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夫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1930年至1932年间就读于
瓯海区中学。随后,他在1932年秋季进入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深造,并在此期间加入了
共产主义青年团。
林夫的艺术才华不仅体现在木刻上,他还擅长绘画和篆刻。1934年5月,他因发表
卡尔·马克思像木刻而遭到法租界工部局的逮捕。除了木刻,他也精通砖刻。他的版画作品题材广泛,刀法粗犷简洁,黑白对比鲜明,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厚的时代感。
林夫的政治活动始于1935年,当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地下工作。他曾因雕刻马克思像而被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一二·九”运动期间,他参与了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游行队伍。1936年,他与其他艺术家共同筹办了“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并在开幕当天得到了
鲁迅的支持。
随着“八一三”上海抗战的爆发,林夫回到浙江平阳,参与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领导下的救亡运动,并在山门学校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他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的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他作为
新四军驻闽边后方留守处抗日流动宣传队的副队长,在浙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他还为中共温州地下党以及《暴风雨诗刊》提供了大量的木刻稿件。
1940年3月,林夫在鳖江《
平报》社被捕,随后被送往
温州市和
金华市等地接受审问。1941年3月,他被编入“特别训练班”,也就是后来的
上饶集中营。在集中营内,尽管遭受严酷的待遇,林夫仍然坚持用画笔作为武器,创作了一系列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
1942年6月,随着日军的西侵,林夫所在的集中营被迫迁移。在转移过程中,林夫不幸受伤并再次被捕。尽管身患重病,但他依然坚定地参加了越狱行动。然而,由于体力不支,他未能逃脱,最终在虎山庙旁的山坡上遭到了杀害。
1942年6月,
日寇沿浙赣路西犯,三战区长官部决定将“囚犯”解往
南平市。集中营南迁,被编入“顽固队”的六队。6月17日下午,林夫与难友们被押到崇安县赤石镇崇溪边等待过渡。按照党支部预定计划,战友们渡过溪,上了开阔地,一听到信号响,便分散奔向
武夷山。林夫正患
痢疾,身体虚弱,事先同志们征询他的意见,他说:“不要管我,还是坚决干。就是我走不动。也不能拖累你们。”第六中队过渡已近黄昏,上岸便开始暴动。林夫因体弱跑不动,涉过水田再匍匐越过丘陵,正待—亡山时中弹负伤,再次落入敌人魔掌。第三天,被枪杀在虎山庙侧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