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费
王愿坚创作小说
《党费》是由是王愿坚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解放军文艺》1954年第12期。收录了作者描写第二次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的一系列作品。作品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善于抓住典型细节,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
小说描绘了第二次中国革命战争期间,女共产党员黄百韬在地下工作中,为了向党组织交纳党费并掩护同志,最终英勇牺牲的故事。小说展现了苏区人民在革命危难时刻对共产党的信任和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而献身的高尚精神。
内容简介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红军开始长征,留下一部分游击队在闽粤赣等南方山区坚持游击战争,以牵制敌人。敌人为了割断军民的联系,采用“移民并村”的毒计,把山脚下、偏僻的小村子的群众统统强迫迁到靠平原的大村子去。致使游击队的活动更加困难。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女共产党员黄百韬所在村子被敌人一把火烧掉,她就随大伙来到了八角坳。和党失去联系后,黄新日夜思念的是如何找到党。当交通员联系上她,她说:“同志,你不知道,跟党断了联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真不是味儿啊!眼看着咱们老百姓遭了难处,咱们中国工农红军遭了难处,也知道该斗争,只是不知道怎么干,现在总算好了,和县委联系上了,有我们在,有你们在,咱们想法把红旗再打起来!”在联系到党组织之前,她知道山上缺盐,就暗暗地把群众组织起来为山上的游击队腌制腌咸菜,作为特殊的党费。她把咸菜看得比生命还宝贵,甚至不许饥饿的小女儿吃一根咸菜。由于消息走漏,敌人在全村挨门挨户搜查。面对生死考验,黄百韬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毅然挺身而出,掩护了战友,在关键时刻还语义双关地叮嘱战友要沉着、顾全大局。最终,她从容赴难,用血肉之躯向党缴纳了最后一次“党费”。
创作背景
1953年,《解放军文艺》编辑王愿坚到福建东山岛采访,听到很多发生在1934年至1937年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故事。从那以后,那些含血带泪的故事就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1954年的初夏时分,王愿坚决定把一些故事转述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恰好“七一”将至,《解放军文艺》要发表优秀党员的故事,他想起了卢春兰的故事。当年,山上游击队没有盐吃,村中妇女卢春兰组织各家腌咸菜,交给山上来的人带去,但被敌人发现,为避免敌人屠村,卢春兰主动承认自己是组织者。为了将这个故事变为小说,王愿坚对情节进行扩充,将自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经历也融了进去,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
人物介绍
从事地下工作的女共产党员,纯洁无私,机智勇敢,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曾带头把自由结婚的丈夫送去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丈夫参加长征后,她带着五岁的女儿生活。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忠诚。
老程
游击队的交通员,上山以前是干侦察员的,奉游击队政委的指示下山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把“并村”以后的地下党组织联络起来。在黄百韬为掩护他而牺牲后,他带着黄新的女儿小妞和黄新留下的“党费”回到了游击队。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红军交通员“我”的回忆,展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图景,表现了共产党与党肉相连,为了党的事业,为了革命利益而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交通员“我”和女共产党员黄新。“我”的存在只是为了塑造黄新的形象的需要。黄新的形象是通过“我”两次与她接头的所闻、所见、所感塑造的。环境的险恶、敌人的凶残,没有吓退这个英勇无畏的女共产党员。她不畏惧,不动摇,用歌声唱出对为革命随军出征的亲人的希望,唱出自己的决心:“若为革命牺牲了,伟大事业侬承担”。她没有把困难放在心上,对革命忠贞不渝、坚定乐观,为了“把红旗再打起来”,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没有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儿女,但当她那只有五岁的、被饥饿折磨得瘦弱不堪的小女儿看不到腌咸菜馋得忍不住拿了一根腌豆角往嘴里填时,她忙伸手把菜拿过来。因为这是她和几个党员作为党费凑起来要送到山上严重缺盐的游击队解决困难的。她说:“只要有咱们党,有咱们中国工农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在凶恶的敌人面前,她更以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正面迎接生死考验,牺牲自我,保全同志。在生死关头,她的一言一行都闪耀着共产党人的革命光彩。
艺术特点
叙述视角
小说以“我”(交通员老程)为叙述视角,通过“我”与黄新的两次会面,既串联了故事,大大压缩了作品的篇幅,同时又达到间接烘托人物的性格。如第一次会面,通过交能员最初的印象,对黄新勾出几笔,就使读者有了印象。通过第一人称“我”为媒介,把作者对黄新的看法表达出来,也传达了读者和黄新的情感。最后一次见面,黄百韬为掩护交通员牺牲,牺牲前她盯着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但这句话也有只我明白,‘听妈妈的话’,妈妈就是党啊”。在这里以“我”为叙述视角,方便了将叙述、描写与抒情、议论合起来,表现黄新临危不惧、机智勇敢、从容不迫和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品质。
细节设计
小说善于设计细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情节,在塑造人物方面让人物性格更凸显、形象更丰满。如党组织派“我”第二次下山同黄新接头,以“我”的视角看到了令人心酸的画面:群众生活艰苦,连盐都吃不上,黄新的女儿小妞忍不住从为游击队腌的腌咸菜堆里抓了一根腌豆角,但被黄新硬拿了回来,因为腌制咸菜是为解决游击队吃盐的困难,也是几个党员要交的“党费”。这些细节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作者的文学创作扩大了思想容量和美学容量。
动作描写
小说借助人物的细小动作、表情去侧面烘托或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达到传情之功效。如黄百韬拿出丈夫留下的两块银元“在手里掂了掂”的动作,表达出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对能解决生活问题的银元的珍爱,而她却要把珍爱的东西交给党,从而揭示了她对党的敬爱。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年—1991年),山东省相州镇相州七村人,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小游击队员》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王愿坚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非常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其中《三人行》是作者使用一个真实历史人物作文小说主人公的一篇小说。主人公王吉文就是一位老红军,牺牲时是原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师长。1991年1月25日,王愿坚因病于北京逝世,终年62岁。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艺术特点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