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
生活在国外拥有华人血统的人
海外华人又称华裔,指生活在中国国外(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地区之外)拥有华人血统的人,大部分情况下此词是指没有中国国籍(包括大陆,台湾)的华人,但是有些时候包括海外华侨。海外华人主要是近现代从中国移民国外的华人及其后裔。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主要是汉族但也包括部分如满族之类的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港澳原则上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实际中有双重国籍现象存在。由于台澎金马当局承认双重国籍,所以也存在同时拥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华人。
2020年1月29日,海外华人募集近70万美金采购救援物资,首批物资经爱心接力运抵武汉支援疫情。
定义
海外华人有多种定义,可以是Overseas Chinese的译名,而在不同情形下有着不同认知。这个词可以代表着来自很多不同国家的公民,例如于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所出生的华人后代。Overseas Chinese也可以专指具有中国国籍但是定居在海外的中国人,但此时翻译为华侨。
华人一般指汉族,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将峇峇娘惹(早年到当地华人男子与马来族女子所生的后代)归为华人。
有项关于海外华人研究,定义了“非汉民族”海外华人的几项条件:有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曾在中国或源自中国;他们仍保有华人传统文化;有华人习俗,且并非出身于所在国。于此定义下,“非汉民族”海外华人大约有七百万,约占海外华人总数的8.4%。
华人
华人一般指汉民族,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裔第一、第二代为华人。
中华民国成立以前,定居在海外的汉族,在书籍上多以“华人”的名称出现。中华民国成立后,始用“华人”、“华侨”或“海外华人”等。老一代的华侨依然有很多自称唐人,称华埠为唐人街。今日通用的“汉语/普通话/国语/华语/中国话”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前,是未被广泛教导和使用的。因此迁移海外唐人一般使用各自的母语方言来交谈。例如福建省人和广东人因为语言不通,难以交谈良久,遂皆需倚靠各自的会馆和语言群来生存。
国籍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五条表示: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分类
根据通行的定义原则,出于某种目的、需要、动机跨出国境,在国外长期居住的华人因已入籍所在国而称为海外华人。海外华人由于受到居住国国籍法的规定,华人、华侨在法律上有着严格的界限和区分:
• 华侨:亦被称作“海外华侨”,华侨属于尚未加入外籍的中国公民,但长期居于国外;包括已取得居住国永久居民身份者,称之为“华侨”,仍保留本国公民身份,仍然受到本国法律保护。华侨的范畴不包括因公在外工作者,留学生,对外援建工作人员。
• 华人:亦被称作“海外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不允许双重或多重国籍的存在,若已加入外国国籍且已注销本国护照的被称为“华人”,所以其法定身份已是外国人,受居住国法律保护。
• 华裔:华人或者华侨的后代,一般被称之为华裔,华裔通常出生在非祖籍国的海外,不能与他民族通婚次数不能太多而丧失了华人的面貌特征。在一些移民大国的存在大量的华裔,如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等国,华裔成为这些国家少数族裔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历史
华人到外国侨居,传说开始于周秦时代,但有史可查的是汉朝。公元前124年刘彻建立了中西交通,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年年皆有使节和人民来往,多则几百人,少则百多人。华人自汉朝已开辟与东南亚和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交通。由于开展海外贸易,商人、水手可往东南亚进发,其中一部分人定居于当地,成为了第一代的海外移民。
