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山,又名景星山、东岳山,位于
江山市市区南端,东临
须江,为城南屏障。因山形似卧虎而得名。主峰老虎岩,海拔278米,是擎天矗立的
丹霞山奇岩巨石。
江阳王氏(即“江山东门王氏”)系“太原王氏”之一脉。中华王氏
文化研究有关资料证实:太原王氏始祖晋,生于
东周灵王六年(公元前566年),系灵王长子。今
太原市建有
晋祠。晋生宗敬,仕周,为上大夫,迁
司马空中将,号曰王家,应以为姓,即为王氏受姓之祖。太原王氏传至第六十二世元,于
北宋熙宁年间出宰
洛阳市,后由洛阳教授三,为太原(三槐)王氏迁衢始祖。
元代
至正初年,太原第七十世王氏后裔绍一公肇基,由
衢州市来江山定居在景星山北麓、鹿水之旁,乃江阳王氏之始祖。他和后代先后在鹿溪两岸购置了大量良田,并买下了景星山自西北至西南大片山场,兴家立世,繁衍生息。明代
万历年间,江阳王氏后裔又在江山县城大东门外买地建造了东门王氏宗祠,还在小南门东塘旁建造了王氏小宗祠。清康熙、
乾隆,先后出了
王鸣韶、锡荣两位
进士,皆能文能武;
中华民国,登喜(登科)官至
中国国民党中将。至现今,江阳王氏已传有二十六世(代),约六百七十年历史。
西北麓原有东岳行祠,又名东岳殿。主峰北侧建有景星塔,为七级六面楼阁式实心砖塔,高约15米,三、五、七层设有
佛龛,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
江阳王氏后裔曾在景星塔西麓、烟萝洞以东处,建造有东岳行祠(即东岳殿)、抛纸楼、天堂寺、地狱寺等。自明代始直至江山解放,在老虎山西面的山坡上,曾埋葬了不少江阳王氏先祖。
主峰东侧,有一
石灰岩溶洞,称宾旸洞。洞有外洞和内洞之分,外洞状若石室,宽敞明亮,可容数百人。内洞洞口狭窄,游人匍匐可入,中极宽敞,凡五六进,内有石栏横界,杳黑不可测,以石投之,铿然有声。现经开发,洞长60余米,洞内最高处10余米,有一“大厅”可容百人。东北半腰处有一穴山泉,称
龙泉市。泉旁原建有小九华殿。西麓,北有洞穴,称烟萝洞; 西有泉,称潜池。宋·
杨万里《景星山诗》称:
老虎山南端的龙洞底,有个小山头叫做石灰山。老人们说:这里有烧石灰的土窑一百多个,乃取名“炉阵”,并铸造了一个大铁炉作为“神佛”来供奉。这尊“神佛”笔者小时候曾朝拜过,直到解放后“神佛”才被送去杭钢炼钢铁。
解放以后,特别是
改革开放以来,山水秀丽的老虎山已新辟成虎山森林公园,常年草木茂盛,郁郁葱葱。虎山脚下新建为“虎山城”,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商店栉比,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