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坤元,
杀虫脒药剂毒理学家,曾在
家蝇和
棉蚜抗性机理的研究和培育家蝇抗性品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开发出新的增效剂——增效磷,对提高农药药效发挥了重大作用。
人物生平
龚坤元,原名原,1914年12月3日出生于
常熟市县(现常熟市)一个小商人家庭。5岁丧母,依靠姐姐抚养成人。1934年从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毕业后,考入
中央大学农学院昆虫组。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西迁重庆
沙坪坝区;由于家乡沦陷,经济来源断绝,大学后两年全靠救济金过活。1939年9月大学毕业,同年应聘中央农业实验所成都工作站药剂室从事生物测定工作。1941年,经
重庆国民政府卫生署的推荐,到
云南省参加美国滇缅铁路抗疟团专家组工作。后因
日寇入侵云南保山县,公路被切断,修筑铁路工程已无法继续进行,1942年抗疟团被迫撤回
昆明市,即宣布解散。随后,龚坤元回到
重庆市,进入歌乐山中央卫生实验院,不久又派往沙坪坝洛氏基金社
疟疾研究所从事疟疾防治的研究。1943年,龚坤元再次考入
中央大学,在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他选修了化工原理、
化学分析及理论化学等课程。这些为他今后从事
杀虫脒药剂
毒理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1945年毕业,获经济昆虫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校迁回
南京市。在南京解放前夕,他参加反迁校、保护学校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龚坤元担任中央大学二部主任秘书兼任植物保护系讲师。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由于反细菌战的需要,1953年应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
陈世骧所长申请,龚坤元由高教部调
北京市,任该所所务秘书并兼任药剂毒理室主任。
龚坤元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
中国昆虫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北京农药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环境学会、
中国农学会理事。他还曾担任过《
昆虫知识》主编,及《
昆虫学报》、《
植物保护学报》、《农药》、《农药译丛》、《环境学报》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龚坤元7岁就患敏感性哮喘病。严重时,大小便失禁,以致危及生命。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夜间咳喘不止,只能坐睡,腰向前弯,致使腰椎骨刺增生,只能将腰靠在沙发背上睡觉,这样坚持了15年,直至1989年靠自己坚持锻炼,病情有所好转。就这样他一直坚持科研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他的惊人毅力使人叹服,他的顽强精神也为后人敬仰。
害虫抗性研究
概述
龚坤元长期深入农村,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多年工作中他发现,由于连年农村大量连续使用一种农药,害虫对农药的抗性日趋严重。这不但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缩短了现有农药的使用寿命,致使不少农药品种(如
内吸磷、
亚胺硫磷)不得不停止生产或压缩产量。因此,如何提高现有农药对抗性害虫的药效,压缩或延缓害虫抗性的发展,是延长现有农药使用寿命的关键。1953年龚坤元奉调
中国科学院后,他一直从事害虫抗性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绩。
家蝇抗性的研究
1953年他结合反细菌战,在实验室培育
滴滴涕与
六氯环己烷抗性品系,探索杀灭抗性家蝇的有效方法。随后,他一方面在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展探索家蝇的抗性机理并扩大培育抗性品系的范围;另一方面在中央爱国卫生委员会的资助下,担任家蝇抗性协作组长。自197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家蝇抗性调查及防治策略的研究。通过多年对家蝇抗性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全国家蝇抗性调查及防治策略研究”1985年获中央爱国卫生委员会及卫生部
一等奖。“
溴氰菊酯抗性
家蝇的防治及其对策的研究”1988年获
三等奖。
此外,为了提高各省卫生防疫站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他在卫生部主持下,从1979年起举办了12期培训班,取得了良好效果。
棉蚜抗性的研究
1963年龚坤元应农业部植保局的邀请,亲临
山东省、
河北省两省调查
内吸磷与
对硫磷对棉蚜药效减退的原因。经过多年调查证实药效减退的原因是棉蚜对这两种有机磷已产生了严重的抗性,并提出了使用
敌敌畏、
甲基对硫磷及
