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夫座(拉丁名:Auriga;缩写:Aur),意为御者、驾车人,位于
英仙座和
双子座之间的北天
星座,是全天88星座之一。其范围为
赤经4时35分~7时27分,
赤纬+28°~+56°,面积为657平方度,排第十二名。其中0等星1颗,2等星1颗,3等星4颗,4等星4颗,亮于6等的
恒星共102颗。最佳观测月份为1~2月。
在我国传统
星官体系中,御夫座相当于五车、柱、天等星官。御夫座最亮的a星,西方叫作卡佩拉(Capella),是山羊的意思,我国叫它为
五车二。它的亮度为0.08等,是全天第七亮星,距离为43光年,是G5型的巨星,是颗分光
双星。御夫座B中名
五车三,西名“门卡里南”,意为马车夫的肩膀。它是一A2型的
亚巨星,距离约80光年,
绝对星等为0.6等,相当于太阳光度的45 倍。岁末年终,当北方的王族
星座渐渐升高的时候,在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最先看到的就是五车二和它所在的星座——御夫座。在12月份的前半夜,向东北方向看去,会看到五车二,再向东南方向看,会看到一个
五边形,这就是御夫座的轮廓。
星座简介
御夫座五边形最南的1颗亮星(御夫座γ),是属于邻近的
金牛座的。主星α星在我国古代称为“
五车二”,它的
视星等为0.08等,是全天第六亮星,也是离
北极星最近的0等星,呈黄色。银河通过御夫座,但是与
人马座相反,这里正好是银河系边缘方向,因此银河的星雾比较淡薄的。
研究历史
在1899年,基于分光镜的观测,五车二第一次被宣布是一颗
双星。五车二素以“干涉测量学家之友”著称,该
双星系统在1919年由威尔逊山天文台的约翰·安德森和弗朗西斯·皮斯首次进行了分解。基于他们的观测,它们的轨道在1920年得以公布。这是首次对在
太阳系以外的
天体进行干涉测量。基于威尔逊山天文台的Mark III的干涉测量,五车二双星系统的高精度轨道在1994年发表。 1995年9月,剑桥成像光学孔径综合望远镜通过独立元素光学干涉仪拍摄了
五车二的影像,这是第一个通过该方法拍摄的天体。
五车二由两颗G光谱型的巨星组成。主星表面温度约4900K,半径约为12个
太阳半径,质量约为2.7个太阳质量,全波段的光度约为太阳的79倍。
伴星温度约为5700K,半径约为9个太阳半径,质量约为2.6个太阳质量,全波段的光度约为太阳的78倍。如果考察全部波段辐射,该
恒星系统的主星更加明亮;但在
可见光波段观测时,主星却更加暗淡:主星的
视星等约为0.91,而伴星视星等为0.76。
该
联星对并非食
双星,也就是说,从地球上看,二者从不互相遮挡。它们的绕行轨道直径约1亿千米,绕行周期约为104天。它们在
主序星阶段可能类似于
织女一,为A光谱型;现在它们正在膨胀变冷,成为越来越亮的
红巨星,这一阶段大概要花费数百万年时间。人们猜想,二者中质量更大的
恒星在其核心已经开始进行氦聚变,产生碳和氧;但这个过程在质量较小者身上还没有进行。
深空天体
御夫座α星
英:Capella
日:カペラ
五车二是位于御夫座的一个
双星系统,西方名称为“Capella”及“御夫座α星”,Capella的意思为“小牝山羊”,
御夫座是全天第六亮的亮星。其
视星等为0.08等
绝对星等0.1。该恒星距离
地球42.2光年,属于G5III型巨星,分光双星,有一个G0III型
伴星。与伴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04年。两颗子星光度很接近,绝对星等各为0.12等和0.37等。主星半径为
太阳的14倍,伴星半径为太阳的8.9倍
五车二为亮度排名第六的黄色巨星,五车二属于一光谱
双星系统,其周期为104天。
御夫座的亮星形成一个
五边形,御夫座ε星(Epsilon)为座内最有趣的星,ε星是一个周期为27年的食双星系统,为现知的食双星系统中最长者。
御夫座ε星
中文名称柱一。这是一颗食变星,亮度变化介于2.92至3.83等,变光周期为9892天,也就是27.1年,是已知食变星当中最长的之一。它的半径约为
太阳的1800倍,是已知的最大
恒星之一。
这 三个都是
星团, 亮度接近(从+5.6至+6.4), 使用
双目望远镜很容易观测。它们看上去都相当圆,呈
星云状. M36是当中最简单的一个,由大约60颗恒星组成(最亮一颗星等+8.86), 也是直径最小的一个(12弧分). M37是三者中最大的一个(至少150颗恒星), 所有成员亮度接近,在最中心有一颗红色明亮的大星.
