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位于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三省边界地区。全盛时期包括上饶市横峰县、弋阳、崇安、开化县等20余县的地区,拥有约100万人,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发展到万余人。闽浙赣根据地东临东海,西接鄱阳湖,北靠长江,南达闽江,闽赣之间的武夷山、皖赣之间的鄣公山、黄山市、江西的怀玉山,浙江的仙霞森林公园,绵延横横亘,山峦叠障,地势险峻,构成了武装割据的天然屏障,得天独厚的游击地带。
历史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
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了江西横峰、弋阳农民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福建崇安等地党组织领导农民起义,创建了闽北革命根据地。1929年底,中共赣东北特委成立,唐在刚任书记。1930年7月,闽北党组织划归赣东北特委领导,同时成立了工农红军第十军,周建屏任军长,胡庭铨任代政委,不久邵式平任政委兼前委书记。1930年11月,成立赣东北省委,唐在刚任书记;同时成立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1932年底,赣东北根据地扩大到闽浙赣三省。1934年11月,红十军同寻淮洲、乐少华率领的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合编为红十军团,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委,同时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方志敏任主席,继续担任抗日先遣队的任务。先遣队在转移中因遭优势敌人围攻而失败,余部突围到浙南地区,在粟裕、刘英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闽赣边委、闽北游击区、闽东特委(游击区)和闽中工委(游击区)等红军力量控制的根据地组成闽浙赣边区。1937年,游击区呼吁当局与中共和谈,福建省政府派遣代表分别与三个游击区中共代表谈判,于1937年底达成协议,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游击队。1938年6月,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中共中央将三区的党组织合并为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1947年1月,福建省委改组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5月,浙南特委归闽浙赣区党委领导,9月改称闽浙赣省委。同时,闽浙赣省委发展了城市工作部组织,各城工部委员会在各地成立。1948年,城工部事件发生,导致大量地下党员被秘密处死,省委亦切断了与城工部党员的联系(直到1956年,中共才宣布为城工部事件平反,承认城工部是“党的组织”)。1949年,闽浙赣省委与和上级组织断联的城工部党员配合解放军解放并接管了福建大部分地区。闽浙赣省委亦有向湘中、皖南、香港、台湾等地发展党员。1949年8月中旬,福州解放,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闽浙赣省委的任务完成,其武装力量也收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意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边界人饱经战之害,深受帝国主义、土豪劣绅、军阀官僚的压迫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闽浙赣边人民群众不断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浪潮,在赣东乌孜别克,1904年,乐平市人民为反抗反动政府抽收青定捐,爆发了数千农民攻打县城,夺取枪械,捣毁统捐局和厘卡的农民暴动;1914年,铅山县农民和造纸工人,在洪门会领导下,成立大和国,武装古领县城;横峰县农民曾自发组织,打开地主粮库,给饥民分发粮食。这些斗争充分显示了边界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
革命旧址
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主席曾高度称赞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模范的闽浙赣省”。
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位于山峦叠翠、红叶掩辉的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围墙,大门两边当年书写的一副对联:“坚决执行党的进攻路线,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攻”的标语仍清晰可见;门内有一小院,院内栽了大芭蕉;旧址房舍是一字形土木结构的平房,内设省委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和白区工作部等机构。中共闽浙赣省委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同志,于1931年兼任省委书记时就住在这里。方志敏同志办公室兼卧室仍保存完好,陈设一如当年,还留着主人睡过的四轮架子床,墙壁上糊着《工农报》、《红色东北报》。
1959年11月30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上饶地委命名为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2013-12-13
目录
概述
历史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意义
革命旧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