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座(Perseus)是北天
星座之一,以希腊神话英雄
珀耳修斯命名。它位于
仙后座和
仙女座的东面,面积为615平方度,居第二十四位。每年11月7日子夜,英仙座的中心经过上中天,而在
地球南纬31度以北的地区可看到完整的英仙座。观察者可以在秋天的夜晚通过找到易见的仙后座或位于飞马星座大四方形东北方的仙女座,然后沿着银河巡视,很容易找到由几颗二到三等的星排列成一个弯弓形或“人”字形的英仙座。英仙座的纬度变化位于+90°和−35°之间可全见,最佳观测月份为12月。
英仙座是二世纪天文学家
克罗狄斯·托勒密所列的48个
星座之一,也是国际天文联会定义的88个现代星座之一。它附近有许多同样以希腊神话命名的星座,如仙女座和
仙后座。英仙座与
白羊座、
金牛座、
御夫座、
鹿豹座和
三角座相邻。19世纪早期的
星图将英仙座画成持有
美杜莎头部的
珀耳修斯,两个星群一起得名为“珀耳修斯与美杜莎的头”。
在英仙座中,最亮的星是1.79
视星等的黄白
超巨星天船三。天船三与周围许多
恒星都属于英仙座α疏散
星团,其中最著名的是肉眼可见的食
双星大陵五,它是一个
变星,并与凶险的传说相关联。英仙座还有其他知名的星体,如拥有
中子星的
联星英仙座X和在1901年达到颠峰视星等0.2的新星
英仙座GK。
中原地区古代就在英仙座发现了两个距离很近的疏散星团组成的
双星团。此外,
英仙座星系团距离
地球2.5亿光年,是一个规模非常庞大的星系团,因此英仙座得名。每年一次的
英仙座流星雨也非常显著,其辐射点就在英仙座星系团中。
基础简介
星座简介
英仙座跨越了秋季的银河,所以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不管是使用
双目望远镜还是其他望远镜,这里都是搜寻
天体的好地方。这个星座有很多耀眼的亮星。即使是在市郊也能看见该星座轮廓。银河在该
星系不像在旁边的
天鹅座那样明亮. 这使得人们能够看见很多亮星团,气体
星云和
行星状星云。这个星座有两个
M99:
M34与M76。
星座特点
延长秋季四边形的对角线即
飞马座α星和仙女座α星到两倍远的地方,有一颗
视星等为1.8m的亮星,这就是英仙座中最亮的α星。
从
星图上看,英仙座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由η星开始,经过γ、α、δ、ε星,一直到ξ和ζ星所画的这条大弧线,人们称它是“
珀耳修斯之弓”。
中原地区叫"天船"
由大弧线两端的η星和ζ星连成的弦的中央是
大陵五,我国古代称作大陵五。如果把整个英仙座的亮星,想象成英武的珀耳修斯的话,大陵五正可以看做是他手里提着的,
GORGON头上那看一眼就会使人变成石头的魔眼,所以西方人又称它是“魔星”。英仙座β星(大陵五)是颗着的食变星,由两颗密近的
恒星沿轨道互绕。周期为2天又21小时,当
暗星绕到亮星前方遮住亮光时,会从2.1等降到3.4等,过程约10小时。
延长英仙座大弧线顶端的γ和η星到一倍远的地方,仔细观察,这里有一块模糊的光斑。其实,这是两个疏散
星团,由于它们离得很近,就像
双星一样,形成了一个双重星团。
M34疏散星团,距离
地球约1400光年,用双筒镜或小型望远镜可见,大小和满月差不多,星团中最亮的恒星为7等。NGC869和NGC884(英仙座η和χ双重星团)位于英仙座中,是两个疏散星团,肉眼可见,用双筒镜或小型望远镜能看得很清楚,两者均和满月差不多大小。
其实,叫它魔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亮度会变,忽明忽暗,简直就象是一颗神秘莫测的魔眼。
大陵五的亮度变化非常有规律,每隔2天20小时49分钟,它的亮度就从2.3m到3.5m然后再到2.3m,变化一个周期。古代
阿拉伯人把大陵五叫做“林中魔王”,可见,那时他们似乎就已经注意到它的变光现象了。
深空天体
hx双星团
这两个疏散
星团(分别是NGC 869和NGC 884)是以双筒镜和小望远镜观赏夜空时最美丽的目标之一。这一对著名的双星团可能早在西元前130年的喜帕恰斯星表上就已经存在了,两个星团都属于英仙座OB 1星协,两者相距仅数百光年χ被认为是NGC 884,距离
地球7,600光年,h是NGC 869,距离地球6,800光年。疏散星团
M34:这个疏散星团总体的
视星等为5.5等,距离大约1,400光年,有100余颗
恒星散布在比满月还大的范围内,星团实际的大小约14光年。M34也是
双目望远镜观赏的好目标,使用望远镜看时则以低倍率的效果最佳。
M76
这是一个
行星状
星云,也称为
