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骧(1905年11月5日—1988年1月25日),
嘉兴市人,昆虫学家、进化分类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1928年陈世骧毕业于
复旦大学;1934年获得
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起历任
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研究员兼主任,昆虫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陈世骧以鞘翅目
金花虫科总科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叶甲总科三科分类改进为六科系统,为国际同行采用。发表昆虫新种700多个,新属60多个。
简介
陈世骧(1905—1988),昆虫学家,进化分类学家。
嘉兴市人。1928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1934年获
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以
鞘翅目叶甲总科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叶甲总科三科分类改进为六科系统,为国际同行采用。发表昆虫新种700多个,新属60多个。
1905年11月5日生于浙江嘉兴郊区一书香之家。祖父曾举秀才。父陈坚,字志巩,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返里后曾在乡间创办小学,中年时举家迁居城内,经商理财,成为嘉兴商界知名人士。
嘉兴市是鱼米之乡,也是
稻螟经常猖的危害之区。陈世骧自小目睹广大农民于灾后生活无着之惨状,心里充满对农民的同情。其父于早年曾发起成立并参与我国第一个民间治虫组织——治委员会,指导农民科学治虫,在家中也经常谈论螟害和科学治虫的方法,在他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日后选攻昆虫学打下了思想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0年起,历任
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研究员兼主任,昆虫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1951年参加
九三学社。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他5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共发表论文和专著约185篇、册。多年来,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博研众论,觅疑勇进,努力以辩证
唯物主义为主导思想,结合其丰富的生物分类实践经验,探讨生物进化的哲理,讨论生物分类的几个基本问题:物种概念、系统原理和特征分析,综合为
进化分类学的一个完整体系,并且对进化论作出了若干补充和发展。
分类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概念和特征分析方法。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编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求学经历
他高小毕业那年,我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
五四运动”。当时学校罢课,师生走上街头游行宣传。陈世骧也是爱国洪流中之一员,上街演戏,宣传“亡国恨”,培养了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想,萌发了科学救国的思想幼芽。后来,他在
复旦大学攻读生物学系,立志将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昆虫学事业。
陈世骧1928年大学毕业。同年去
法国留学,1934年获
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中国和
越南北部叶甲亚科的系统研究”获法国昆虫学会1935年巴赛奖金(Prix Passet)。1934年8月回国后,先后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简历
1905年11月5日 生于
浙江省嘉兴县栖真乡下睦港。
1924—1928年 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习并毕业。
1928—1934年 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1934—1949年 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5月,动植物研究所分为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改任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0—1952年 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研究员、室主任,兼上海
震旦博物馆副馆长。
1953年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1953—1961年任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62—1981年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8年1月25日 逝世于北京。
社会任职
陈世骧于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除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和研究所所长工作之外,还兼任了《
中国动物志》编委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编委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编委、《
昆虫学报》、《
动物分类学报》的主编等。还曾任
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
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荣誉委员,他还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论著
1陈世骧.
昆虫纲的历史发展.昆虫学报,1955,5(5):1—43.
2 陈世骧.关于物种问题.科学通报,1957,2:33—43.3 陈世骧.分类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昆虫学报,1961,10(4—6):321—338.
4 陈世骧.生物进化的
辩证法.科学通报,1975,20(8):348—357.
5 陈世骧.进化论与分类学.昆虫学报,1977,20(4):359—381;又:增订重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又: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陈世骧.生物进化史上的十件大事.科学通报,1978,2B(3):138—145.
7 陈世骧.生物进化的三条路线.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2(5):14—16,45.
8 陈世骧,
陈受宜等.生物的界级分类.动物分类学报,1979,4(1):1—12.
9 陈世骧.物种概念与分类原理.中国科学,(B辑),1983,(4):315—320.
10 陈世骧.进化论的若干基本概念.进化论选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8.
