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镇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
中和镇,隶属于资阳市雁江区。地处雁江区东北部,东靠丹山镇、南连东峰、西与清水乡接壤、北与宝台镇保和镇相邻,东北与乐至县中天镇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75千米,总面积121.76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中和镇下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中和镇户籍人口56012人。2011年,中和镇农业总产值2.7139亿元,工业总产值6.0704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00万元。
历史沿革
因镇政府驻中和场而得名。
唐属丹山县。
宋属磐石市
明属资阳县北乡。
清乾隆八年(1743年),设中和场。
1950年,属资阳县第四区。
1961年10月,设中和区,辖中和、凉风、干沟太和县、龙潭、大洪6公社,区公所驻中和场。
1992年7月,与太和、凉风、龙潭3乡合并为中和镇。中和镇电子地图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辖中和、大圣、铜锣、白云、广德市、鱼水、飞山、狮马、青龙、罗家、红光、干沟、巨善、雷庙、金马、龙嘴、清凉、三清、瓦盖、方家、凉风、明月、阿罗汉、高字、龙虎25个行政村,中和场1个社区。
截至2020年6月,中和镇下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中和场方碧路100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中和镇地处浅丘陵地带,地势东西较高,南北较低。
气候特征
中和镇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适宜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多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日照时数12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65.8毫米。降雨集中在5—9月,7月最多。
自然资源
中和镇境内龙潭片区地下水丰富,水质为、偏硅、钙、镁型优质矿泉水;石料和云母等地下矿藏遍布全镇。农业耕地面积79364亩。
自然灾害
中和镇境内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洪灾、干旱等。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影响,全镇受灾人口715人,因灾受伤人口5人,倒塌房屋32户99间;损坏房屋间数598间,直接经济损失159.3万元。2009年6月29日,中和镇遭遇特大洪灾,14433亩农作物受灾,倒塌房屋179间,77户、324人受灾,毁坏田土埂3676根,渔业损失14万元;滴水岩水库和大柏树水库大坝外侧滑坡。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辖区总人口5743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74人,城镇化率6.9%。总人口中,18以下10615人,占18.5%;18—35岁11985人,占20.9%;35—60岁23945人,占41.7%;60岁以上10888人,占18.9%。2011年,中和镇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6.61‰,人口自然增长率3.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1人。
截至2018年末,中和镇户籍人口5601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中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209元。
2018年,中和镇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个。
2018年,中和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31个。
第一产业
2011年,中和镇农业总产值2.7139亿元。
2011年,中和镇生产粮食42022吨,其中水稻12009吨,小麦5469吨,玉米1470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1000亩,产量3842吨,其中花生1236吨,油菜2606吨;蔬菜种植面积31320亩,产量70799吨,主要品种有榨菜、海椒、莲藕追阳、茄子、黄瓜等,其中榨菜42000吨。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累计造林23368亩,共中防护林1881亩,经济林6811亩,竹林3329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万株。2011年,中和镇水果种植面积21600亩,产量43214吨,主要品种有柑橘、枇杷、梨、李子,其中柑橘40884吨,枇杷160吨。
中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中和镇生猪出栏104877头,山羊出栏4600只,家禽饲养量91万羽;畜牧业总产值20601万元。
中和镇渔业以养殖鲤鱼、草鱼、鲢鱼、鲫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面积3.4平方千米。2011年,中和镇渔业总产值1180万元。
第二产业
2011年,中和镇有工业企业12个,工业总产值6.0704亿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有商业网点4个,职工50人。2011年,中和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城镇集市贸易成交额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有邮政网点6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6千米,投递点75个,乡村通邮率100%。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1个;固定电话用户7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37%,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9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度267千米,主干电缆达118对千米。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0万元。
交通运输
中和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中和镇客运总量33.5万人次。有县级公路2条,总长19.07千米;通村水泥路总长44.2千米;碎石路总长70千米。成都十陵汽车客运站1座,客运线路7条,每15分钟一班,日均客运量950人次,主要发往资阳市成都市。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镇区道路总长度6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03平方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有文化专业户6个;村文化站活动中心26个,藏书3.9万册。