M38与M36类似,但更大一些(20弧分), 包含的恒星也更多(使用6英寸/15厘米望远镜观测,可以看见至少100颗
恒星). M38的特别之処在于它的恒星从
地球看排列成十字形,使用小型望远镜可观测到,紧邻M38南面还有一个更小更暗的微弱
星团NGC 1907, 使用8英寸(20厘米)或更大望远镜可以才看见它。
御夫座AE星被命名为燃烧的星球,IC405
星云被命名为燃烧的星云,并且这个区域看起来布满红色烟雾,但是那里没有火。着火,的典型定义是对氧分子的急速获得,所以只有在
氧气充足的环境下才会着火,而在
恒星这种高能量低氧气的环境较不重要。呈现像烟尘的物质大部分是星际间的
氢气,不过确实也有富含碳的尘埃微粒在内。图像中部下可见而明亮的御夫座AE星,由于过热而显蓝色,发射出高能光,从周围的空气中撞击出电子来。当一个质子夺取一个电子时,就会发出红色光,周围看上去就像发散
星云似的。上面的图片,燃烧的恒星星云距离我们大约有1,500光年,横跨有5光年,朝御夫座
星座可以用一个小型光学望远镜看到。
IC 405
IC 405又称烽火恒星云,它的中心是
御夫座AE星,御夫座AE星是一颗炽热的大质量恒星,
星等为6等。它照亮了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形成IC 405。
重要主星
星座神话
神话一
御夫是雅典之皇埃里克托尼奥斯(Erichthonius),他是火神
赫菲斯托斯之子,养母为女神
雅典娜,雅典娜教埃里克托尼奥斯各技能,包括驯马技术,使他成为第一个能用四马御车之人,宙斯为纪念他将其置于众星中。
神话二
御夫为
赫尔墨斯之子弥尔提洛斯(Myrtilus),弥尔提洛斯替厄利斯(Elis)国王奥诺玛默斯(Oenomaus)御车,奥诺玛默斯不许其女希波达墨娅(Hippodamia)与他人结婚,于是每次均要追求者与自己赛车,而输的一方只有死,由于弥尔提洛斯技术精湛,故未逢敌手,然而希波达墨娅与一追求者坦塔洛斯(Tantalus)之子佩洛普斯(Pelops)堕入爱河。希波达墨娅要求弥尔提洛斯故意落败,虽然弥尔提洛斯也深爱希波达墨娅,但为成全爱人只好在车的轮子上做了手脚,结果更导致奥诺玛默斯堕车致死,希波达墨娅及佩洛普斯知道弥尔提洛斯一番苦心后,佩洛普斯恩将仇报把弥尔提洛斯抛下海,弥尔提洛斯临终前诅咒佩洛普斯,而
赫尔墨斯则将其子弥尔提洛斯则升上天空。
神话三
御夫为
忒修斯之子
希波吕托斯(Hippolytus),希波吕托斯拒绝其继母
淮德拉的爱意,淮德拉悬梁自尽,忒修斯大怒驱逐希波吕托斯出雅典,途中希波吕托斯发生车祸,神医阿斯克勒庇俄斯将其救回,冥皇哈得斯因失去一个亡灵而大怒,哈得斯要求宙斯用雷电劈死阿斯克勒庇俄斯报仇。
星图中御夫手抱一山羊,此为母羊阿玛尔泰娅(Amalthea),曾在
克里特岛的山洞喂哺宙斯,亦有说此羊为女神阿玛尔泰娅所拥有,此羊奇丑无比,当宙斯迎战泰坦巨人时,女神替羊披上披肩,令其看似怪兽
戈耳工之头,吓退泰坦巨人。
流星雨
出现时间
御夫座流星雨的母
彗星曾在1911年出现,它的绕日公转周期大约是2500年。虽然如此,它的轨道上也分布了不少密集的物质团块。当
地球经过这些物质团块时,就会形成御夫座流星雨。流星雨命名是根据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
星座。
御夫座流星雨的母彗星回归周期是2500年左右,而它上一次出现在地球附近是1911年,虽然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100年,但是其轨道上残留着的物质仍然可以形成规模较大的流星雨。