唐朝时期,华人移居国外逐渐增多,许多外国人称海外华人为“唐人”,华侨回国也称回“唐山”。至宋、元代,中国沿海居民因受连年兵乱的影响,尤其是福建省广东省受元军的残酷摧残,纷纷逃往海外避难谋生。
华人大量移居东南亚始于明朝,郑和下西洋开始了华人历史上第一次海上远征。郑和率领200艘船舰组成的船队在南洋各地访问。从1405年-1433年的28年间,郑和7下西洋,率船队远航30多个国家,最远抵达非洲东岸及红海沿岸港口。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东南亚之前,从中国移居到东南亚的华人主要是在通商贸易的需要上移民至中南半岛和海外。至16世纪,特别是17世纪,西方国家相继侵入东南亚各地以后,随着东南亚各国逐步沦为殖民地,华人作为主要劳动力的来源而移居东南亚,跟随已定居海外的亲友赴东南亚学习做生意或从事劳工业。越南的移民按照到达时期、原乡籍及同化程度,被称为明乡(Minh Hương)、华(Hoa)及不同名称。
而在欧美工业革命期间,有大量华人为了淘金,被卖往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非俄罗斯等国家当苦力,从事危险的工作,如开采金矿与铁路工程等。当中有很多是契约华工,俗称为“卖猪仔”。根据记载,被卖往中美洲殖民地的契约华工的命最苦,死亡人数逾半数以上,当中许多人被骗,契约到期也不得回家。在唐人的这段移民潮里,知识水平高者不多。
在十九世纪,是欧洲殖民主义发展到最高峰之时,也是世界大移民潮的开始。当时有很多欧美的殖民者缺乏资金聘请劳工,同时在康雍乾年间的福建省广东省却是个相对和平的时期,民间一般都富有。惟爱新觉罗·颙琰以后,人口过剩,大清的可耕地开始严重不足、官吏日益腐败、官民染上鸦片瘾等,此时民间累积了过剩的劳力,此际欧美各国开始强盛,满清因此默许平民远赴海外当欧美殖民地的劳工。清末太平天国平息前后,民间发生饥荒的次数增加,产业被破坏得严重,贫穷程度已难以形容,到处有穷人和乞丐。上百万的广东和福建人为改善生活,皆兴起赴外谋生的意向。很多福建人选择在东南亚与他们在明朝时期已定居海外的前辈学习和工作,还有不少福州人前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广东人也有不少;台山市有最多人移居英、美、加、澳、纽等美洲。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土客冲突时期,有些人被卖到秘鲁巴拿马共和国墨西哥古巴一带。
数量
2012年8月23日公布的一项题为《中国侨资企业发展年度报告2010-2011》的研究报告指出,近二十年来,中国海外新移民呈加速度递增趋势,不仅使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非洲等的华侨华人数量急增,而且迅速改变了当地华人社会的格局。
报告指出,北美华人从1990年的200多万急增至2010年550万。欧洲由数十万急增至二百多万,非洲由数万猛增至近百万。2000年至2010年增长更快,如西班牙华人从2.8万人猛增至15万人,美国从300余万人大增至近400万人。投资移民美国的数量,2011年较2007年增长了10倍。
报告说,华人聚居都会区,在北美逾50万华人的都会就有纽约多伦多旧金山湾区洛杉矶温哥华等地。东南亚则形成华人百万以上的聚居都会区,如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雅加达等。
报告表示,欧洲、非洲等地的新移民与华人商务亦日趋活跃,呈现前所未有的气象。东南亚是最大的传统华人聚居区,因为基础大,新移民容易被人忽视。报告援引厦门大学庄国土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东南亚的华人新移民数量高达400万。
分布
广东省,以及后来的海南省。而从10世纪至15世纪的移民,主要是前往马六甲与东南亚。而今海外华人总数约为五千万人。而随着中国人的收入、教育程度资加,技术移民人数也开始增加,除了欧美,相对近的大洋洲新西兰也成了今天的热门移民地。而前往遥远非洲、南美洲(如巴西)的也在有所增多。
境遇
印度尼西亚,华人被禁止将孩童送去就读正规的华人中等学校,具有文化象征的事物(如农历与华文招标)也是被禁止的;此一情况至2004年方解禁。由于克勤克俭、具有生意眼光和文化上的误会,海外华人有时候会受到敌对的眼光与歧视(参阅反华情绪)。这样的对待是否合理,时常是海外华人与本土主义者的争论点。一个主要的争论点就是海外华人在经济上拥有着与人口比例差距甚钜的影响力(支配了东南亚的经济),以及他们对于后代的主体意识。如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与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即是诸多争论点所引起的案例。
