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号梅孤,生卒年月不详,明代医家,
宁波市(今浙江宁波)人。他喜欢读书,通晓天文、乐律、兵法、骑射等多种学问。
嘉靖,高武中武举,但因仕途不得志,于是回乡研究医学,尤其擅长针灸。他设计铸造了男、女、儿童针灸铜人各一座,作为定穴的标准。高武的主要著作包括《
针灸聚英》和《
针灸节要》等。他的贡献使他在
明朝医学界享有盛誉。
人物简介
高武,号梅孤,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于十六世纪。喜读书,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娴习。嘉靖间,中武举,以策干当路,因不合弃归。晚年研究医学,尤长针灸。著《针灸聚英》4卷(1529),《针灸节要》3卷(1537),《痘科正宗》4卷,还有《射学指南》、《律吕辨》、《发挥直指》等。其《针灸聚英》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针灸学专著,对针灸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高氏为订正穴位,亲制针灸铜人模型三具,男、女、童子各一,在针灸史上针灸史上是少见的。
人物生平
高武,字梅孤。明代
正德、
嘉靖(公元1506~1541年)初在世。
宁波市(今宁波市)人,著名针灸家。幼好学,晓天文、乐律、兵法,善骑射。嘉靖时,考中武举人,官至总兵,因志愿未遂,愤然弃官归里,专究医术,治无不效,名声大振。武慨叹当时针灸取穴多误,乃铸男、妇、童子三铜人,累试其穴,推之人体,所取毫发不爽。
高武认为,《素》《难》典籍的问世,为针灸理论奠定了基础,大大促进针灸术的发展。但世俗操针灸者,以学针灸只须实践,无需理论,即读亦仅以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已。于是,节集《
黄帝内经》《
难经》等有关针灸的章节,重加编次、整理、删繁、解释,而成“
针灸节要”,并辑集《铜人》《明堂》《子午》等相关内容,再掺入自已学术见解,名曰《
针灸聚英》(亦称《针灸聚英》),使针灸理论更臻完善。
后有高志斋,承其业,亦精医,著有《灵枢摘注》。
学术思想
秉崇《内》《难》,提倡针、灸、药三者得兼
高氏学识渊博,晚年专心医事,精研针灸,师宗《内》、《难》,旁究诸家,对《内经》、《难经》的针灸理论及针灸手法十分推崇,主张:“素难为医之鼻祖……不朔其原,则昧古人立法之善,……不穷其源则不知后世变法之弊。”“素难者,垂万世而无弊”,认为医者应“以素难之旨……后前人之法”,而“不学古医,不变今俗,欲收十全之功者,未之有也。”在这一观点基础上,高氏在针灸理论方面多以前代医家的言论与《内》、《难》理论相互印证,并加以评论,对促进和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明代,针灸发展转入低潮,而高武针对当时“活人之术止于药,故弃针与灸而莫之讲”的重药轻针轻灸思想,严厉批评只会用药,“非药饵所能愈,而必使夫刺者,则束手无策,自愧技穷”的倾向,指出“针灸药,皆为医家分内事”,“针灸药三者得兼,而后可与言医”,“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医生只有技术全面,才能随时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遵古不泥古,首立“东垣针法”
高氏十分遵崇前人的经验,在《
针灸聚英》中他多次引用
张仲景、
李杲、滑伯寿、王洁古等医家的学术观点和针灸经验即是明证,对古人的经验既推崇倍至,又不固执拘泥。如对《
金针赋》中关于“男女气血在早在晚在上在下之不同”的观点和《
神应经》中“人身左右补泻不同”的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即“针灸当随经络气至十二时,……男女气血上下之分,因非素难意,亦不必然也。”“人身左右不同,谬之甚也。”《金针赋》对针刺补泻手法的“八法”、“四法”论述甚详,亦被后世医家所重视,而高氏则认为是“巧立名色,非素难意”,是“求针之明,为针之晦”。这些看法,虽有失偏颇,但也确具独到之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
李杲,对
中医学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后人多重视其在基础理论和方药上的宝贵经验,却忽视了他造诣颇深的针灸学术思想。而高氏则十分重视李氏在针灸上的成就,仅在《
针灸聚英》十二腧穴篇中就引用有27处之多,并特立“东垣针法”于卷2之中,认为“东垣针法深得《
素问》之旨,人多忽之,各书也不能载”,把“东垣针法”始终贯穿于李氏以“胃气为本”的学术观点之中,注重补益脾胃升发之气,如在胃之合穴足三里的应用上,东垣针法曰:“脾胃虚弱,感湿成,汗大泄,妨食,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若因“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至谷气、荣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之气。”又曰:“气在于肠胃者,取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逆霍乱者,取三里”,“
胃病者,胃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噎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充分体现出高氏对
李杲学术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东垣针法”中不但列举了
足三里穴的应用范围,还指出了应用不当的后果,如“若六淫客邪,及
上热下寒证,筋骨皮肉血脉之病,苟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这也是高氏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李氏针法的补充。
注重经脉经穴流注,首创腧穴主治归纳
高氏摆脱了以往经脉腧穴以头面腹背分行,手足分经的排列形式,根据脏腑经络相互表里,气血相互
