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血证》是一部1987年上映的历史
剧情,该片的原型出自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由罗冠群执导,
谢光宁编剧,
翟乃社、
陈道明等主演。由
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该片讲述了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中国医生展涛不顾个人安危千方百计将证明日军罪行的照片送出南京的故事。
《屠城血证》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该片获1988年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获1991年日本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奖。
剧情简介
1937年,
日本悍然发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大地顿时狼烟四起,哀鸿遍野。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城,开始对我无辜同胞进行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
展涛(
翟乃社饰)是金陵大学教授米尔斯的学生,米尔斯的女儿凯蒂(
帕丽达·哈斯木饰)深爱着展涛,日军入侵,她劝展涛随外轮赴美。但国难当头,展涛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医术救治受伤军民。
展涛带伤兵医院的难民转移到国际安全区,并劝说鲁营长(马连骥饰)及部下按国际规定,把枪支扔到水塘中。不料,日军无视国际规定,又闯进国际安全区屠杀手无寸铁的军民。
护士
白燕(
沈丹萍饰)落入魔掌,展涛欲救白燕却被日军拉住,强行让他目睹日军强奸白燕的兽行,白燕最终惨死,展涛从此抛弃幻想,投入反日斗争。
在日军集体屠杀我国百姓时,幸存的照相馆老板范长乐(
雷恪生饰),逃到米尔斯教授家,哭诉悲惨遭遇。为揭露日军滔天罪行,范长乐同展涛连夜赶回照相馆寻取被迫为日军冲洗的杀人照片。
与此同时,日军特使桥本(
刘江饰)为掩盖事实真相,也派人去范家搜查。范长乐冒死取出照片,为掩护
展涛带走照片而被日军杀害。
展涛在茶馆中被日军追杀,不幸中弹,歌女
花弄影(卢赛饰)用生命掩护他脱险,展涛潜入一公馆,遇见了被软禁在此的
东北地区逃亡学生柳晶晶,她原是日军中尉笠原(
陈道明饰)在东北读书时的恋人,一次偶然机会她认清了披着兽皮的笠原,她正欲逃出时,遇到身入险境的展涛,她设法将展涛转移,桥本大怒,命笠原亲手杀死了她。
展涛终于在教堂与凯蒂会面,但追兵迫近,无法脱身,展涛将日军罪证交给凯蒂,自己潜上钟楼。桥本命士兵火烧钟楼。
烈火中,展涛敲响了巨钟,在震撼长空的钟声中,凯蒂乘坐的
商船开航了,凯蒂情不自禁地打开那包
血证,一张张照片,让人们永远记住日军在
南京市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罪行。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历史原型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入南京,对南京进行了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妇女遭到蹂躏残害,儿童死于非命,共计30万同胞惨遭杀戮。侵华日军制造的这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三大惨案”之一。
创作背景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很长时间,这段历史像是被深深埋藏起来,媒体、
教科书上都见不到,罗冠群在1948年
上海市参加了地下党,1958年来到南京,却一直都不知道这段历史。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他偶然在《
参考消息》上看到了
日本算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后,才陆续了解到1937年的南京。两年后,
罗冠群陪父亲去了建成不久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着纪念馆内的照片和纪念碑,内心真正被震动了。而就在那天,响彻南京上空的防空警报被拉响,他像回到了1937年,听见无数被日本侵略军残害的南京老百姓的呐喊。罗冠群当时就决定要拍一部以这段历史为题材的片子。
1941年,罗瑾在南京毗卢寺通信集训队,为了逃避日本兵的搜查,就把相册藏在了厕所的墙缝里,用泥糊起来。几天后,却突然发现这本
血证相册不见了,为了防止意外,他从此逃离了南京,隐居在
大田县市。五十多年后他才知道,这本相册被同学吴旋取走,把它藏在了大佛的底座下,后辗转多处收藏并一直保存到抗战胜利,交给了临时参议会。在南京军事法庭审判
日本战犯时,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提交法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相册现存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罗瑾先生的壮举被改编成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屠城血证》,后还被拍成电视纪实片《
