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方城,[清](公元一六七八年至一七四六年)字则望,号石幢,
福建省建安人。生于
康熙帝康熙十七年,卒于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十一年,年六十九岁。
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
进士。
官四川新繁知县,有惠政,以蜀闱磨勘罢官。后延主锦江书院,未几卒。方城与弟方坤友于诸笃,竞爽齐名。有《却埽斋倡和集》。自著有《行炙集》,《
清史列传》传于世。
郑方城 字则望,号石幢,善述长子。善述令
固安县,方城久随侍左右,不得归试,援例贡国学,授
泰宁县训导。雍正癸卯,举于乡。时季弟方坤先登第,令
邯郸市,迁
脩县知州,
方城县皆在署佐理,暇则拈韵赋诗,今所传《却扫斋唱和集》是也。癸丑始成进士,知四川
新繁县。县近省会,秦、陇、楚、粤、滇、黔之民屯聚纷扰,方城以慈惠忠信治之,民多因以化。罗村李长荣无嗣,养子景鲜,无何俱死,遗二幼孙,长荣妇郑氏,年八十余,佣者李云利其田,轻氏老,冒族侄,以异姓乱宗控逐二孙。方城细得情,重惩云,为郑氏别置后。云诉郡守,勾通守幕,约得田酬以半,流言四布。郡守王素廉明,不能无动,媲谕方城,勿执成见,方城持益坚。既而事败,幕逃,郡守谢曰:“微君守正,几坠术中。”邑故有牌头,执薪水、粪除之役,展转雇募以为苦,
方城县毅然除之。时
巡抚下垦田令,
四川省地衍沃,生聚繁,耕居无隙,奸民乘机夷古墓,塞堰沟,谬称新垦。方城力陈其弊,阡陌得无恙。
乾隆六年秋,大水,以灾闻,藩司使某令助实,某令匿灾,虑邻邑相形,讽以非上官意。方城曰:“吾不能隐灾希旨。”卒除其赋。九年夏,再水,锦水河直突城西门,大雨挟流,势孔急,方城立水中,亲荷锤,民皆感动,争负土堵门,城赖以不没。乡人避水来,渡以舟,而入,安置寺观,资设赈。顾水不减,乃历四村,相地形疏凿,随时而涸。是秋大熟,
孔子庙、二忠墓、城楼、申明亭、坛、仓狱、舟梁、道路之属,靡不修举。暇则行所部,读法,劳农,请保甲,采风谣、利兴弊革。久之,信浃于民,令行禁止。集诸生订期课文,授以笔札,留餐,点定甲乙,指陈经义,士蒸蒸蔚起。
乾隆十一年计吏,举治行尤异,部议以甲子蜀闱磨勘事镌二秩。上官深为不平,延主锦江书院,蜀士闻名景附,院内填溢。逾年病卒。著有《燥吻集》、《绿痕书屋诗稿》。子天锦。城茅荔乡《清朝诗抄小传》云:“伯兄石幢先生,讳方城,字则望,先大夫蕉溪公冢子。幼不好弄,端重如成人。稍长,从蕉溪公学,入则禀母训,不从他师。蕉溪公教子严,以长子属望尤切,日授经书尺许,背诵偶讹,则笞不少贷。年二十,为诸生。先是,病疟半载,尝自言:‘幼读书困于程限,若有物横梗胸中,格格不快,至是忽开豁,心地空明。’病起,复按前所习书,皆有新解,禅家所谓顿悟者机耶?顾久困场屋,年四十六始举
雍正癸卯科乡试,又十年成
进士,仕,得蜀之新繁。邑固弹丸,然密迩省会,号称殷繁,而关,陇、楚、粤、滇、黔之民,蜂屯蚁聚,纷扰无己。先生以慈惠忠信临之,调剂得宜,民胥悦服。
乾隆十年计吏,举治行尤异。旋以蜀闱磨勘事镌一秩。先生怡然,而上官深扼腕,不令俶装,延主锦江书院。蜀士闻名景附,负者踵相接、书舍至滇溢不可容。逾年竞以疾卒。”(下略)见《
全闽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