1977年1月,境内开通有线广播站。2004年1月,开通无线广播电台。现有广播喇叭430只,入户率80%,通响率95%。
1997年1月,开通有线电视。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电视台开通48个频道,有线电视用户6167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8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57%。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有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1629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15所(其中村小2所),在校生2793人,专任教师16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071人,专任教师9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9%,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市级示范高中1所,在校生1963人,其中初中生369人,专任教师128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有卫生院1个,医疗室46个;病床9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7张。专业卫生人员112人,其中执业医师17人,执业助理医师17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中和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1563人次,住院手术329台次,出院病人3012人次。2011年,中和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中和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6户,人数443人,支出24.3万元;城市医疗救助52人次,支出63270元,比上年减少2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06户,人数2999人,支出286.6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2人,支出57.02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61人,支出9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84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3640人次,共支出63.3万元,比上年增长67.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6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敬老院3家,床位145张。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万人。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5千米,生产能力4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80%,年人均生活用水26吨。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镇区拥有高压输电线路2条,用电负荷15075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038627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供电可靠率99.9%。
截至2011年末,中和镇镇区天然气管线10千米,天然气用户580户,燃气普及率86%,月天然气平均用量16000立方米。
风景名胜
罗汉洞
罗汉洞又叫罗汉寺,以前是个山寨。位于中和镇罗汉村,始建于宋末元初,曾有“蜀之名洞”的称誉。庙内的字库塔上有光绪时一首七律诗。罗汉洞悬岩上有瀑布,泉下有洞深遂,冬暖、夏凉,有石桌石凳,可容1000余人;洞内雕有阿罗汉塑像数十尊;有明天顺六年(1462年)铁钟,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修碑记,石仿上刻有“蜀资名洞”四字,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培修廊庙。传说大洞里有一小洞,放一只鸭进去,能从几十千米外的简阳市走出来。文化大革命时期寺庙破坏严重,许多塑像残首断臂,庙内文物散失。后重建庙宇,添置设备。每到初一十五,佛事活动渐渐兴盛起来。
花溪谷
花溪谷发源于中江县,流经金堂县、简阳,在雁江区保和镇宴家坝两河口汇入沱江。全长136.54千米,雁江区境内河道长34.4千米,已发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多处,距离资阳市城区27千米。花溪谷和平桥至白龙湖段2千米左右路段风景幽雅,景点相对集中,位于雁江区保和、中和、老君等镇乡,流域面积199.4平方千米,谷内幽谷狭窄,重岩叠嶂,各种动植物品种多,天然植被好,自然、人文景点多,沿岸奇坡异石,峭壁似画,湖面平静,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秀丽景观。
从保和镇两河口到老君镇双河桥,是花溪河下游地区,这一段河面宽阔,河水平静,两岸绿树成荫,溪水倒映两岸,形成“山在水中,舟在山上”的奇特景观。
从保和镇钓鱼村踏水桥经和平桥到中和镇罗家村三河口,这一段景色是花溪区的精华,两岸山上是通过国家林业部验收的长江上游防护林,秋天的林中,红黄绿叶交相辉映。过了三河口,河床陡然狭窄,宽不过十几米,三四十米长,十多米宽的巨石随处可见,横卧在河道两侧,犬牙交错。两岸山势险峻,林木茂密,形成四千多米长的花溪景观。
白云寺
白云寺在光明山顶,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修。山脚下的花溪谷幽深狭长,谷内有“三河口”、“龙颈湾大瀑布”和“响水滩”、“白龙湖”。二十世纪,作家邵之南生于镇西凉风乡鸡鸣山下,相传陈子昂资阳市主神,魂飘过此,鸡鹤齐鸣,故有鸡鸣山、鹤鸣山之说。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10日,保和镇被中共资阳市雁江区委、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雁江区级最佳文明单位”。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人口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障
基础建设
风景名胜
罗汉洞
花溪谷
白云寺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