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国宝(1709年~1776年),字继赵,号和庵,屏南县小梨洋村人,清雍正四年(1726年)迁居福州文儒坊,后中进士,历任清副将、总兵、提督等职,期间,甘国宝两次戍守台湾,受民众拥戴。
甘国宝早年参加郡邑文、武童试,屡列优等。
雍正十一年(1733年)甘国宝中二甲第八名武
进士,授三等侍卫(正五品)。之后甘国宝历任
广东省游击(从三品),
北洋水师参将,贵州威宁镇总兵,数次奉旨调职迁守重地。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甘国宝调职为台湾镇挂印总兵,整治了台湾地区汉人与
土著人疆界的问题,汉番得以和睦相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晋升为
福建水师提督,军政兼管,水陆并防,政绩颇佳,被授予荣禄大夫。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甘国宝因“厦门陋规案”降职为云南开化镇总兵,缅方盗寇因惧怕甘国宝而不敢妄动。乾隆三十年,甘国宝奉旨率水师于广东雷琼镇,完胜杀掠百姓的土著,被晋升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二度戍台,受台湾民众拥戴。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甘国宝就任广东提督,赈济水灾灾民,被广东百姓称为“再生父母”;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调职为福建全省陆路提督,镇压了山区叛乱。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甘国宝告老还乡,回衙不久,染疾逝于泉州福建陆路提督府,享寿68岁。
人物生平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举家迁往
古田县长岭村。甘国宝自幼聪颖好学,练就一身武艺,尤擅射箭。雍正四年(1726年),迁居福州文儒坊。
雍正七年(1729年)中武举;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武进士,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八名,授御前侍卫。
乾隆三年(1738年),
领侍卫内大臣,旋外放,任广东右翼镇标中军游击。
乾隆五年至十五年(1740~1750年),历任
南雄市、
肇庆市、
虎门镇、
五桂山游击,并升任参将。
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历任贵州威宁、江南苏松、浙江温州、闽粤
南澳岛总兵。任南澳总兵时,值岁歉收,甘国宝捐献俸薪购粮以济军民。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皇帝授甘国宝台湾总兵,并诏谕:“此系第一要地,不同他处,非才干优良、见识明彻者不能胜任。”表明器重甘国宝。甘国宝奉令严守海疆,加强巡逻,巩固海防。还深入民间,熟悉风土民情,倡导礼义,鼓励耕种,促进迁台居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的团结和睦,使“兵安其伍,民安其业”,巩固清廷对台湾的统治。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甘国宝升任
福建水师提督。上任后告诫僚属:“防陆者不可处于家,防海者不可处于陆。”经常坐
楼船、率小艇沿海巡逻,海防巩固,高宗嘉其功绩,赠荣禄大夫。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甘国宝受议降职使用,充云南开化总兵,奉令征抚企图脱离清政府的属国缅甸,迅速完成使命。乾隆三十年(1765年),迁任
广东省雷琼总兵,奉令平定黎民起事后,复任台湾总兵。
甘国宝赴台就职时,百姓食壶浆,夹道欢迎。当时,台湾六斗门常有海盗出没,危害百姓。甘国宝率兵巡防,缉捕盗首,绳之以法,沿海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甘国宝升任广东提督。赴任时,台湾百姓送万民伞、万民旗,扶老携幼,同舟送行至鹿耳门。在任期间,惠州遭水灾,米价昂贵。甘国宝设厂施粥,并劝导富户开仓平,赈济饥民。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甘国宝任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时有覆鼎山王天送举义,甘国宝率兵设伏而平定之。任内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倡修古田汤寿桥、朝天桥、厦门天后宫、
泉州市元妙观等。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甘国宝出巡八府,途经泉州时染病逝世。六营十郡将士仰慕其德,台湾百姓念其政绩,都建祠设祀。
福州府一带将其事迹编成戏剧、小说,因此家喻户晓。
甘国宝公余雅好文墨,擅绘山水画,尤工手指画虎。其“指虎”形态各异,有走虎、伏虎、卧虎、蹲虎、上山虎、下山虎,都能“传其威鸷之神”。画幅常署“指头生活”,其作品被人珍藏至今。
甘国宝:字继赵,号和庵。清
康熙四十八年(1709)出生于今
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其
曾祖父甘文亮,祖父甘元桂,父甘亨贵,母王氏。甘国宝兄弟三人,国宝居长,国阅、国臣次之。康熙五十五年国宝随家迁居
古田县松吉乡长岭村,
雍正二年(1724)又迁居
福州市文儒坊。
甘国宝自幼聪颖好学,少时拜
