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嵩(?-772年),名尹,字嵩,河东万泉(今山西万荣县)人。
天宝名将薛仁贵之孙,父亲薛楚玉曾任范阳节度使。
薛嵩墓位于
山西省夏县
水头镇大张村北,1965年,山西省政府公布薛嵩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争取到专项经费新建碑楼一座,对薛嵩神道碑进行了妥善保护。
天宝十四年(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
安禄山在
范阳起兵造反。因薛嵩父亲曾任范阳节度使,与安禄山交好,薛氏家族遭到了朝廷权贵的排挤。本就郁郁不得志,加之早就对
唐朝不满的薛嵩,一怒之下加入了叛军,因作战勇猛,立了不少战功,被安禄山提拔为相州刺史。后来,安史叛军屡屡失利,被
唐军击溃,为保全家族和众将士性命,薛嵩以四州向李唐王朝投降。
薛嵩因主动献城投降,又是将门之后,祖辈对朝廷有功,薛嵩被封为朝廷的地方节度使。因此,薛嵩十分感念朝廷恩义,在职期间治理有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大历初年,朝廷加封薛嵩为高平郡王等职,其官爵远远超过了他的父祖。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贼守
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
田承嗣、
李宝臣、
李怀仙分理
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
大历八年正月卒。
薛嵩生燕、蓟间,气豪迈,不肯事产利,以膂力骑射自将。豫安禄山乱,晚为
史朝义守
相州。
仆固怀恩破朝义,长驱河朔。薛嵩震惧,迎拜军门,释之,奏为检校
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方大乱后,人亦厌祸。嵩谨奉职,颇有治名。大历初,封高平郡王,实封二百户,号其军为昭义。迁检校尚书右仆射,更封平阳。七年卒,赠太保。诏其弟
薛昽知留后事,累加检校太子少师。十年,为其将裴志清所逐,以兵归田承嗣。昽奔
洺州。请入朝,降服待罪银台门,赦之。乃分其地,以嵩族子薛择为相州刺史,
薛雄为卫州刺史,薛坚为洺州刺史。
田承嗣诱薛雄乱,不从,遣客刺杀之。初,薛嵩好蹴踘,隐士刘钢劝止曰:“为乐甚众,何必乘危邀晷刻欢?”嵩悦,图其形坐右。
薛嵩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
山西省夏县
水头镇大张村北。墓坐北朝南,占地832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天井、过洞、壁龛、墓道组成。墓冢封土高2.45米,周长91米。现存
岩羊两尊。甬道内保存有约20平方米的壁画。
墓前500米处立唐
大历八年(773)神道碑1通,碑为青石质,螭首、方座。通高6、3米,碑文隶书,记载了薛嵩的生平事迹,由程浩撰文,韩秀实书丹。1965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争取到专项经费新建碑楼一座,对薛嵩神道碑进行了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