磷胺等药效较好的有机农药。并在棉蚜抗性最高地区山东省
高密市设点,建立实验室,作长期观察。为了延缓棉蚜抗性的发展,龚坤元还进行增效磷的研究和轮换使用农药试验,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压低抗性发展的方案。并于1979年帮助山东省东陵农药厂投产增效磷及混配增效磷的有机磷及菊类农药,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因此,“增效磷的研究”、“增效磷研制及推广应用”两项成果,分别在1985年及1989年获得
中国科学院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三等奖。
农药资源开发
龚坤元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1956年应林业部的邀请,深入河南
商城县协助当地进行六六六烟雾剂防治松毛虫的工作。他举办多期训练班,传授烟雾剂的加工及放烟技术,在生产上取得了明显效果。1958年协助农业部去广东、
江苏省调查水稻害虫防治经验;同年受商业部的委托,他亲自组织了11个研究单位,赴西南各省调查土农药的资源。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土农药资源的系统调查,最后编写成《中国土农药志》。对我国农药资源开发上作出了贡献。
药剂毒理研究
龚坤元在
滴滴涕及
六氯环己烷毒理研究上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从1972年起陆续发表论文10多篇。尤其
家蝇对DDT及六六六抗性形成机制及选择作用对家蝇抗丙体六六六的影响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DDT及
化学农药使用问题,他从
毒理学的研究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DDT在环境中残留,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温度、湿度及其它环境条件也相应发生变化,不过消失得相对的缓慢些。残留的DDT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逐步积累在脂肪里,对人的生理代谢有些影响,并且通过孕妇的
子宫传入胎儿或人乳传入婴儿。因此,除
疟疾流行区外,禁止使用
滴滴涕是完全必要的。他反对有些人违反科学,任意夸大其危害性。
在害虫防治上他提倡
生物防治和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在使用化学防治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期,尽可能减少对天敌的杀伤。
个人经历
1939—1941年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成都
工作站技术员。
1942—1943年 任中央卫生实验院
沙坪坝区助理研究员。
1945年 毕业于中央大学研究生院,获经济昆虫硕士学位。
1945—1949年 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昆虫组讲师。
1949—1953年 任南京大学农学院植保系讲师。
1953年— 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药剂毒理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主要论著
1 龚坤元,孙耘芹,马宝义,
张宗炳.
家蝇对
滴滴涕抗性的研究——I.家蝇对DDT及
六氯环己烷抗性的形成.昆虫学报,1958,8(1).
2 龚坤元.烟雾剂野外使用中的几个问题.昆虫知识,1958,4(3).
3 龚坤元等.中国土农药志.北京:科学出版社(组织11个研究单位编写),1960.
4 龚坤元,熊尧等译.昆虫的化学防治.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59.
5 龚坤元,高锦亚,翟桂荣.白眼家蝇的特性及其在生物测定上的应用.昆虫学报,1963,12(3).
6 龚坤元.
家蝇抗性的研究近况及其发展趋势·
杀虫脒药剂与昆虫毒理进展(1).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7 龚坤元.LD50演算方法的新发展·杀虫药剂与昆虫毒理进展(1).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8 龚坤元等.
棉蚜抗性的研究——棉蚜对1059抗性的测定.昆虫学报,1964,13(1).
9 龚坤元,高锦亚等.家蝇抗性的研究——Ⅱ.选择作用对家蝇抗丙体
六氯环己烷的影响.昆虫学报,1965,14(3).
10 龚坤元等.全国
家蝇抗性调查及其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委员会技术成果(档案号064182内部资料).
11 龚坤元.
化学农药的使用前途问题.浙江化工,1978,第一期,石化部、卫生部、农村部农药毒性残留研究工作座谈会专辑,
环境科学,1978,第二期.
12 龚坤元.化学农药的相互作用·
杀虫脒药剂与昆虫毒理进展(2).科学出版社,1983.
13 龚坤元,孙耘芹,张桂林.
棉蚜对有机磷农药的抗性发展及对策.第五届国际农药化学会议文摘,1982.
14 龚坤元,高锦亚,孙耘芹等.溴菊酯抗性
家蝇的防治及其对策的研究.医学动物防治,1989,5(2).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