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孟勤,生理学家,毕生从事教学与研究,涉及低氧生理、高级神经活动、自主性神经生理、心血管生理等领域并做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主持血管活动个性化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血管活动个性化的内在机制,证实了血管有其自身的功能调节系统,为研究心血管功能调控整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线索。
简介
陈孟勤,父亲继承祖业经商,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而且易于接受新事物,喜爱书法、绘画和
建筑设计。这些都给陈孟勤留下较深影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刚进入初中,先后在上海和
桂林市度过了中学时代。高中毕业时,正值
日寇向桂林进逼,举家经
贵州省辗转迁徙,于1944年冬到达
重庆市。当时祖国大地遍地硝烟,满目疮,使他年青的心灵中充满民族恨与爱国情,同时也使他感到在那样一个民不聊生的社会中,应该有一个具有一技之长不求人的职业,因而改变了学建筑的初衷,萌发了学医的念头。1945年夏,正值抗日战争胜利,他考上了当时在成都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医本科。学校于1946年迁回南京,他从此踏上了从事医学事业的漫长路程。
1950年冬正当临床实习阶段,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新生的祖国又面临侵略者的威胁。他激于爱国热忱,响应号召参加了南京抗美援朝手术队,工作于吉林临近
鸭绿江的野战医院。当时战争激烈,伤员很多,而且多为已被感染的复合伤。每当卫生列车到达,手术必须日以继夜。病人最多时,他一人要负责70~80 张病床。尽管如此,全队群策群力,很好地完成了医疗任务,陈孟勤也荣历三等功。
1951年10月,接到军委卫生部命令,调回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分配到生理学系进修。1953年进修毕业,他被留任助教,追随生理系主任
张锡钧教授,协助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国协和医学院及随后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及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四十余年中,,他先后任助教、讲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等职。1978年任生理教研室副主任,1981年先后任教研室、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0年退休后仍返聘教授从事教学研究工作。陈孟勤教授担任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生理学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北京市科协委员会委员等职,以及多种学术刊物如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生理学报、高血压杂志等刊物编委、生理科学进展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编委、顾问。1978年他与刘培楠教授创办《生理科学》,1990年改名《
基础医学与临床》,他于1987年起担任主编。
在生理学科研究上培养了硕士生和博士生20余名,有的已经在国外取得骄人的成绩。他发表及与人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和综述等170余篇。1991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负责主持“人体生理学学科发展战略调查研究”,组织了八位生理学家对当前国内外人体生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客观细致的分析,并撰写成书于1994年出版。1985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撰写了(
中国生理学会简史),随后又协助
王志均先生主编了《中国近代生理学六十年》(1986)和《中国生理学史》(1993)。1998年他应邀参与《高血压病学》的编写,这是近年来国内医学界有关方面少见的一部力作。陈孟勤负责组织撰写基础部分共13章近40万字,全面系统地综述了高血压基础研究的进展。并在84岁高龄被国际
高血压联盟授予
特别贡献奖。
陈孟勤于1953年加入中国生理学会。1956年学会扩大组织,更名为中国生理科学会,陈孟勤任生理专业委员会秘书,协助委员会主任
张锡钧教授工作。十年动乱后,学会恢复活动。1978年,在中国生理科学会第15届代表大会上,陈孟勤被选为副秘书长。此后,中国生理科学会更名为
中国生理学会,陈孟勤先后任第16届(1981)秘书长、第17届(1985)副理事长、第18届(1989)和第19届(1994)理事长。他在职期间大力开展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多次参加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IUPS)代表会议和学术会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并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海外华裔生理学工作者加入中国生理学会,积极开展海峡两岸学术交流。1998年9月在第20届中国生理学会代表大会上,他辞去了理事长职务,被聘任为名誉理事。在参加
中国生理学会工作的同时,自1956年即参加北京生理科学会的工作。1964 年以后,他历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理事长和理事长职务,1992年任名誉理事长,为北京生理科学及学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巩固边防、建设
西藏自治区、修筑川藏公路,部队受到高山低氧恶劣环境影响。1954年陈孟勤受军委卫生部派遣,参加高原多发病防治与卫生工作队进藏,为进藏部队防治高山低氧不适应证与
肺水肿及高山人体生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他分析了由海拔2500~4800米高度不同地区部队战士与当地藏民血液、呼吸心血管功能的一系列变化,测定了动脉血氧含量及肺泡气CO2饱和度与
血色素铁含量。他发现在同一
平均海拔部队战士的血氧含量明显低于平原、藏民红血球总数较之平原正常数值增高不多,但血红蛋白铁含量则较部队战士明显增加,提示在同一海拔高度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能力高于战士。陈孟勤认为这是人体低氧适应的一个重要机制。他还发现部队战士的肺活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可能是高山低氧不适应症的诱因。他还调查了
肺水肿发生的情况,认为与平原地区临床所见临危病人不可逆性肺水肿机理不同。高山患者心肺功能原来是正常的,由于急性低氧导致肺毛细血管渗透性突然改变而发生,如能及时吸氧,迅速转送至低海拔地区,可逐渐恢复。经过一系列调查,他提出了战士在不同
平均海拔行军作业的劳动强度及卫生标准建议。采取逐级提升行军作业的海拔高度和工作强度并有一定的适应期的作业方式。回院后,他对
高原肺水肿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低氧合并低温可以诱发大鼠
肺水肿,证明低温是促使低氧性肺水肿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可能是高原肺水肿发生的诱因。同时还发现动物肺
血管组织中组织胺等扩血管物质明显增加,进一步表明组织胺是促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发生的重要因素。这些调查研究都是我国高原生理卫生的开拓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在血压调节中的机能联系