11 陈世骧,虞佩玉等.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物种概念
物种概念是生物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在
查尔斯·达尔文以前,人们相信物种是不变的,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
雅威的创作。达尔文的进化论(1859)阐明物种是变的,否定了物种不变的观点,进化通过物种的演变而进行,遂使进化思想取得了胜利。随着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陈世骧发现,许多新的事实说明,变与不变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物种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进化是在又变又不变的矛盾中进行的。
在本世纪30年代,随着
群体遗传学的进展,阐明了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稳定性,从而给物种以相对稳定的概念。50年代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明,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双螺旋结构具有这样的机理:一方面能够自我复制,把携带的遗传信息制成复本,传给后代,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另一方面,通过核苷酸
碱基序列的变化,又有无限的变异潜能,为物种提供无限的进化前程。
分类学的事实也许更能说明问题。一切生物都具有共同的遗传语言,使用共同的
遗传密码(不变),但每一物种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又各不相同(变)。一切昆虫在成虫期都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足三对(不变);一切
甲虫在成虫期都具有一对
鞘翅目(不变);但每一种昆虫或甲虫又各有特点,千差万别(变)。每一物种都保持有自己的又变又不变的历史。
从遗传机制和分类事实,陈世骧作了如下结论: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变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物种存在的根据,变是绝对的,是主要的矛盾方面,物种在又变又不变的矛盾中演变。这一“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是陈世骧的进化论与分类学的理论核心理论论根据。
概念与分类
分类系统是进化的历史缩影,这是进化论为分类学提供的理论依据。分类学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如何使分类系统正确地反映进化历史。分类是通过特征对比而进行的,事实上,是分类特征反映进化历史。分类工作的关键在于特征分析。
陈世骧指出,分析分类特征,首先应把特征分为两类:新征和祖征。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种征,种征是物种的新征,是随着新种的形成而产生的特征,代表物种的变的一面。每一物种又都具有它所隶属的一系列的上级单元特征,这些上级特征都是物种所保持的祖征,代表其不变的一面。新征与祖征是相对的,种的特征对物种本身来讲是特有的新征,对种下单元以至种内个体来讲,则是共有的祖征,各级单元都是如此。所以上级单元的特征是下级单元的祖征,本级单元的特征是本系获得的新征。同一特征,在这一情况下是新征,是变的产物;在另一情况下又是祖征,是不变的保持。各级单元的特征有一定的出现时序,单元的级别愈高,其特征的出现时间愈早,界级特征早于门级,门级早于纲级,纲级早于目级,目级早于科级,等等,这叫做特征时序。上下单元之间的特征时序反映了祖征的阶段发展,祖征是进化的历史记录,体现了连续渊源,是追溯系统关系的根据。对立单元之间的特征对比显示了新征的独特性质,新征是本系的起源标志,体现间断发展,是建立单源系群的根据。
每一物种或物类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有两种地位,时间上的宗谱地位和空间中的生态地位。分类特征可以反映宗谱分支,亦可反映生态适应。分支系统学派主张宗谱分支是系统分类的唯一标准,进化分类则除宗谱分支外,还考虑支系的进化阶段和生态适应水平,即历史发展中的时空统一关系。陈世骧进一步阐明,分类是分与合的对立统一,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两者互相对立,相互依存,而又相互转化。左图是“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与“又分又合的分类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示意图。
从下到上,图的左边是:由于变,产生了新征,新征体现间断发展,间断性是区分种类的依据;右边是:由于不变,保持了祖征,祖征体现连续渊源,连续性是归合种类的依据。图上四对矛盾,变与不变、新征与祖征、间断与连续、分与合,每对矛盾的双方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这是陈世骧对系统分类的
辩证法的最为精辟的图解。
概念与选择
人们把
自然选择区分为两大类型:前进性选择和稳定性选择。陈世骧指出,前者是变的促进,后者是变的抑止。所谓稳定性选择,系指在环境相对稳定下的选择,它的特点是保持群体中的常态型个体,淘汰两端的变异较大的个体。事实上,自然选择的作用也是又变又不变的,它有促进变的一面,又有稳定不变的一面。这是自然选择的两重性,和遗传的内因结合,成为物种又变又不变的一种外因。
我们的选种工作同样地贯彻着变与不变的矛盾。良种的选育是从旧变新的过程,选成后的保育是保持不变的过程。两种过程都要通过选择,前者的目的是“要它变”,后者的目的是“要它不变”。人工选择是不断的选种与保持,不断的“选—保—选”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变与不变的矛盾。
所以,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亦是
