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泾之战
1555年明朝和倭寇之间的战争
王江泾镇之战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至五月,在明抗倭的战争中,明总督张经指挥大军在王江泾(今嘉兴市北)围歼倭寇的重要作战。
战争背景
嘉靖,倭患严重。叶向高的《苍霞草·日本考》云:“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残浙东,四年间,犯太仓市,破上海市崇德嘉善县诸邑。”张经时任南京市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他临危受命,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任总督江南北、鲁、浙、闽、湖广诸军御倭。《明史》说:“倭二万余踞柘林镇、川沙洼。”而且后继不断。
张经研究了形势,听取了浙江巡抚李天宠及苏松副总兵俞大猷的意见,新败的官兵,素质不佳,士气也不高,有待休整。他认为应急调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能征惯战的“狼土兵”(少数民族士兵,由女头领瓦氏率领),以及永顺县保靖县的土兵(苗民),待会齐时决战。张经曾在两广总督军务,深知“狼土兵”可用,“狼土兵”也敬服他。
这时,严嵩死党赵文华,以祈海为名,前来督军,荒唐地想以祭祀海神来却倭。他极力排斥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名将,大大削弱了抗倭的力量。赵文华几次催促出兵,由于张经等待援兵,所以按兵不动。《日本考》说:“经以兵机秘业,已刻师期,不告也。”于是赵文华就向皇帝诬告张经、李天宠“糜饷殃民,畏贼失机”。
也就在这时,由瓦氏率领的田州狼土兵先到,瓦氏是巾帼英雄,曾亲自打死过老虎,威名远扬。继而永顺县、保靖土兵也赶到。张经就命卢镗俞大猷汤克宽等率诸军,水陆并进,在嘉兴市王江泾镇围剿倭寇。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歼倭1980人。史称这是东南倭患以来的最大胜利。
见到赵文华诬告张、李的上疏,朱厚熜大怒,下诏逮张、李下狱,不久王江泾捷报也到了。嘉靖皇帝也有过怀疑,他问奸相严嵩。严嵩竟然将王江泾之战的功劳归于赵文华和胡宗宪。因而也不容张经辩解,朝廷颠倒功罪,自毁长城。张经、李天宠及敢于直言的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同日斩于西京。“京师震骇,谓国家一日杀三贤能臣,罢市者累日”。
后来,张经孙子爵伏阙申冤才得以平反,人们在他的墓石上刻有“冤同岳飞”的诗句,将他和抗金英雄岳飞相提并论。张经墓在洪山桥西北的原村黄店山(又名万安桥山,芋坑山)。
福州市人民、洪塘乡人民敬重民族英雄张经,村社中流传着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简述如下。
张经小时候与同村的翁正春同在私塾读书。翁正春读书勤奋,是个小才子。张经聪明,好打斗,武功甚好,胆子大,但读书不太用功。一天晚上,同学们正在温书,张经却抓耳挠腮,心不在焉。老师突然对张经说:“人家都说你胆大,你敢去后山帮我沽酒吗?”张经说:“行!”他拿着装酒的葫芦就往后山跑。
后山有许多坟墓,夜里凉风嗖嗖,鬼火(磷火)忽明忽暗,十分恐怖。张经心里有点紧张,但一想到答应老师敢去就得去。他壮着胆子往前行,在岭巅的路口,居然有凶神恶煞——五帝挡在哪儿。五帝喝道:“嘟!小孩,哪里去?”张经一愣,定了定神:“我替老师打酒去!”五帝说:“要过岭可以,我出个对子的上联,你能对出下联就放你过去。”张经说:“你出吧。”五帝便说:“半夜三更三更半。”张经沉思了一阵说:“你稍等,我回去想想再来。”
张经连忙回到书斋,叫翁正春出来,将五帝出对子的事告他,央求翁正春务必帮忙。翁正春略一沉吟便说:“容易,你就对‘中秋节八月中’。”张经高兴极了,回到岭巅对着五帝喊:“我对出来了,不就是‘八月中秋八月中’!”五帝笑了说:“你这个鬼仔,肯定不是你想出来的,是同学帮了你。你以后万万要用功啊,这回放你过去。”张经一怔,猛然醒悟,自己确实该用功了!
从此张经刻苦用功。后来翁正春中状元,张经中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历史上翁正春确实中了状元,张经也成了名臣儒将。但他们并非同时之人,人们热爱这两位洪塘乡贤,编出了这则有趣的民间故事。张经不但会统帅军队,他还能诗,有遗著《半洲诗集》传世。
战争经过
嘉靖中期,盘据柘林镇(今奉贤区东南)、普陀区(今属浙江省)等地的倭寇不时攻掠乍浦镇(今平湖市东南)、海宁市德清县杭州市等地。三十四年四月,张经判断倭寇企图入侵王江泾镇,遂定分进合击的作战方略,歼倭于嘉兴市与平望一带。命令参将卢镗率军迫倭进入王江泾地域,防敌向杭州方向窜犯;参将汤克宽领水师由乍浦向嘉兴运动,寻敌作战;张经亲督副总兵俞大猷驰赴苏州市,南下平望,进行阻击。下旬,卢镗进至石塘湾(今浙江桐乡西),设伏待敌。不出张经所料,倭寇4000余人自柘林镇出发,避开明军防线,分路袭扰李塔汇、张庄、小昆山镇等地,旋自茆湖(今青浦区西南)北上,欲攻苏州(今属江苏省)。明军至陆泾坝,与倭寇接战。倭寇收兵南下,突袭嘉兴市,进入明军伏击地域。卢镗狼兵、土兵发起攻击,按预定企图将倭寇向嘉兴以北压迫,并尾追不舍。汤克宽按计划向王江泾镇前进。倭寇北逃平望,遭张经、俞大猷重创被迫窜向王江泾。五月初一,明军按预定计划,卢镗攻击倭寇前军,俞大追击于后,汤克宽率北洋水师直插其中部。明军合力奋战。大败之,斩首1980余级。倭寇焚溺死者无数,余部300余人逃回林,匆匆登舟,入海东遁。
战后点评
此战,明军兵力较强,布防严密,配合密切,有效地实施追击;围剿、分而歼之等战法,创嘉靖抗倭以来首次大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战争经过
战后点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