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一中位于
湖北省八大景区之一的清江旅游度假区,是
宜昌市“
一小时经济圈”中一所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的巴楚名校。著名教育家费孝通、
冰心、何东昌分别为学校题名、题词。“披荆斩棘恢弘百年功业,继往开来掌领一代风骚。”学校先后被国务院、
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的光荣称号;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科研教改试验学校”、“湖北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简介
建校六十多年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近两万人。可谓:“桃李蓁蓁,香飘四海内外;精英济济,凤九州方圆”。近十年来,学校高考成绩一直在
宜昌市山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胡博同学获得宜昌市高考文科状元;2004年,创造了高考综合评估全市第一名的骄人业绩。
清江风雷惊楚地,千秋功业蔚人文。
2005年4月,学校被正式认定为“
湖北省示范学校”,成为土家学府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发展沿革
1943年9月15日,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中的前身——长阳县立初级中学在吴雨桐、
覃毅武、李地文等前辈的多方筹措下正式成立,宣告长阳自
西汉建县两千多年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从此诞生!伴随着时代的脚步,长阳一中已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这六十多年的历史,镌刻着艰难的跋涉,也记载着辉煌的功绩;有受挫徘徊的忧虑,也有成功胜利的喜悦,六十多年来,勇于拼搏的一中人一路开拓,一路高歌,用自己的实践,开辟出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当新时代的壮美画卷刚刚展开,长阳一中已成为
清江河畔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已成为一所享誉一方的巴楚名校了。1943年,正值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随着
武汉市、
宜昌市相继失守,地处川鄂咽喉的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顿时成为抗日前线,但不甘于贫穷落后,不甘于愚昧黑暗的土家儿女仍然没有停止追求现代文明的步伐。在十八万年巴楚文明的厚重土壤上诞生的长阳一中,注定要在时代的号角声中发展壮大,成为长阳教育事业的一座丰碑,矗立在九峰山下。这一片天空,放飞着
土家族人民经济富裕、
科学教育发达、文化进步的梦想;这一方土地,秉承着巴人祖先勇于开拓
的禀性,书写着创造历史的篇章。遥想60年前,两百多名师生齐聚枝坪覃氏宗祠,钟鸣山应,开启了长阳一中的历史进程。学校创办伊始,虽条件简陋,但师生胸怀报国之志,教师勤奋施教,学生孜孜以学,一时声名远播。
1949年7月,
龙舟坪镇解放,学校更名为“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1958年,学校增设
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65年至1976年,学校一度改
名为“育红中学”、“城关中学”。其间,中华大地倍受十年浩劫,加之1969年
清江洪水暴涨,校舍沦为汪洋,校址被迫迁至
九顶山北麓,即今天的长阳一中所在地,校名改为“长阳县三里店中学”,学校一度陷入历史低谷。1978年,校史翻开崭新一页,当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八十年代以来,长阳一中洗掉历史尘埃,全然以新的态势身于教育方阵。1984年,学校创造极度辉煌,学生
李世民、刘小勇分别夺得宜昌地区文、理科“状元”,有84人被录取到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轰动县内外。随着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成立,1985年学校改名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1992年秋,学校正式更名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长阳一中”。
1993年以来,学校各项工作阔步向前,校舍建筑面积翻了两番,办学规模18个班扩大到现在的36个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力度日益增强,
信息技术装备和后勤服务水准大幅度提高。在探索中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个人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得到发展”的现代办学理念,形成了“真诚合作,自主竞争,勤奋努力,追求优异”的一中精神。
在一中精神的指引下,一中人励精图治,不断创造骄人的业绩:九十年代以来,长阳一中高考成绩一直在
宜昌市山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上重点线人数节节攀升。仅从2003至2007年的五年中,长阳一中有11位土家学子先后进入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数以千计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国家重点院校学习,2004年,长阳一中600分以上高分人数文理科共有69人,上第一批重点线达到237人,上省本科线417人,前三批上线率高达93%。这一成绩,不仅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而且其高考综合评估在全市所有学校中高居榜首;2005年,长阳一中继获得“省示范学校”称号之后,当年高考再度取得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本科上线率达到90%,在
宜昌市名列第一,综合评估在全市依然独占头!2006年,长阳一中高考又获丰收,在全省参考人数增加8万余人,而招生比例锐减1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上线人数再创新高,
重点大学上线率达到26%,三本上线率达到88.8%,再次位居全市榜首。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为长阳一中造就了一支结构优化、整体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种“敬业爱生、启智求真、为人师表、勇于创新”良好的教风。六十年中,有近四百名教师在这里奉献过他们青春与热血。先后在这里工作过的有“长阳人”化石的发现者,有受到国务院表彰的中国改革功勋勋章获得者,有受到国家教委表彰的全国教育系统劳模,有受到国家教委人事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以及一大批受到省市各级部门表彰的特级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六十多年间,“勤奋、守纪、团结、进取”八字校训春风化雨,学校也不断获得了各项殊荣,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被
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省教委先后授予“湖北省文明单位”和“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还被湖北省教研室确立为“省科研试验学校”,是
宜昌市首批示范学校和名牌学校。
进入新世纪,学校坚持“让每一个人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综合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1943年,长阳一中诞生于
枝柘坪紫金台覃家祠堂,始名“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立初级中学”。1945年,学校东迁至县城所在地
龙舟坪镇,以
清代时期的九峰书院旧址为校址。(即今之“清江花园酒店”所在地)
1989年,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北面的师范校园并入一中,图为1991年的校园全景
1993年学校五十年校庆之前竣工的秀亭,后因修建
科学教育综合楼撤除
2002年的学校全景
2003年竣工的科教综合大楼、第二座人行天桥和
文化广场2005年6月,学校被正式认定为“
湖北省示范学校”。
办学理念
让每一个人得到尊重
这一理念以“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为核心,其特征如下:一是全员性。尊重与发展的对象为所有校园人,包括学生家长。二是积极性。学校所倡导的是一种积极性的尊重与发展,而且要不断地抑制和消除其消极面。三是互动性。尊重与发展是一种“彼此尊重,共同发展”,由此形成一种民主平等、互敬互爱的学校人际关系。四是差异性。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的差异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发挥特长、培养个性、促进全体学生的有效发展”的教育目标。形成这一办学理念有着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依据。
理论依据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是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教育,是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
3、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般来讲,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建立在尊重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现实依据
1、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逐步来临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只有学会尊重(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主动发展(发挥特长、整体提高)的人才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2、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理应是一种尊重个性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学校管理应该遵循“以尊重人为前提,以发展人为目标”的原则,由此在“尊重每一个人”的前提下实现“让每一个人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
3、师生成长的要求。现代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化的过程,只有一个倍受尊重、主动发展的教师群体,才可以引领学生学会尊重、健康发展。而让一个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受教育群体得到尊重、学会尊重是促使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又是学生得到尊重、学会尊重的结果和归宿。
校园文化
校徽说明
标志整体为天鹅从
清江起飞,翱翔于蓝天的造型。主体图案来源于学校所在地的一个
美丽的神话传说—天鹅抱(孵)蛋;同时也是汉字“一中”拼音第一个字母Y和Z的组合。标志寓意一中学子在厚重的清江文化熏陶下放眼未来,走向世界,表现“长阳一中人”志存高远的主题。
学校精神
真诚合作
自主竞争
勤奋努力
追求优异
校风教风学风
校风:勤奋守纪团结进取
教风:敬业爱生启智求真为人师表勇于创新
学风:勤学好问尊师守纪全面发展追求优异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15日,被确定为“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