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黑桦
桦木科桦木属植物
赛黑桦(学名:Betula schmidtii Regel)是桦木科桦木属的乔木,株高可达35米,树皮深灰或黑灰色。分布在日本、朝鲜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吉林省、辽宁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35米;树皮黑色或黑褐色,成不规则的块状剥裂;枝条黑褐色,无毛;小枝紫褐色,密被灰色短柔毛,多少具没药树腺体。叶厚纸质,卵形或宽椭圆形,很少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4.5厘米,顶端锐尖或短尾状,基部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细而密的重锯齿或单齿,上面绿色,光亮,无毛,下面淡绿色,密被腺点,沿脉疏被长柔毛;侧脉8-10对;叶柄长5-10毫米,幼时密被灰色长柔毛,成熟时稍有毛。果序单生,直立,短圆柱形,长2-3厘米,直径约8毫米;序梗粗壮,长3-6毫米,被或疏或密的短柔毛;果苞长约4-5毫米,无毛,中裂片披针形,侧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及中裂片的1/2。小坚果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1.5毫米,两面均疏被短柔毛,具极狭之翅。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赛黑桦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朝鲜韩国日本本州岛);在中国分布于吉林东部及东南部、辽宁省东北部。
生长环境
赛黑桦生长于海拔700米左右的山地。喜光、耐干旱及瘠薄土壤,多生于向阳山坡及多岩石处。
繁殖方法
赛黑桦的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通过对赛黑桦腋芽的培养,探索出适宜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为WPM+6-BA0.5毫克/升+NAA0.1毫克/升,在培养过程中,产生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诱导系数,应注意植物激素的浓度配比。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WPM+6-BA0.1毫克/升+NAA0.02毫克/升,增殖系数为4.0,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M+6-BA1.0毫克/升+NAA0.02毫克/升,颜色浅的愈伤组织质地较疏软、突起较明显,生长快、芽数多。在生根培养中,NAA比IBA对生根更有利,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NAA0.05毫克/升,生根率达91.7%。在生根培养中,为了提高炼苗成活率,在可能的情况下生根培养尽可能放到温度与外界一样的环境中,这样瓶苗逐步适应了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有利于叶表面蜡质层的恢复。移栽时采用蛭石珍珠岩=3∶1为炼苗基质,并在前期注意保持炼苗湿度,可以获得赛黑桦组培苗90%以上的成活率。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在《吉林省重点野生植物保护目录》中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种群现状
赛黑桦木质坚硬、花纹美丽,在中国民间屡次遭到人为的砍伐,用作炕沿、刨床及农具柄等,其资源总量急剧地萎缩。在吉林省林区,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而且在林区很少有人知道赛黑桦是吉林省三级保护植物,经常有人盗伐,用来做刨子、擀面杖,使赛黑桦的储量逐年减少。2014年年以来,有人开始用它来做手串、佛珠、项链等,资源保护的难度进一步加剧。
保护措施
制作宣传挂图,大力宣传保护植物,让林区公安、林政等执法人员和职工群众知晓这种植物,进一步强化他们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宣传,发现更多的分布地点。
对该种珍稀资源全面组织进行调查,确定分布地点,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定期组织巡查。对发现盗采、滥伐的现象,要从重从快严厉打击。
林业科研机构要针对赛黑桦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包括生境、种苗培育、移栽、抚育扩繁等多个方面,成功后要在林区大力推广,使赛黑桦成为长白山林区重要的储备用材树种。
根据已有资料介绍,赤松茸可与赤松油松形成共生关系,与赛黑桦共生还没有过报道。所以要深入研究赛黑桦与松茸生长的关系,为提高松茸产量探索新的途径。
用途
赛黑桦花纹美丽,全株可用作观赏;树皮含单宁,可用于提制胶;叶可作为饲料使用。赛黑桦还是世界上最硬的木材,被誉为“木王”,可供作坑木、枕木、板料、车辆、矿柱、建筑等使用。
作为长江流域以北最重的木材、东北地区最硬的木材,赛黑桦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繁殖方法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保护措施
用途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