梅西耶76。它位于NGC 869和NGC884
双星团西南8度地方,是梅西耶天体列表中仅有的4个行星状星云之一。他的视直径大约65角秒,视星等10.1等,必须使用3英寸(8厘米)的望远镜,放大120倍才能看清它。
NGC 1499
也称为加州星云,这是一个发射星云,在1884-85年间被
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发现,是
天文摄影的一个好目标。由于表面的亮度很低,所以不适合以裸眼进行目视观测。
NGC 1333
是一个恒星诞生场所的反射星云。
NGC 1023
这是一个透镜状星系。使用4英寸(10厘米)或更大的望远镜可见。
星系群
它们距离我们近2.5亿光年远,这就是英仙座星系群。在我们银河系前景恒星形成的面纱外就能看到这些延伸,有时形状奇怪的
星系。
星系团由超过1,000颗星系组成,其内充满了泛黄色的椭圆星系及透镜状星系,就像分散在星系团中央区域的星系一样。很明显,左侧的巨大星系就是质量超大、样子奇怪的
NGC 1275。作为一个高能发射源,活跃星系NGC1275主宰着英仙座星系群,当整群星系掉进并被星系中央的超级大质量黑洞吞噬的同时会伴随着物质产生。当然,英仙座内还有
旋涡星系,包括规模较小、面向我们的旋涡星系NGC1268,它位于影像中央右侧。NGC1268边界附近,那泛蓝色的点就是
超新星SN2008fg。在英仙座
星系群的估计距离上,这片区域覆盖大约1,500万光年。
重要主星
NGC 1275
星系是
英仙座星系团中的主要星系,英仙座是由上图中很多可见的星系组成。在
可见光中,
NGC 1275星系显示出两个截然不同星系之间的一个壮观的碰撞。这个星系群也能放射出X射线。上面显示的不寻常的气体纤维是在一种由氢发出的,具有非常特殊颜色的光,这里是人工合成的粉色。可能纤维的形成包含了两个星系碰撞的详细资料,或者二选一,
银心黑洞和周围内在
星团气体的交互作用。
星座神话
英仙座象征希腊神话的英雄柏修斯(或译:
珀耳修斯)。传说英雄柏修斯是天神宙斯之子。继父波吕得克忒斯要他设法去取魔女
GORGON的头,美杜莎的头上长满毒蛇,谁看她一眼,就会变成石头。珀尔修斯在神的帮助下,脚穿有翅飞鞋,头戴隐身帽,借着
青铜盾的反光,避开了她的目光,用宝刀砍下了女怪的头。然后骑着从魔女身子里跳出来的一匹飞马,离开了险境。在回来的路上,救下了公主安德洛墨达,并与公主结了婚。最后她将
美杜莎的头献给了智慧女神。女神实践了她的诺言,将柏修斯升到天上,成为英仙座。同时,也将公主提升到天上,成为
仙女座。因此,他俩在天上总是亲密相依在一起。在星空中英仙座紧临仙女座及
仙后座(公主的母亲),这一大片星空叙述这个著名的希腊神话故事。NGC869及NGC884两个
球状星团代表柏修斯挥剑的右手;
大陵五(大陵五)代表美杜莎的头,提在柏修斯的左手。银河恒星较密集的部分通过此处,对使用双筒镜的人士而言,英仙座是迷人的
星座。
流星雨信息
历史记录
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历史记录出现在公元 36 年的中国史籍中,记录了超过一百颗流星,
日本与
韩国也分别在八至十一世纪有详细的记载,但十二至十九世纪则只有零星记录。八月流星之多早已为人所知,英仙座流星雨甚至有「圣劳伦兹之泪」之称,因为在每年八月十日的圣徒日时,在英仙座总有大量的流星出现,但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周期性出现的确认则是在 1835 年由 Quételet (
布鲁塞尔)所记录。
出现数量
第一位对英仙座流星雨进行
计数统计的是Eduard Heis (Münster),他在1839年统计每小时英仙座流星数量达 160 颗,自此之后,Heis与全球其它观测者每年都做类似的计数,至1858年止,历年来平均每小时出现数量为 37~88 颗,有趣的是,1861年突然激增至78~102,1863年更提高至109~215,到1864年数量仍高于平常。根据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计算1864~1866年
英仙座流星雨轨道的结果发现,英仙座流星雨极有可能和一颗周期120年的 Swift-Tuttle
彗星(1862 III)有关,因为每当这颗彗星接近近日点后,流星数量便有激增的现象。109/P Swift-Tuttle彗星最初是由Lewis Swift 与HoraceTuttle分别于1862年七月发现的,当时它是一颗7.5等的彗星,九月初时升高至二等,彗尾长 25~ 30 度(