历史的见证》,被广为传颂。
拍摄过程
日军服装是向
上海电影制片厂借的,演员
刘江是八一厂的,演惯了鬼子,提出日军的领子是直领而不是翻领。服装师的依据是好莱坞大片《
太阳帝国》中就是翻领,这么严谨的大制作肯定不会出错。后来查过资料,《太阳帝国》的背景是1941年,日军已经换装,1937年确实是直领,为此拍过的镜头全部报废。胶片是进口的,片比被限制在1∶3,这一下子损失就很大。
罗冠群拍摄时,
东史郎的日记公布,他看到其中有一个细节:东史郎他们往一个裁缝身上泼汽油,塞进麻袋活活烧死,于是赶紧在片中加进了这个细节。
《屠城血证》中罗冠群拍摄的是一群人自1937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的第一天开始随着屠杀的进行捱过的日子和他们各自的命运。演员从多种层面上构成了中国上世纪30年代社会的缩影,尽管所有角色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大屠杀造成的混乱中,这些本来极其不同的个体却涉入了同一条悲惨但带着明显爱国主义精神的道路。
罗冠群采用了一系列高度戏剧化的图像突出侵华日军的暴行。第一个这样的情景大约出现在影片开始后30分钟,一队手无寸铁的伤兵在南京西的朝天宫外被速决。为了强调这个场面,在士兵们被击倒时罗运用了大量电影特技。
幕后花絮
在伤兵医院拍戏时,组织了一群老头老太太做群众演员,忽然有两个老太太相对而泣,原来当年其中一位的丈夫被杀死,另一位的兄弟被捅了7刀。
1987年中日关系很微妙,罗冠群在拍摄时遇到很多领导机关来打招呼,要他们注意不要影响中日关系,不要把这戏拍得太血淋淋。为此他把砍下人头、强奸妇女的镜头都弱化处理,由于审查时可能会赶上日本首相竹下登访华,被提醒影片也许短时间内不能和观众见面。最后直到他拍完上映都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在影片结尾处,一群老百姓被活埋之后,镜头对准了一双露在泥土之外的手,这双手渐渐被镜头固定,这时传来了画外音“三十万!”。
播出信息
《屠城血证》于2023年12月13日在cctv电影频道播出。
影片特色
《屠城血证》是我国第一部直接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电影,填补了内地在此类型电影上的空白。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
南京大屠杀被
日本当局否认。所以在《屠城血证》时期,大屠杀电影的核心任务是展示证据,揭示真相,修复记忆,其特征是搜集、整理和客观呈现南京大屠杀影像证据。影片的意图是为屠杀提供电影证据,片名中有一个关键词:证,代指一系列黑白照片。不仅如此,对电影本身而言,它还是抗议日本否认屠杀的载体。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作品影响
《屠城血证》卖了280个拷贝,首映头一个月南京有140万人次观影。
启东市县城只有3万人口,观影人次达到了5万人。这部第一次讲述
南京大屠杀的国产片冲击巨大,有观众看完后喊口号,罗冠群称喊口号这种事在看电影时是很少见的。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数据截至2023年12月14日)
媒体评价
影片将南京大屠杀呈现为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第一次给当时对南京大屠杀还没有概念的中国观众创造了“大屠杀体验”。从影片名称中的“
血证”二字就可以看出,影片带有对
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的所作所为的强烈控诉意味,对日本
右派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为进行了不可辩驳的反击。政治化的叙事饱含着浓重的国家意志,成为了国家进行政治宣传的有力手段。此片于198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放映,唤起了人民群众对
南京大屠杀事件的重视,通过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影像呈现对还处于精神低谷中的国民进行民族觉醒的政治动员,这对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青少年具有极为重大的教育意义。(文明
西安市评)
罗冠群的电影《屠城血证》作为首部反映这南京大屠杀的重要电影作品,获得了1991年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从
日本国内对这一话题的敏感度上看,荣获第个奖项无疑是种出乎意料的承认。(
网易新闻客户端评)
《屠城血证》以男主人公的亲身遭遇,描述了一位理想主义者如何认清黑暗的现实,并与之斗争的简单故事,却浓缩了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种种灾难,以小见大又举重若轻,堪称上世纪80年代末的精品。(
新浪娱乐评)
参考资料
演员.movie.douban.com.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