流注,病情相互传变,病候相互影响的规律及腧穴与经脉的关系,按经脉气血流注顺序把腧穴循经排列,加强了经络学说对针灸临床的重要指导作用,给后人学习针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使穴位的共性、特性得到充分显示,以指导临床治疗。
在《
针灸聚英》中,他改变了以往针灸著作随病附穴,杂乱无章的写法,在撰写腧穴部分时,按照穴名、定位、刺法及主治症候的格式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归纳,有的还配以历代名医对该穴的应用经验。如侠溪穴:“足小指次指歧骨间,本节前陷中。足少阳胆经所溜为荥。胆实则泻之。素注:针三分,灸三壮。主胸胁支满、寒热
伤寒、
热病汗不出、目外眦赤、目眩、颊颔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东垣曰:先师洁古病苦头痛,发时两颊青黄,眩晕,目不欲开,懒言,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此厥阴、太阴合病,名曰
风痰,灸侠溪服局方玉壶丸愈。”这种归纳整理方法对规范针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重实践择善从,创子午流注纳子法
高武注重实践,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如在取穴问题上,高氏强调因人而异,不苟同当时沿用的杖量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之。他指出:“瘦人骨露易取,肥人脊隐难摸,取之多不得其实,须先将瘦人量取定,将瘦人同身寸自某处起至本处是穴,然后将肥人同身寸若干,亦自某处起量至某处是穴。”也就是说利用瘦人易定位的特点,把其从某一标志处至穴位量好尺寸,再按胖人与瘦人同身寸的差别依次放大,最后将该尺寸在肥人同一部位衡量,来帮助定位,又如有人用与脐相对定肾俞的方法,高氏认为不妥,明确指出,“肥人腹重则脐低,瘦人腹平则脐平,今不论肥瘦均以杖量之,未有准也。”这些无疑对准确取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氏对何若愚创立的子午流注纳甲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妄言今日某日某时其穴开,凡百病皆针灸此开穴,明日某日某时其穴开,凡百病针灸明日开穴,误人多矣。”他根据临床经验,主张定时用穴,倡导子午流注纳子法。即根据十二经血
流注寅时起于肺、丑时止于肝的时辰--经脉相应的顺序,在确认经脉证候、脉象之后,结合五输穴补母泻子及迎随补泻的原则,在经气流注至某经之时,此时经气最旺盛,可取本经子穴用泻法来治疗该经实证;而当经气流过之时,经脉经气偏衰,则取本经母穴用补法以治疗该经虚证。如:“手少阴心经属丁火。起极泉,终少冲,多血少气,午时注此。是动病,嗌干
胸痹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主心所生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补,用未时少冲。泻,用午时灵道。”
著作简介
《
针灸聚英》4卷(1529)主要汇集了十六世纪以前十多种针灸医籍的理论与临床经验,结合作者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而成,是一部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针灸学专著。
《痘科正宗》4卷
《射学指南》
《律吕辨》
《发挥直指》
贡献介绍
参考《
黄帝内经》、《
难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针经指南》以及明以前针灸文献10多种,撰成《针灸聚英》一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针灸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世针灸学所推崇。
仿照《
十四经发挥》和《
金兰循经》的体例,经穴按经脉
流注为序进行排列,既体现出腧穴与经脉的密切关系,更能说明脏腑经络相互表里、相互络属、相互专注以及病统的相互影响,加强经络学说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提高了针灸的疗效。
首次归纳腧穴主治症。仿照《
神农本草经》体例,对腧穴的主治症进行了归纳,载于各穴之后,改变了以前针灸著作分散杂配随病附穴的办法。
治学严谨,重视实践 以临床实践作为判断理论之标准,对某些与实践不尽相符之论述,不轻易苟同,他认为应把图与说结合起来看,“使人和某病宜针灸某经某穴,当用某日某时开方针”,总之以合于临床实际为原则。
辑录诸家针灸歌赋80余首其中不少为已佚歌赋对针灸学的普及推广起了一定作用,他还对针灸学中渗入的
迷信唯心之说,给以批判,体现了其不信玄学的科学态度。
针灸聚英
高武编撰于明
嘉靖十六年(1537),共4卷。分经络腧穴、病症取穴治法、刺灸法、针灸歌赋4卷阐述。是继汉代《名堂经》首次总结腧穴主治病症之后的又一次系统总结,对腧穴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书中收录的玉龙赋。肘后歌、百症赋、补泻雪心歌等当今仍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诀,就是最早见载于此书。此外,书中还有颇多作者的独到见解。对当今针灸的发展仍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录
卷之一
五脏六腑之图
面铜人图
背铜人图
侧铜人图
仰人尺寸
伏人尺寸
中指同身寸法
手太阴经脉穴
手阳明经脉穴
足阳明经脉穴
足太阴经脉穴
手少阴经脉穴
手太阳经脉穴
足太阳经脉穴
足少阴经脉穴
手厥阴经脉穴
手少阳经脉穴
足厥阴经脉穴
奇经督脉穴
任脉穴
阳跷脉穴
阴跷脉穴
冲脉穴
阳维脉穴
阴维脉穴
十五络脉
十二原穴
五脏募穴
五脏俞穴
八会穴
五脏六腑井荥输原经合
卷之二
骑竹马法
四花穴
灸劳穴
取肾俞法
窦氏八穴
子午流注穴开合
脏腑井荥输经合主治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
十二经病井荥输经合补虚泻实
……
卷之三
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