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依据:没有变,便没有选择与进化;没有不变,也不会有进化,因为有利的变异便无从保存、积累、传代,自然选择学说也就不能成立了。
斗争与选择
陈世骧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进化论学说。
大量生殖与生存斗争 按照
查尔斯·达尔文学说,大量生殖是生存斗争的原因,自然选择的根据,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陈世骧指出,大量生殖又是生存斗争的结果,也是一种适应现象,是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的结果。
进化路线与自然选择 在讨论《生物界级分类的新概念》中,
魏泰克(1969)指出,植物、菌类和动物组成为生物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环节,决定生物进化的三条基本路线。陈世骧进一步阐述,绿色植物是
自养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合成有机养料,供养自己,又供养异养生物。
植物生命活动的根本问题是“光合”,核心要求是“抓光”。菌类,包括细菌和真菌,是异养生物,是自然界的
分解者,它们从植物(或动物)得到食料,又把有机食料分解为
无机化合物物质,反过来为植物供应生产原料。菌类取食的特点是“吸收”,它们生命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抓面(吸收面)”。动物也是异养生物,它们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动物的取食方式是“摄食”,它们生命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抓食”(其反面是避抓)。所以植物进化是适应于“抓光”的斗争,菌类进化是适应于“抓面”的斗争,动物进化是“抓食”的斗争。三种斗争都是取食的斗争,取食斗争又决定于取食方式,正是三种取食方式(或营养方式),决定了生物进化的三条基本路线。根据以上事实,陈世骧总结了三个结论:
1、取食斗争与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外界物理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条进化路线的事实说明,取食斗争是生存斗争的主要矛盾,“进化是植、菌、动三条取食路线的生存斗争”。这是其第一个结论。
2、路线因素与具体因素
自然选择作用于两种因素:路线因素和具体因素。以动物为例,基于它们的抓食路线,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导致“感觉——神经——运动”等复杂器官系统的发展,表现为进化的路线方向。但每一物种,根据其一定的机体水平和生态地位,又各自适应于一定的生活条件,表现为进化的具体方向。所以“自然选择作用于两种因素”。这是其第二个结论。
3、内因与外因 变异与遗传作为生命的特征是进化的内因,自然选择作为外界条件对变异的考验是外因。这是一般的理解。三条取食路线是以前所未曾注意的内因,因为决定路线的营养方式是生物本身的特征,不是外界条件。这是其第三个结论。
昆虫进化
陈世骧对昆虫的进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昆虫在进化上有三个大基本问题:
昆虫纲的起源、昆虫翅的起源和全
变态昆虫的起源。阵世骧于1955年发表了“昆虫纲的历史发展”一文。
三大阶段
昆虫发展史上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昆虫纲的起源(也可以说是昆虫体型的起源)、昆虫翅的起源和全变态昆虫的起源。陈世骧于1955年发表了“昆虫纲的历史发展”一文,首次对这三个问题作了辩证的、富有创见的论述。他认为,这三个问题代表昆虫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历史的阶段发展是前后继承的,彼此互相关联的。
昆虫纲的起源,关键在于躯体获得了一个作为行动中心的胸部。昆虫获得了行动中区之后,整个机体便分化为头、胸、腹三部。而胸部作为行动中区的继续发展,结果产生了翅。翅的产生给昆虫成虫、
美国白灯蛾间的生活条件要求带来了矛盾,由于翅器官要到成虫期才长成,因而在成幼虫之间,体质既不相同,行动工具与活动能力亦差异很大,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生活,便不免发生矛盾;这个矛盾的发展,演化为成幼虫发育的分化,全
变态发育的起源。
十大突破
陈世骧把生命史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总结为“生物进化史上的十件大事”,表现为十次巨大的突破,即:一、从
无机化合物到有机——生命的起源;二、从非
细胞到细胞——细胞的起源;三、从异养到自养——藻菌生态系统的形成;四、从嫌氧到喜氧——能量代谢的提高;五、从
原核生物到
真核生物——细结构构的复杂化;六、从无性到有性——变异机制的发展;七、从两极到三极——植物、菌类(真菌和细菌)、动物生态系统的形成;八、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机体的复杂化;九、从水到陆——生物占领陆地;十、从猿到人——劳动创造社会文化。(注:原文“十”标题为“劳动创造人类”,现据陈世骧生前意见作此修改)。
成就
陈世骧毕生从事昆虫分类研究,而以鞘翅目
金花虫科总科为主要对象,包括叶甲、
跳甲、萤叶甲、肖叶甲、隐头叶甲、铁甲、龟甲等类群,此外在
双翅目方面,如
实蝇科、
眼蝇、
甲蝇、牛虻等,也做了不少工作。他的研究还涉及昆虫行为、昆虫进化、古昆虫、生物的界级分类、物种问题、分类原理、进化论等等。他一生共发表了中国、
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昆虫新种700多种,60多个新属。其中有些是大田作物和森林、果树的重要害虫。他的系统分类研究和《进化论与分类学》一书,都获得1978年科学大会奖和1978年
中国科学院重大
科技成果奖。1985年,他主编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包括4
