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舰船研究院又称
中国重工第七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专门从事舰船研究、设计、开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
军品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中心;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
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中国舰船研究院前身为1961年6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先后隶属于国防科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1999年,更名为
中国重工第七研究院。
据2017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共有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900人,拥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设有23个研究中心、研究所,拥有
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2个。
历史沿革
1961年6月,由于
苏联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并撤走所有专家,中国中央政府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制造航空、舰艇和电子等制品,针对不同军兵种装备发展的需要,除原有的第五研究院之外,新组建六、七、十研究院,其中第七研究院就是舰船研究院的前身,建制隶属于国防科委,具体由海军管理。
1963年,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更名为国防科委第七研究院。
1965年,更名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研究院。
1968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研究院。
1975年,更名为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七研究院。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舰船研究院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更名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
1992年—1998年,研究院连续7次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1997年,研究院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1999年,更名为
中国重工第七研究院,也叫中国舰船研究院。
1999年—2002年,研究院连续4次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2005年—2007年,研究院连续3次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2008年,研究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2年11月,研究院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第二次监督审核。
2013年10月,研究院通过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复查。
2016年12月,连续三年获评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优秀社会单位”称号,该奖项由中共
朝阳区委
奥运村街道工委、朝阳区人民政府奥运村街道办事处共同颁发。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中国舰船研究院的前身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成立之初共有约7600人。
2017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共有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900人。在专家队伍中,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名,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
科研部门
中国舰船研究院的前身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成立之初,由海军所属的科研部一、二、三、四研究所,造船技术研究室、通信兵部雷达研究处、修造部设计处,三机部船舶产品设计院一、二、三、四、五、六、七研究室、船舶研究所、五局50研究所及一机部八局83、84、86研究所等单位调集转制组成,最初成立研究所9个,辖研究室25个。
2017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23个研究中心、研究所。
资源设施
据2017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石油测井设备系列产品、宽带无线传输设备系列产品、特种金属设备及
超导磁体产品、
集成电路产品等设备。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据2017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半个世纪以来,成功研究设计了多型水面舰艇、潜艇以及舰载武器装备、配套设备,并利用军工技术成功地开发形成了一批
高科技民品产业,建立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舰船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完成了多型水面舰艇、潜艇、水中兵器、信息电子、舰船动力等装备型号研制、重大装备工程总主承包及重点课题的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在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工程型号组织管理、技术协调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
学术刊物
《中国舰船研究》于2006年创刊,由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系“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
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被英国海事技术文摘(BMT Abstracts)、
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 《船舶力学》
《
船舶力学》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
流体力学、
结构力学、流体与结构
声学、研究综述。《船舶力学》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
EI检索期刊》Ei核心期刊,同时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
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s,AJ)刊源;
英国海事技术《文摘杂志》(BMT Abstracts)的刊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刊)》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造船》
《
中国造船》1948年创刊,是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种船舶类科技期刊,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报。《中国造船》是中国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于《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2013年起,被检索机构EI收录。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是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国内外7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以联合体办刊方式主办的,期刊为全国性学报类学术刊物,国家核心期刊。《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英文版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就是EI Compendex数据库核心期刊,2006年由
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向全球发行印刷版和电子版,2008年起由SCIE收录。《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和A辑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分别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
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7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2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轮机工程、
水声工程、
流体力学、舰船电子工程技术(自设)
一级学科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机工程学、信息与
通信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软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流体力学、
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航空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学、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通信与信息系统、
应用化学、舰船电磁兼容技术(自设)、水下特种装备测试与控制(自设)、
热能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材料加工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舰船电子工程技术(自设)、船舶化学电源技术(自设)、舰船通信天线技术(自设)、
软件工程教学建设
据2017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三十多年来共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名。
2013年7月,研究院评选产生了2013年度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5篇。
2014年5月,研究院评选产生了2014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4篇。
2015年7月,研究院评选产生了2015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8篇。
2016年8月,研究院评选产生了2016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5篇。
资质证书
据2017年3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海军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国家一级保密资格证书等资质证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研究院标志由字母CSRDA和潜艇、舰船剪影组成。
CSRDA是中国舰船研究院的英文名称China Shi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ademy的缩写,潜艇、舰船代表了研究院的研究领域,蓝色体现了研究院的
高科技行业特征,整个造型表现了舰船人面向世界、追求完美、勇于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
精神文化
兴船报国,兴船强企。集团的精神激励集团和员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勇攀高峰,不断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中船重工集团目标: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成为中国海军装备最强最大的供应商,成为中国造船业的主导力量,这是集团的前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