科学预测
较长的时间,但它还是在其轨道附近留下了一些致密的尘埃
流星体群。来自
芬兰和
美国的两位科学家修正并发布了他们对御夫座流星雨的预测结果。他们认为,该流星雨的极大值将发生在北京时间2007年9月1日19时36分,持续时间大约有2个小时。根据科学家电脑模拟理论推演,这次遭遇的条件和御夫座流星雨1935年、1986年和1994年爆发的条件差不多。这三次爆发的ZHR都达到约200,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由于回归物年代久远(2000年前),因此亮
流星的比例可能会比较高,多在1等和0等左右,其亮度与
土星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强月光的影响。
江苏省、
天津市两地天文学会通报,2007年天象奇观多,其中御夫座可能产生的流星暴雨等值得公众期待。
一场流星雨也许会带给公众久违的激动,那就是2007年9月1日可能出现的御夫座流星暴雨。根据国际
天文学界的最新预测:2007年9月1日
地球在很近的距离穿过御夫座流星雨尘埃云,届时可能产生每小时
天顶流量达1000颗左右的流星暴雨。并且,流星群可能会以
火流星居多。
今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八日,地球将穿越御夫座流星群的轨道。据
广东天文学会预告:今年御夫座流星雨的极大值将出现在九月一日上午八时(北京时间)前后,如果天色晴朗,九月一日凌晨二时至天亮前为中国最佳观测时间。
据分析,当天凌晨二时后,没有月光干扰,十分适宜拍摄流星雨。
御夫座
流星雨辐射点在
赤经八十四度,
赤纬四十二度,流星速度每秒六十六公里。通常,每小时可观看到御夫座流星几颗;极盛期时,每小时可爆发流星几十颗。
其他信息
科学家们在对一颗年轻的
恒星以及环绕在其周围的物质进行研究后发现,数十亿年后,这些形成于一百万年前的年轻
天体可能会演化成一个与
太阳系类似的
恒星系统。这颗被称为GMAurigae的恒星位于御夫座,距离
地球大约420光年。该恒星的质量与
太阳非常接近--据测算,其质量约为太阳的1.05倍。通过Spitzer红外天文望远镜对GMAurigae进行持续观测,研究人员发现,这颗恒星的周围还环绕着一个由大量尘埃物质组成的圆盘--其完全有可能演化出多颗
行星。这一情况与早期的太阳系非常类似。尽管目前还没有在GMAurigae附近观测到任何行星,但天文学家们已在这一原生的行星盘中找到了明显的缝隙。大量的计算显示,极有可能是受一颗或者多颗与
木星类似的巨型行星的影响导致了该缝隙的出现。
天文学家们认为,巨型行星在形成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其周围的尘埃物质。尽管此前也曾观测到类似的现象,但在像GMAurigae这样年轻的
恒星附近出现这种景象却并不多见。这些巨型行星形成的速度如此之快,是天文学家们所始料不及的--要知道,GMAurigae的形成时间仅仅只有100万年。
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们共在GMAurigae恒星周围的原生
行星盘中发现了两条明显的缝隙,其中,内侧一条的轨道半径与
木星的公转轨道半径相当,而外侧一条的则与
天王星的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