亚科、417个种的记述,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的“
金花虫科总科的演化与分类”一文,在1984年在
汉堡市举行的第17届国际昆虫学会议中的第1次国际叶甲讨论会上宣读,获得与会学者赞赏。
生前,他曾一再对身边的学生们深情地说,是两个原因促使他达到现在的研究水平。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学习了辩证
唯物主义,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研工作的主导思想,可以提高思考能力,有助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下三点他体会尤深。(一)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论思维的主导思想。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探索基础理论或基本概念,总要涉及对立面的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深入的认识,揭露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他认为理论思维是科研工作的灵魂。(二)善于思考,抓主要矛盾,是搞好科研的关键。矛盾普遍存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抓住其主要环节,作为分析问题的中心思想,才会概括全面,条理清楚。(三)历史分析要注意发展的时空关系。系统分类是生物进化历史的总结,每一物种或物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占有两种地位,时间上的宗谱地位和空间中的生态地位。宗谱地位是先后继承的,生态地位是相互关联的。现代分类把
真核生物划分为植物、真菌和动物三界,就体现了三者之间的这种时空关系。在他的分类原理和进化历史的研究工作中,也总是注重这个时空观点,并力图贯彻。
二、在50年代初期,
苏联生物学界针对
特罗菲姆·李森科的《科学中关于生物种的新见解》,对物种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当时李森科的言论在我国生物学界占统治地位,其新见解早已在我国广泛传布。苏联学术界的争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陈世骧也于此时开始注意对物种问题进行研究。1956年8月,
中国科学院与高等教育部在
青岛市联合召开遗传学座谈会。会上争辩十分热烈。陈世骧受座谈会的委托,在会上作了《关于物种问题》的发言,批驳了李森科的“种内无斗争”的反达尔文主义论点。这是他对物种问题所作的第一个系统报告。经过那次座谈会,以及此后参加的其它学术讨论会,他深深体会到,“学术讨论,尤其是反面意见的争论,最能启发思想,提出问题。”
影响
陈世骧有关进化的学术思想对我国生物学界有很大影响。他认为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核心理论,是分类学的理论基础。物种是生物的进化单元,也是分类单元;物种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进化是在又变又不变的矛盾中进行的。他要求
分类系统能正确地反映进化历史,分类的实际工作则是通过对特征的分析与对比来进行的;他自己作为一个进化分类学家,对怎样分析特征和采用特征提出了准则。他重视新征与祖征的相对关系,并强调不仅要把形态与功能相结合,而且还须注意其适应意义,把形态、功能、适应三者结合起来,方能充分阐明物种的时空地位以及特征的生活功能在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社会评价
陈世骧的一生,是献身科学的一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他以高昂的激情和使命感,领导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的建设事业。他坚持理论研究与经济建设相结合,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相结合的原则,按四个水平: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要求设置研究室,遴选学术带头人,安排科研项目,发展科研队伍。强调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与物理学、
化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促进。30多年来,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的发展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陈世骧对他选定的专业,始终不渝地执著耕耘,即使在严酷逆境中犹拳拳于心,不忘未竟之业。他在“文化大革命”受迫害期间,时刻铭记要坚持生存,他感叹:“文化大革命是文化大灾难,许多知名人士在这场大灾难中湮没了!我没有倒下去,我国汉代学人
司马迁司马迁给我以坚持奋斗的勇气。我经常默诵他的名言:‘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恢复工作后的20年,他忘我工作,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导,终于在进化论与分类学的理论研究上,综合提出了
进化分类学的一个理论体系,达到了全新水平,作出了很大贡献。
北京农业大学
杨集昆教授在陈世骧遗体告别仪式上撰赠的挽联,正可作为陈世骧理论贡献的写照。
生命从无到有从猿到人发展生物史十件大事永垂史册。
物种变又不变祖征新征进化分类学二个论点激发科学。
国际赞誉
陈世骧毕生从事于叶甲总科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分类学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曾多次被列入
英国,
澳大利亚等国的《
世界名人录》及国内各种名人录。
荣誉表彰
1955年,陈世骧被选聘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