所在国的种族政策也有可能是双方争论的来源。在马来西亚,海外华人倾向于让各个族群在公家机关工作、大学入学等的机会平等。然而很多的马来族以他们的族群需要保障的理由来反对。于是,定义一个人是马来人、华人或其它“本地人”,在马来西亚是个很敏感的政治问题。在议会中提出关于保障政策,对华人政治家而言是一个禁忌,会被视为煽动种族冲突。
为了防止岐视,有些海外华人明确地以国别来辨认自身身份(即他们是从那个国家来,或目前居住在那个国家)。
在美国与加拿大,很多职业与铁路相关的北美海外华人于十九世纪深受种族歧视之害。尽管今日有些不平等的法律已经废除或不复施行,但两个国家都曾经立法禁止华人入境移民,如美国有美国排华法案,加拿大有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
2018年4月22日,温哥华市市议会在位于唐人街的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行特别会议,市长罗品信代表市府就该市歧视华人的历史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
同化
海外华人对于同化的接受程度,周遭国家的相互作用(参阅唐人街),与对中国的关系皆不尽相同。在泰国柬埔寨,从强度同化与同化的政策,今日他们认为是泰国人或高棉人的身份,没有华人的味道。在缅甸,华人很少与当地人通婚(甚至不与讲其它方言的华人通婚),但又大规模接受缅甸文化和维持华人传统文化。印度尼西亚与缅甸皆禁止国民以外国语文(包括华文)命名;尤其于印尼,华人进入政府组织内工作的前提是:不通华文。惟至2003年,印尼政府同意海外华人在出生证明上用他们的华文名字或华文姓氏。
越南,华文姓名以越南文拼写。大多数情况京族与华人姓名没有明显差别。在西方国家,华人普遍使用罗马文字来拼写姓名,而名字使用所在国通用的名字的情况也很普遍。(另见:中文姓氏罗马字标注)
而马来西亚华人则维持公开的华人身份,并且接受华文教育和保有民间信仰。换句话说,马来西亚华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根源,并无被当地人同化。虽然他们有极少数因转变信仰(伊斯兰教)而受同化,但此情况并不常见。
与马来西亚仅有一水之隔的新加坡,华人在当地占大多数。新加坡华人语言以英语和华语为主,并与马来西亚华人一样奉行中华文化。
在菲律宾,很多年轻的海外华人被彻底同化,然而老一辈的华人则倾向被视为“外国人”。
华人也为一些国家带来文化影响力,如继承大量中华文化越南;并且于越南战争结束后,大批人口逃往海外,未返越南。
职业
东南亚国家的海外华人们已经奠定了他们的商业与财政地位。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华人所从事的职业则多样化,范围从餐饮业到重要类别如医学、会计、投资、法律、艺术与教育等专业。
区别
华人与华侨
华人指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即外国人,华侨指旅居海外的中国公民即中国人。
与官方关系
华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海外华侨有着高度且复杂的关系。成立中央部会来处理海外华侨事务。海外华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占有重要地位,上将叶飞即是菲律宾归侨,实业家陈嘉庚也出任政协副主席的要职。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了文革时期,与海外的联系受到严重影响,当时有海外关系甚至会受批斗,许多归侨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今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有归国华侨的席次。
华人
而和华人仅限于文化、经济方面的往来。经济改革开放后,对海外华人的政策恢复到原有水准并得到加强。在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尝试积极地在其它方面寻求海外华人的支持,寻求他们的技术与资金来帮助发展。现在,很多海外华人投资中国大陆,提供了包括财政来源、社会与文化网络、互相交流与机会。
公益事业
2020年1月29日,海外华人募集近70万美金采购救援物资,首批物资经爱心接力运抵武汉支援疫情。
目录
概述
定义
华人
国籍定义
分类
历史
数量
分布
境遇
同化
职业
区别
华人与华侨
与官方关系
公益事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