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对生理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陈孟勤在研究迷走神经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时,发现刺激猫和兔膈下腹部迷走神经中枢端引起快速升压反应和瞳孔放大,而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在猫出现的是升压反应和瞳孔放大,在兔则出现降压反应并不能被阿托品所阻断,却能被组织胺受体拮抗素所抑制。进一步研究证明,刺激腹部迷走神经中枢端的升压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交感反应,并伴有肾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和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而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其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孤束核和中缝隐核等结构后,兴奋了5-HT
神经元,继而下行性抑制了交感
节前神经元活动而使血压降低。同时兔腹迷走神经的兴奋还引起胃肠道释放组织胺,这是其降压作用的外周机制。更重要的是陈孟勤还发现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的神经冲动是通过内脏大神经传入中枢的。这一发现提示腹腔迷走和交感传入纤维之间可能存在生理甚至解剖学上的接通机制,而在中枢二者也存在其他形式的联系。据此陈孟勤提出了在血压调节中交感-迷走闭式环路的设想。在神经生理学中,一直认为交感和迷走神经是互相独立的两大系统,而且对内脏器官功能的调节是相互拮抗的。陈孟勤的这一发现和设想在自主神经系统生理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0世纪70年代初,按照医学科学院的安排,陈孟勤领导一个小组参加针刺镇痛机制研究。当时全国生理学工作者都在从神经观点探讨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陈孟勤认为针刺镇痛的效果和穴位相对特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针刺镇痛的机制尚未阐明,其中不仅仅是神经因素而可能有体液因素参与。因为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在体内机能调节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陈孟勤与他的研究组决定结合穴位相对特异性和神经机制来研究
体液因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他们用两只轻度
氯醛糖麻醉猫头部交叉循环的方法进行实验,证明针刺一只猫双侧“
足三里穴”等穴位点确可使电刺激另一只猫内脏大神经引起的皮层诱发
电势受到抑制而且显示出穴位相对特异性。由于两只猫只有头部的血液循环联系,因此这一中枢抑制效应必然是体液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将受刺激猫在实验前利血平化,则这一抑制作用也随之消失。他们这一研究曾在1973年
上海市针刺镇痛与针刺麻醉学术会议及1979年北京召开的国际针灸会议上报告。率先论证了
体液因素在针刺镇痛中的中枢作用,获得一致好评。
心血管系统生理是陈孟勤研究的主要领域,而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又是其中重点。1959年卫生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将肿瘤与高血压的防治定为医科院的两大任务,组织全院基础、临床与
药理学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当时生理系成立了高血压研究组,由陈孟勤任组长,分为临床与实验研究两部分,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陈孟勤侧重参加临床研究,探讨交感神经机能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他首先参加了北京部分地区居民的血压普查和病因调查以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研究。他们对200余例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机能检查的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机能明显亢进。当时对人的自主神经机能状态的检查,只有间接的指标。他们想探讨高血压患者
血浆中
儿茶酚胺或去甲
盐酸肾上腺素(交感神经递质)水平是否升高,因为这是最客观的标准。但当时国内外测定血浆中这一物质还没有更灵敏的方法。他们从加大标本量入手,购买自愿献血者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的血液,经过
化学方法提取,再用毁脊髓大鼠血压法进行测定,后者是当时测定体内儿茶酚胺物质最灵敏的生物学方法。结果首次证明
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正常人。这一结果当时在国外学术会议报告时被某些专家学者质疑,因为他们未能测定出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有了新的化学微量测定技术,灵敏度大大提高。国外不少学者相继报道了高血压病人和高血压动物血浆儿茶酚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是升高的,证实了陈孟勤等的研究结果。
血管活动个性化研究
机体各个器官血管的结构和活动模式基本是相同的,但为什么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却不尽相同,直至截然相反?这是陈孟勤在长期讲授和研究心血管生理中一直思索的问题。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血管本身,这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理学家提出的血管活动具有个性(indivituality)的说法相吻合,但其机制并不清楚。他认为血管可能有其自身的调节系统,而与整体的神经
体液调节相辅相成,形成机体心血管功能调控的整合机制。如果血管自身调节机制清楚了,再进一步阐明它与整体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接通方式,不但血管调节问题得以解决,而且可能成为研究生理功能整合机制这一生理学关键问题的突破口。基于上述设想,1993年陈孟勤联合了韩启德、赵荣端等教授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了“血管活动个性化及其与重要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申请,被批准为重点项目资助。他们的研究证明,不同血管结构和功能模式虽基本一致,但受体亚型分布、
细胞钙
动力学及其调控、胞内信号转导系统功能等均有差异。显示血管不同功能系统各个层次和成分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不同变化,经过整合机制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征的反应。这是形成不同血管反应异质性的主要原因。研究首次揭示了血管活动个性化的自身内在机制,也证实了血管有其自身功能调控系统的设想,为研究心血管系统功能调控整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线索。同时还证明有关血管功能的异质性与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和
