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珍
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
刘和珍(1904年~1926年),号素予,女,原籍安徽省合肥市,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
刘和珍出身贫寒,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优良品德。1918年,刘和珍考入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堂(后并入一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刘和珍投身于运动之中,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1923年秋,刘和珍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当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并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4年11月至1925年,刘和珍领导女师大学潮运动。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180余团体和各校学生5000余人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国民大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刘和珍带病参加,并担任女师大游行队伍的指挥,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刘和珍遭枪击去世;同年4月1日,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赞扬刘和珍是“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原地区而死”的青年。
人物经历
南昌女师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家庭,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省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市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市,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倒杨风潮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事件。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辞退不称职教员的要求,并声称要处理刘和珍等为首人员,引起学生强烈不满。
1925年5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杨荫榆图谋主持大会,被刘和珍、许广平等人拒绝,遂恼羞成怒,决定开除刘和珍、许广平、浦振声6人,引起学生激愤,女师大风潮愈演愈烈。此时她愤慨地对张静淑说:“开除我不要紧,可是杨荫榆不走,学校就不能改进。”刘百昭还打算派军警押送刘和珍回南昌市,刘和珍听到消息后说:“这事倒极有趣,押我回去,我又来,其将奈我何。”
1925年8月10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解散女师大,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源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
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并派武装军警和流氓打手400余人3次打进女师大,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刘和珍亲率学生誓死抵抗,并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终因寡不敌众,被拖出校门,关在一潮湿小屋内,仍坚贞不屈。
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市,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
1925年11月30日,女师大学生返校,发表复校宣言。于1925年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1月13日,女师大新校长到任,鲁迅代表校务维持会表示欢迎,同时也表示校务维持会卸职。刘和珍在这种情况下,“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壮烈牺牲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入中国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市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
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枪口瞄准了前来的学生。枪声响了,一场人民大会堂枪击案开始了。
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倒卧在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这时又有军警冲过来,用棍棒猛击刘和珍。刘和珍在棍棒的毒打中伤重牺牲,牺牲时年仅22岁。
悼念作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原地区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参考资料
刘和珍.中国军网.2024-02-23
刘和珍.江西档案信息网.2024-02-23
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2024-02-2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南昌女师
倒杨风潮
壮烈牺牲
悼念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