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干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冲突
西伯利亚干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场冲突,发生在1918年至1922年期间,由日本和美国等国领导,是协约国对苏俄内战的一部分,他们在俄国远东海岸登陆,直接支援俄国白军,旨在推翻布尔什维克在该地区的政权。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集结十万余兵力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但到1920年,这些行动未能削弱苏联政权,反而使其更加巩固。面对干涉行动的失败,帝国主义国家开始陆续撤军。到了1920年4月,在苏联远东领土上,除了日本军队外,其他国家的军队基本上已经撤退完成。1922年,日本也撤出了参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干涉的军队。这一撤军行动是由于国内危机的增长以及干涉军受到中国工农红军的严重打击,同时经济危机的加剧和对苏联的武装干涉行动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因此日本被迫撤军。
事件背景
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夺取了圣彼得堡的政权。随后,革命形势以雪崩速度蔓延到俄罗斯全境,在远东的伯力、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大中小城市到1918年2月前都成立了布尔什维克控制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3月,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德国单独和,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苏联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为此,英国法国决定武装干涉苏俄革命,以达到下属目的:阻止协约国储存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战争物资落入苏俄或者德国之手(当时黑海奥斯曼帝国封锁,协约国物资不可能海运到俄罗斯帝国乌克兰)。帮助捷克军团推翻从伏尔加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沿线的布尔什维克地方政权。支援俄罗斯白军重新夺取全国政权,以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由于英军、法军都深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没有足够的军力实现上述目标,为此从英法外交上积极拉拢、推动美国、日本等协约国成员派遣军队干涉俄国革命。
协约国军队在远东的干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与庙街、哈巴罗夫斯克的登陆,主要目的是为捷克军团与在西伯利亚地区、乌拉尔的俄国白军打通铁路交通、打开出海口,获得协约国直接的物质支援。
参与方
英国由于严重缺少在亚洲远东的军力,只象征性派遣了1500名军人,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上海市、汉口、天津市等英租界。
加拿大西伯利亚远征军(The Canadian Siberian Expeditionary Force), 于1918年8月登陆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干涉期间,约有100名加拿大军人配属1500名英军,进抵靠近乌拉尔的鄂木斯克州,以支援高尔察克政权。大多数加拿大干涉军停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从事训练俄国白军、以及警察业务。
1919年4月至6月,4,192名加拿大军人撤出俄罗斯回国。
北洋军阀
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北洋政府决定派遣海陆军两路挺进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义苏俄西伯利亚,陆军第九师先遣部队官兵661人,在团长宋焕章带领下,7月18日从北京出发,24日,营长苏炳文带官兵667人搭乘海军军舰开往永明城。至10月26日,先后共有6批2000多名官兵,乘火车经哈尔滨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对苏联干涉。陆军宋焕章支队大约分驻于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等地。美丽的海参葳,原来是中国的领土,当地中国人称为“银窝子,金崴子”,以言其富庶,19世纪末被俄罗斯帝国吞并。
海军则由林建章(颂庄)海军代将率领海容号巡洋舰及其附属部队组成,也开往海参葳。林建章海军代将(相当准将),节制全局。北洋军进驻西伯利亚地区的同时,中国海军海容号巡洋舰也到达海参葳,曾有一张照片流传下来,左边是海容,右边是日本干涉军的三笠号战列舰,中间还有法国军舰。
中国北洋政府难得有派兵出国露脸的机会,故段政府派了这支仪仗队式的部队出国,军容整齐哪有奇怪。至于战绩,苏联忙于内战,不想和干涉军发生冲突,在远东只有游击队进行牵制。俄人素恨日人,常有零散日军小分队遭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消灭之事。而红党和华军关系却不错,从无冲突,最多也是朝天放枪应付一下。所以华军基本上没什么战斗损失,是以“战绩最好”。实际上,华军和苏联红军相处可以说得上融洽,双方人员还常互相来往坐坐。
北洋军阀政府出兵博克多汗国西伯利亚地区,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军事行动,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极贫积弱的中原地区确是为保卫国家主权,维护国际地位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他们的功绩和历史地位,是应该被后人所纪念的。
2500名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人,作为奥匈帝国军人,在一线东线战场被俄罗斯帝国俘虏。根据苏联协约国的协议,这些战俘组成意大利救赎军团(Italian Legione Redenta),经由西伯利亚铁路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海运回意大利参加战争。运抵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后,意大利军团随捷克军团发起了反布尔什维克的军事战斗。意大利军队参加了2个月的战斗,消灭了铁路沿线市镇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意大利军团集结到天津意租界,由意租界的意大利宪兵少将Cosma Manera指挥进行整训。意大利军团参加了随后的协约国在远东西伯利亚的武装干涉,担任了重要职责,在伊尔库茨克哈尔滨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使用重型武器与装甲列车控制西伯利亚铁路,与苏联红军作战。直至1919年11月,意大利军团才撤出苏俄远东,海运归国。