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他们的研究获得了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中国生理学会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林可胜于1926 年创建,历史悠久,在国际上有一定声誉,对促进我国近现代生理学的成长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陈孟勤于20世纪50年代即参加学会工作,80~90年代,他担任了一届副理事长和两届理事长,成绩斐然。他对学会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体会,他认为学会是一个跨行业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具有提高和普及双重任务,它的大门是向全国医、理、农等各个领域的生理科学工作者敞开的。学术活动是学会生命力的表现,学会只有通过学术活动和提高自身的凝聚力才能团结全国广大生理学工作者共同促进我国生理学的发展。在职期间他大力开展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多次参加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IUPS)代表会议和学术会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并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海外华裔生理学工作者加入
中国生理学会。积极开展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他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已先后在北京(1995)、
大连市(1998)和
庐山(2001)举行了三届学术会议。参加者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的心血管科学基础和临床工作者,受到广大学者的欢迎。他对学会竭尽心力,团结理事会成员和广大会员,一心想把学会办成全国生理学学术中心,重现昔日辉煌。在老一辈生理学家和全体理事及广大会员支持下,学会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简历
1945~1950年 中央大学医学院医本科学习
1950~1951年 参加南京抗美援朝手术队
1951~1953年 中国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进修
1953~1962年 中国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助教
1962~1979年 中国医学科学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助理研究员
1979~1981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生理教研室副主任
1981~1985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教研室主任
1985~1990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研究员、生理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0年退休 原单位返聘
2014年2月1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主要论著
1.陈孟勤。康藏高原部队的生理状态况调查。军事医学杂志,1958,1:157~162
2.Chang HC(
张锡钧), Chen MC(陈孟勤), Chang C(张琪). The reflex action of histamine on the blood
压强 and gastric secretion. Scientia Sinica, 1959, 8: 829~842
3.陈孟勤,向庆典,唐正荣。腹部迷走神经对血压的作用。生理学报,1965,28:40~415
4.陈孟勤。腹部迷走神经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生理科学进展,1982,13:97~101
5.陈孟勤,郑永芳,薛弘等。
体液因素参与针刺镇痛的中枢作用研究。
张香桐,
季钟朴,
黄家驷主编:针灸针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63~271
6.左文敏,陈孟勤。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降压效应中枢机制的研究。生理学报,1986,38:597~603
7.Chen Chen(陈晨), Chen Mengqin(陈孟勤), Chen Yan(陈燕). A study on pressor mechanism of abdominal vagus. Proc CAMS \u0026 PUMC, 1987, 2: 16~21
8.Chen MC, Chen C, Chen Y,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pressor responses elicited by stimulation of cervical and abdominal vagal nerves in cats. Neuroseience letters, 1989, Suppl 35:S56
9.
龚明萃,陈孟勤,文允,肾性
高血压大鼠血管反应性与细胞钙转运关系的探讨。中国循环杂志,1990,5:382
10.Wen Yunyi(文允镒), Chen Mengqin(陈孟勤).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 factor from erythrocyte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on the blood
压强 and Ca influx of arterial smooth muscle in cats. Chin Med J, 1991, 104:376~379
11.陈孟勤,王质良,
龚明萃等。
川芎嗪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基础医学与临床,1991,11:355~360
12.
曹济民,陈孟勤,王群。大鼠基底动脉、肺动脉和尾动脉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比较。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14:47~51
13.曹济民,陈孟勤,王群。大鼠基底动脉和尾动脉平滑肌G蛋白的异质性。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6,12:203~207
14.曹济民,陈孟勤,王群。血管对激动剂脱敏的机制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6, 18(4):273~278
15.Cao Ji-Min(曹济民),Chen Meng-qin(陈孟勤), Wang Qun(王群), Dustan Hough. Heterogeneitises of the mechanisms of phorbol ester-induced contractions in basilar and caudal arterial smooth muscles of rat. Chin J Physiol Sci 1996, 12(2):135~141
16.陈孟勤,
曹济民。血管活动的个性化。韩启德,文允镒主编。血管生物学。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联合出版社,1997:173~193
17.刘国仗,陈孟勤,周北凡等。我国
高血压研究的主要成就。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248~254
18.王志均主编,陈孟勤副主编。中国近代生理学六十年。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19.陈孟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人体生理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主编。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人体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王志均主编,陈孟勤副主编。中国生理学史。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
21.陈孟勤主编。中国生理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22.刘力生主编。龚兰生,陈孟勤,曾贵云副主编。高血压。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