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之浚,男,
回族,1937年4月生,北京市人。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的优秀领导人,中国科学学等领域的奠基人,中国软科学、循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者,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原副主席。
冯之浚同志,因病于2017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人物履历
1958年至1962年在上海铁道学院建筑工程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84年至1986年任上海铁道学院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上海科学学研究所所长,民盟上海市委会副秘书长、副主委。
1986年后任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参事。
2012年9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冯之浚同志,因病于2017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社会兼职
1981年4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第五届、六届、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副主席。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学术兼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顾问、研究员。国家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循环经济立法起草小组组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化论坛主持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华东政法大学循环经济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浙江工业大学循环经济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软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管理以及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
科研成果
主持课题
主持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重点课题“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2003DGQ3D065),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重点课题“循环经济与上海城市发展” (2003DGQ3D066),
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循环经济建设科技支撑方案研究”(046921077)。
发表论文
冯之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中国经济周刊,2008,16
冯之俊,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上),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4
冯之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
冯之俊,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科学学研究,2008.1
冯之俊,,中国软科学,2007.10
冯之俊,创新精神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4
冯之俊,中华精神与和谐社会,决策与信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与现代
服务外包息,2007.2
冯之俊,循环经济与文化模式,中国科技论坛,2007.4
冯之俊,文化与人生,科学学研究,2007.3
冯之俊,循环经济与立法,中国科技投资,2007.8
冯之俊,循环经济的
范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
冯之俊,完善自主创新中的政府职能,中国科技投资,2007.3
冯之俊,,科学学研究,2007.1
冯之俊,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8
冯之俊,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科学学与科和谐文化与创新精神学技术管理,2006.4
冯之俊,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1
冯之俊,论循环经济,中国软科学,2004.10
冯之俊,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冯之俊,“十一五”规划的灵魂-科学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
冯之俊,构建和谐永续发展立法当先—关于发展循环经济若干问题的对话,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5.10
等200余篇论文。
出版专著和教材
主要著作:有《论战略研究》、《领导科学基础》、《现代智囊团》、《现代化与中国》、《现代文明社会的支柱》、《科学与文化》、《软科学新论》、《现代咨询学》、《现代战略研究纲要》、《知识经济与中国的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纲要》、《
软科学断想》、《现代化与科学学》、《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与中国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软科学论》、《软科学纲要》、《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等。
其中关于循环经济的专著有《
论循环经济》(2003)、《循环经济导论》(2004)、《循环经济与上海发展》(2006)、《
循环经济与浦东发展》(2006)、《循环经济在实践》(2006)、《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6)
学术成果获奖
《关于宝钢工程调整的综合论证》荣获
上海市1987年科技进步
一等奖;
合作出版的《迎接新的技术革命》(上下册),在“第二届全国优秀作品奖”评奖活动中获得“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