美国
1918年7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同意派遣美国军队干涉俄国革命,其中5000名美军组成北俄罗斯远征军(the American North Russia Expeditionary Force,或称the Polar Bear Expedition), 10,000名美军组成西伯利亚远征军(the 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 Siberia)。实际上7950名美军参加了西伯利亚干涉军。1918年8月15日至21日,3000名美国军队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这些美军担任了从弗拉迪沃斯托克到乌苏里斯克绥芬河附近)铁路沿线占领任务。美国远征军指挥官威廉·格里夫斯(William S. Graves)少将认为美军不具有与当地布尔什维克作战的职责,因此多次与英法日军指挥官发生矛盾争议。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退出战争,其领土上由捷克和斯洛伐克族奥匈帝国战俘和俄国籍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有5万人之多。其领导人希望继续与德奥作战。在乘火车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途中,传来德国人要求苏联拘禁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并将其囚禁在战俘营的要求。于是,该军团发起暴动。为了在"过激派"手里保卫这些转移的人们,就有了让日美国军队出兵西伯利亚地区的借口了。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捷克语:Československé legie,斯洛伐克语:Československé légie),通称“捷克军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协约国协同作战的捷克族裔和斯洛伐克族裔志愿军人。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得到盟国的支持,从而可以在奥匈帝国境内的一部分建立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始于1914年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志愿组建的小战斗单位,不久后许多捷克和斯洛伐克俘虏也参与了进来。在难民中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的帮助下,军团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上万成员的力量。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最终也在1918年得以实现。
在帝俄陆军中作为一个小型旅团(Česká družina )三年后,俄罗斯境内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也在1917年建立。其他的志愿军部队(包括来自美国的志愿军)自战争开始便在法国作战,其后转战意大利塞尔维亚。这些成员包括俄罗斯、意大利和塞尔维亚的的战俘,以及法国和俄国境内的捷克斯洛伐克移民(法国移民在1914年也建有小型军团Nazdar)。军团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诸多战役,包括武济耶、阿拉斯、兹伯里夫(Zboriv)、巴赫马奇等。在俄国内战中,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也发挥了作用。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构成的主体为捷克人,占到了90%左右;斯洛伐克人在俄罗斯军团、意大利军团和法国军团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4%、3%和16%。
俄国"十月革命"动摇了日俄同盟,日本决定全面控制中国以便干涉苏联,并与段祺瑞政府就共同防御办法缔结协定。翌年,大正七年一月,日本海军派出两只军舰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理由是协助受布尔什维克势力威胁的俄国临时政府。
日本出兵兵力为七万三千余人(七个师团)占协约国八十的兵力,(当时)花费约九亿日元。与投入相比,因为起初远东战场苏俄放弃与干涉军正面交锋,没有多大的战果。苏俄在欧洲东部地区消灭白俄罗斯之后挥师东进,日本西伯利亚地区战败不得不退兵。西伯利亚出兵日本没有多大战果,反而是日本皇军军律极差,强奸盛行导致性病蔓延大大影响了其战斗力(美国军队高工资可以嫖妓,日军不重视后勤和工资低导致日本兵无法合理解决性需求)、西伯利亚当地群众反而支持苏联,日本额外的战果是苏俄强制解散了韩国的抗日武装。
日本虽然投入很大但是从战争中获得的利益却不多,从而迫使财政危机的日本政府不得不同意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体系实施裁军。
事件过程
协约国武装干涉(1918~1919)
1918年8月,协约国军队开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日本派遣了7万军队参加此次行动,数量之多引起了其它协约国的惊疑。英国加拿大军队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向西挺进以打通与捷克军团与高尔察克白军的联系。日本拒绝了像英军那样在贝加尔湖以西的进军。美国军队也拒绝远离符拉迪沃斯托克。到1918年11月,日军控制了俄国远东的所有港口,以及西伯利亚铁路自赤塔以东的沿线城镇,并扶持俄罗斯帝国将军格里戈里·谢苗诺夫组成“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在日军操纵下控制了从贝加尔湖到满洲里市
协约国撤军(1920~1922)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俄国境内腹地作战的捷克军团,士气溃散,士兵急于摆脱没有尽头的残酷战争回到祖国过和平生活。同时,由于欧战结束,协约国有了精力与大量战争剩余物资可以支援俄罗斯白军的反布尔什维克的内战。1919年4月,高尔察克的白军在伏尔加河沿线特别是喀山城下的总攻被击败,从此一蹶不振,被苏联红军一路追击退向远东
1920年6月,美国、英国与其它盟友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撤出了干涉军。1920年7月5日,日本远东共和国签署协议,日军撤出外贝加尔。1920年11月,格里戈里·谢苗诺夫白俄政权倒台。但日本继续支持在阿穆尔河到太平洋沿岸的白俄罗斯政权——阿穆尔沿岸中华民国临时政府(Provisional Priamur Government)。随着苏俄红军的进攻,以及英国美国对日本觊觎西伯利亚地区领土的担忧,以及日本国内经济与人力难以支撑,1922年10月日军全部撤出俄罗斯远东地区,苏俄红军收复符拉迪沃斯托克
事件结果
日军在干涉西伯利亚过程中,约有5000军人阵亡或病亡,战争成本约9亿日元。而从战争中获得的利益却不多。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参与方
事件过程
事件结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