北斗七星的六倍长),相当壮观!这也是人类首度发现流星雨和彗星之间的关联。
到了二十世纪初,
英仙座流星雨数量有降低的趋势,在1901~1910年间,Denning 的统计平均每小时数量为五十颗左右,1911 年更降到只有四颗,1912 年也只有 12 颗。正当人们怀疑英仙座流星雨是否已经「寿终正寝」时,接下来的几年它却又恢复正常,并在 1920 年意外地发生大爆发,达到每小时两百颗以上!最令人不解的是,此时其母
彗星在远日点附近!虽然英仙座流星雨 1920 年代有几年又陷入低潮,但是在 1931 年与 1945 年分别又达到每小时 160 颗与 189 颗的规模,后来一直到 1960 年代都没再发生异常现象。
1973 年,Brian G. Marsden 预测 Swift-Tuttle 彗星将在 1981 年九月 16.9 日到达近日点(+/-1.0 年),这个消息立即吸引了大批的观测者加入
英仙座流星雨的监测行列。这项预测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英仙座
流星雨从 1966~1975 年间的平均每小时 65 颗跃增至 1976~1983 年的 90 颗,1983 年时最高甚至达到 187 颗过,虽然这次流星观测者算是大饱眼福,但
彗星观测者却始终没有看到这颗神秘的 Swift-Tuttle 彗星。
在 1983 年的高峰之后,英仙座流星雨又开始走下坡,1984 年的极大期刚好在满月后一天,但荷兰流星协会仍然记录到最高每小时 60 颗。1985 年,虽然没有月光的干扰,但数量已降至每小时 40~60 颗,1986 年的情况也差不多。
1990 年代初,Marsden 公布了新的预测,如果 P/Swift-Tuttle 彗星与 1737 年 Kegler 所观测的是同一颗彗星,那么它将在 1992 年十二月再度通过近日点,随后,Swift-Tuttle 彗星在 1992 年二月被发现,但
英仙座流星雨则到 1993 年才在欧洲出现极大,当时全球观测者蜂拥至中欧观测这次流星雨,果然不负众望地出现每小时 200~500 颗的惊人数量,这股高潮一直持续到 1994 年。
亮度增加
在最近三、四十年间的观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英仙座流星的亮度似乎在极大前比较亮,1953 年,A. Hruska (
捷克) 发现在八月八日至十二日间出现的英仙座流星平均亮度约 2.5 等,但八月十二、十三日降到 2.8 等,十四、十五日更降到 3.4 等,1956 年,Zdenek Ceplecha 也观察到类似的光度降低现象:八月四至十日间平均亮度为 2.68 等,但八月十至十五日则降至 2.94 等,光度最高的时段反而发生在八月六、七两日的 2.31等,十三、十四日为 3.18 等。虽然 Hruska 与 Ceplecha 的观测结果似乎不尽相同,但从各方观测报告来看,两者的数据皆获得支持。1983 年,另一支
西班牙流星观测组织对
英仙座流星雨的光度作了详尽的记录,结果比较接近 Hruska 的数据,在八月一日至十三日间,流星的平均亮度从 1.75 逐日降至 2.04 等,之后在十四日降至 2.19等,十五日 2.52 等,十七日 2.77 等,十九日 2.92 等,二十日为 3.45 等。英国流星协会主席 Robert Mackenzie 认为英仙座流星光度分布是受到
流星体质量密度变化的影响。
1986 年,Paul Roggemans (
比利时)在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十六日间共观测了 1315 颗英仙座流星,平均光度为 3.10 等,其光度变化大约是逐日递减 10%,但有两个例外,一是八月五、六日与六、七日间,光度陡降至 3.54 等,第二个是在八月九、十与十、十一日间,光度降至 3.71 等,从这组资料来看,似乎又较接近 Ceplecha 的说法。
不论如何,从上述这些光度记录可知,
英仙座流星雨的
流星体分布并不均匀。
尾迹比率
另一项从最近三、四十年统计出来的结果发现,英仙座
流星出现尾迹的比率相当高,这也是英仙座流星雨在古代即受到注意的关键之一。Miroslav Plavec 研究了 1933~1947 年间 8,028 个英仙座流星,发现在 1933 年有尾迹的比率为 45%,1936 年为 60%,1945 年 35%,1947 年则为 53.5%,从 1931~1985 年间将近六万颗流星记录来看,有尾迹的比例则为 45%。
轨道资料
自19世纪60 年代起,英仙座流星雨的轨道资料就一直比其它流星雨都要多且详细,尤其在最近几十年间,
