不定,矿物成份为块状钾长石、石英白云母2--150米组成,含K2O储量在10%左右,开发采选后可作钾肥加工原料和陶瓷工业原料,矿藏储量为500万吨以上。
白水洞高岭土:矿区位于山田村白水洞岩体中,呈东西向、东南缘分布,岩体性为中细粒白云母花岗石原 地分化而成,含AL2臭氧在20%以上,各种矿物成份都能达到工业品位。矿储量为3000万吨以上,规模大,易开采,质量较好。原矿淘洗后,可提高产品质量。矿区已修通矿区公路,正在开发开采。也有正在修建矿山公路的龙灯石矿、党田坳矿、割石里矿、长埚矿、坳上矿、野尾坑矿等高岭土矿。
花岗石:矿体位于白水洞岩体中,为燕山早期第一阶段第二次侵入的白云母花岗石岩,矿藏露出标高为350-765米。分布于白市磨石坪、龙灯石一带,东部延伸到山田白水洞一带。概算矿区面积为20平方公里,可采矿石原料5000万立方米以上,经地质部门采样,勘察矿区石材的颜色为白色,色调均匀,矿物成份组成为30%钠长石、20%正长石、40%石英、9%白云母、1%黄玉、少量萤石和微量铌钽铁矿,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好于其它地区同类产品,此类白色花岗石可用作为外墙壁、地板、台阶等饰面石材,也可雕刻工艺品,且耐酸碱性能好,矿石锯、切磨和抛光性能均良好,抛光后光洁度可达80-90度。现已修通了矿区公路。
石英石:矿区大脉体产于中粒状白云母花岗岩中。石英为乳白色、白色;透明和半透明,呈玻璃光泽及润脂光泽,性质好,质量较纯、杂质少,可作玻璃和工业原料,也可做地方建筑和修路用料。矿体出露位置较高,容易开采。主要分布在山口村、大港林场白石座一带,含SiO298.5%以上,估算储量为1000万吨以上。
砂石:主要分布在南港河与北港河交界的丁字桥河道两侧及河滩、心滩范围内,分布面较广,总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是建筑和修路必不可少的工业用料。
发展事业
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07年,在消除林业“零”收费、调整运输产业不良结构的双重压力下,通过大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以优质服务促进发展,逐步形成了果酒、竹业、矿业、运输四大主导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98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财政收入477万元,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35万元。财政支出得到保障,累计支出744万元,其中教育支出214.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22.2万元。
二是招商引资实现新跨越。引进资金4000万元,引进客商企业9家,其中新入园项目4家,华美工艺产销两旺,实现税收106万元;安达、恒顺汽运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实现税收207.9万元。矿业开发按照“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上台阶,第三年大发展”的思路,全乡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基础年开局良好。白市龙灯石矿点发现后,我们通过公开竞标、阳光操作,取得了明显效果,该矿点每年上交的生产承包费达到了93万元。2007年,全乡新增矿业开发企业6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
三是“三农”工作有了新变化。全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33.6万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白市村雅湖组50%以上农户用上了既干净卫生又省钱省力的甲烷,山田村湖溪进组公路实现了路面硬化,社溪村董家组进组公路也铺好了路基。投资近50万元对棠寺公路沿线民房全部进行了“穿衣戴帽”,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投资15万元的白市村1700米引水渠道改造正在实施;投资近30万元启动了友谊水库和社溪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林改工作纵深推进,通过乡、村、组干部和全乡林农的共同努力,冒着酷暑,克难攻坚,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分山到户率90%,纠纷调处率95%,群众满意率100%,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四是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切实加强瓷土等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投资3万元兴建了炸药库。狠抓了食品药品的检查监管,特别是对饮食、用水安全加强了检查,坚决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此项工作得到了市里检查组的一致好评。深入排查不稳定因素,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成功化解了金港村部分村民围攻大港林场场部事件。投资6万多元在集镇安装了“电子警察”,进行全天候监控。实施了“211”工程,帮助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花桥中学07年考取宜丰中学的学子达36名,创历史新高。继续开展了助学奖学基金活动,发放助学金3.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5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深入开展,农民参合率达90%;投资8万多元高标准建好了社溪、山田、白市、山口、仁义五个村级卫生所,投资50万多元新建了花桥卫生院住院部。兴建了二个移动基站,实现了移动通讯“村村通”目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挂牌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启动了集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工作,发放低保资金61.5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鲁班坊
在花桥乡白市厚埠自然村,为木结构牌楼。坊上方嵌有横匾,横书“鲁班坊”三字。两旁竖书“唐咸亨四年毛仲鼎建,明万历元年孟秋月善士毛应玺重修”。正楼4大柱,柱头枋上正面密排4层斗拱,后面斗拱分4叠垛。柱头拱4,补间斗拱2,侧面一叠。层层斗拱托楼檐,顶为歇山顶;两侧楼各4柱,形成两附室。楼基为石砌。乾隆壬子《新昌县志》载:“坊匠以柱楹大,苦于成。忽一匠负贫斤至,一时指挥若定,不烦仆,众共异之。问其姓名,答曰:“吾鲁班也”。须臾不见,遂以名坊”。自唐虽经多次修,仍保留有唐、宁建筑风格。鲁班坊迄今已有1321年,1983年9月列为宜丰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船形山遗址
船形山位于花桥集镇旁,距河道约300米处。1980年5月,在此发现大批石器和陶器,种类有纺轮、砺石、石凿、石斧、石刀、石杵、打制刮削器、石料和白陶、灰陶残片。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接标本后,确认为一处古文化遗存,并将发现情况转知江西省博物馆,省博物馆即派考古专家李家和等到花桥实地考察,确定为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同时,在船开山遗址还发现一处陶窑遗址,出土大量建筑陶制作钵匣,经县博物馆专家才证,属唐代建筑陶窑遗址。1981年6月,又在离花桥集镇4里许的蒋坪山(俗称茶子山),发现另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出土一定数量的石器标本。船形山、蒋家坪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及船形山陶窑遗址。
古桥梁
据旧志载,明清时期,太平乡今花桥境内共有桥梁25座,26都有锁纶桥、宦山桥、观音桥、佛保桥、板桥、龙潭桥;27都有社埠桥、市心桥(明毛绍璇建)、田桥、崇福桥、上江桥(毛斋中建)、中源双桥(周代选建)、虹桥(周德滨建)、溪桥(赵舜炎建)、怀德福神桥(毛氏众建);28都有花桥(上有凉亭,久废,同治九年(1870)冷氏真君会重建,建国后修建公路拆毁),金城桥(赵氏众建)、池溪桥(张权中建)、集福桥(冷瑞麟建)、公政桥(周玉节建)、丁已桥(张守彦建)、回龙桥、小石桥、二义桥(熊贵蚊建)。1982年文物普查时,花桥境内尚存古桥梁有两处,一为后埠桥,在白市村,明万历壬辰年(1592)建,为单拱石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历史悠久
社会事业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水资源
中草药资源
林业资源
矿产资源
发展事业
鲁班坊
船形山遗址
古桥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