天文摄影与电波观测兴起,使得轨道要素的准确性更加提高。2009年8月12日会出现极大的英仙座流星雨,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已经来临,
地球从今年7月17日至8月24日穿越英仙座流星群的轨道。能看到多少颗
流星与观测者所在地的天空明暗度有很大关系,天空越暗能看到的流星就越多。因此,在城市市区想凭肉眼看流星雨,就要碰运气了――由于灯光等原因,可能会偶尔看到特别亮的
火流星。所以我建议公众选择地势开阔、天空较暗的地方,于13日凌晨1点到4点间,面朝
东北地区方向的天空观看。
英仙座流星雨是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有观测记载的流星雨之一。我国古书曾记录,公元38年该流星雨流量超过百颗。12世纪后,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不断减小,到20世纪初一度降至每小时几颗。正当天文学家认为该流星雨将要“寿终正寝”的时候,它却在1920年突然爆发,流量达到每小时200颗以上。
英仙座
流星雨是著名的七大流星雨之一,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这段时间出现,它不但数量多,而且几乎从 来没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过,是最适合非专业流星观测者的流星雨,地位列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
彗星Swift-Tuttle是
英仙座流星雨之母,1992年该彗星通过近日点前后,英仙座流星雨大放异彩,流星数目达到每小时400颗以上。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斯威夫特-塔特尔(Swift-Tuttle)彗星,流星雨发生在每年7月17日至8月24日之间,期间往往有几个高峰出现,高峰期的流星数量从每小时100颗到160颗不等。人们早在1862年就发现了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它绕
太阳一圈需要130年。
地球穿越斯威夫特-塔特尔
彗星瓦解后残留的
砾石带密集区,每小时有成百上千的彗星残片袭击地球,其中约百余颗以
流星的形式掠过大气层而形成流星雨。由于这些流星从星空的英仙座方向飞来,因此被称为“
英仙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属于高速流星群,流星速度高达平均每秒59公里,其中45%有尾迹。流星亮度一般在二等以上,和
北斗七星相近,偶尔也会出现彩色的
火流星,亮度直逼
金星。由于明亮流星很多,即使在光害严重的城市地区也能看到不少流星。如果在理想的观测地区,整个晚上甚至可能看见近千颗流星。
英仙座流星雨曾在1992年大爆发,峰值达到每小时400颗。此后的10几年一直都没有出现过极大峰值。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环日运行周期约为130年,随着彗星逐渐远离
地球,其遗留轨道物质造成流星雨爆发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但是,专家认为2004年流星雨出现了反常爆发,峰值将比过去几年大幅增加。
芬兰的天文学家埃斯克和
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德恩通过计算,认为今年地球将通过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1862年回归的轨迹,因此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强烈爆发。此次
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观测点为
欧洲东部、
北非东部、
俄罗斯中部、
印度和中国西部。埃斯克表示:“根据我们的预想,峰值时每小时大约有数百颗
流星出现,但亮度不会很强。”
2010年8月13日,在
西班牙南部
格拉萨莱马观测,位于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12日晚至13日凌晨光临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