张姓秀才为师。据传十三岁已读完四书五经,十四岁起参加文童县试,名屡列全县第一。邻村恶少因嫉妒而时常欺侮国宝,国宝愤而投拜武举人林殿魁门下学习武艺。由于他生性好动,习武具有天生禀赋,又能勤学苦练,武艺很快精进。十八岁时,已长得身材魁梧,力过人,不但文采书画俱佳,而且武艺出众,箭法超群。雍正五年兼应武童考试入泮,七年考取乙酉科武举人。十一年进京会试,获癸丑科第三名,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名武进士,选授三等侍卫。
甘国宝自任三等侍卫起,因恪尽职守,常获嘉勉。
乾隆三年(1738)
领侍卫内大臣。以其“才干优长,识见明澈”,特授广东右翼镇标中营游击;五年署
南雄市副将;七年调任督标(
总督)后营将,兼任督标水师参将,甚得上司赏识和器重。次年经兵部引荐,
爱新觉罗·弘历以其“才干优异”赐蟒服,列名卓异注册。国宝任期届满,本应升调异地任职,但两广总督庆复认为国宝才干与操守俱佳,特上疏奏请将其留任肇庆水师参将。乾隆十年,两广总督策楞委派国宝任虎门香山副将,并署理春江水师副将。十三年又得到乾隆皇帝的召见嘉勉。十六年调任湖广
洞庭湖水师副将。二十年,湖广总督以国宝带兵统御有方,治饷得力,先后上疏力荐,升授贵州威宁镇总兵。二十一年,因母逝世回乡服丧,期未满即提前赴署理事,移孝作忠,得到嘉许。二十二年六月,谕旨调任山东州镇,尚未抵任,复补授江南苏松镇总兵。九月又调任浙江温州镇总兵。二十三年再调闽粤南澳镇总兵。二十四年八月,又调任福建海坛镇总兵。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甘国宝首次被调任台湾挂印总兵。他于二十五年正月到任后,上折谢恩,皇帝御批云:“此系第一要任,非他处可比,必须才干优长、识见明澈者任之。”国宝为提高官兵素质,于府城总镇署亲书“益求堂”,用以加强教练,惕励士卒,并教民“明礼义,务耕耘”。其间,有一社民杀了一家九命,嫁祸到生番(少数民族)头上,甘国宝通过明察暗访,辨明案情,将真凶绳之以法,既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又保护了少数民族。他深知台湾乃
高山族与
汉族共处之地,为避免民族冲突,采取“严疆界、谨斥”的治理措施,加强巡查,严禁汉人侵入少数民族地区,维护高山族与汉族的和睦关系,并把祖国大陆的先进文化和农耕技术传播到群众中去,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开办“义学”,提高台湾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同时,防范海盗入侵,巩固国防,绥靖地方,维护海岛安宁。
乾隆二十六年元月,甘国宝升任
福建水师提督。他借鉴治理台湾的经验,以海防为重,常戒勉其
属下:“防陆者,不可处于家;防海者,不可处于陆。”经常督率水师士卒风涛不避,勤巡海域,保障
商船和渔民安全,保卫海疆的安宁,得到乾隆皇帝召见,赐花顶戴,加授荣禄大夫。
乾隆二十八年,甘父亨贵逝世,国宝回乡丁忧。次年因厦门陋规案,兵部奏议,欲将国宝发往新疆善效力,但
爱新觉罗·弘历认为“陋规沿习已久,与婪赃败检不同”,不予重处,还召见国宝,谕旨让其移孝作忠,降任云南开化镇总兵。时逢边境某国欲摆脱属国地位,
总督刘藻奏请让甘国宝镇守永宁,加以制止,某国因惧国宝威名,不敢轻举妄动。三十年,
海南省黎人作乱,杀掠琼崖安定、
崖州区二县,朝廷谕旨国宝调任雷琼镇总兵。到任后,他身先士卒,率轻骑直捣黎区,不损一兵一卒,擒获黎首,平息了事态,乾隆帝大为嘉许。
乾隆三十一年,由于国宝军功卓著,谕旨加级。复调台湾任挂印总兵,台湾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时逢台湾六斗门盗匪董六为患,到处奸杀掳掠,危害乡民。国宝即调派中军游击一员及步战士兵两百名,并亲自坐镇六斗门营汛。查知附匪中大多迫于生计,因而采用剿抚并施之策,并广布线民,重赏检举者。通过攻心战术,瓦解匪帮,擒获匪首董六,很快就肃清了六斗门之乱。为使地方不再有匪类为患,乃召集地方乡绅,建立总巡、分巡、轮巡、会哨等巡查自卫制度,防止匪盗侵害,使台湾“盗敛迹、民居无警,兵民安揖”,海岛一度安定。国宝除操心军务之外,还关心民,经常深入基层察访民情,关注民生,这一点可以从他在乾隆三十二年上奏的折子中看出。折云:“入秋以来,雨水沾足,晚稻成熟,查据各属具报渎防壹厅彰化、诸罗、凤山、台湾肆县,晚稻收成自捌分以上至玖分不等。通台匀算将及玖分,实为丰之年。至各属所种
番薯、花生、芒蔗杂粮均皆丰盛。现在市米价值上米每官石卖纹银壹两叁钱至壹两伍钱不等,地方宁谧,民、番乐利。奴才惟有时刻黾勉督察巡防。”国宝细心治理台湾从此折可见一斑。
乾隆三十二年,甘国宝升任
广东省提督。离台之日,群众送“万民伞”和“万民旗”,扶老携幼到码头送别,并派代表同舟送至鹿耳门。他到广东上任后,忠于职守,对绥靖地方贡献甚多。当时南澳因灾歉收,甘国宝关心民瘼,捐俸赁谷,采运谷石,赈济兵民;广东惠州地区水患,水退米贵,他设粥厂,劝民平粜,使灾民渡过饥荒。次年,乾隆帝再次召见,三次问对,并细询家事,御赐亲手书“福”字及其他珍贵物品,并谕旨晋级,国宝返回广东任所后,因染固疾,乃奏请卸任。
爱新觉罗·弘历御批表示关切并予以慰留,同时还恩准其回故里省亲养病。国宝病体恢复后倍加勤勉,尽职尽责。
乾降三十四年,甘国宝调任
福建省全省陆路提督。年逾花甲的甘国宝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深人各地视察军事防备,了解民生民情。
泉州市干旱,虔诚祈祷,天降甘霖,地方士绅作诗歌纪其事;并在古田倡修汤寿桥、朝天桥;在
厦门市倡建天后宫;在泉州倡建
玄妙观。此外,施棺舍药,埋葬无嗣士兵,送外地士兵遗骸回乡归葬。同时刊文劝善,所到之处,无不尽心尽力。泉漳水患及治理情况,在甘国宝于三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上报给朝廷的折奏中有具体阐述。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王添送在漳、泉交界的福鼎(覆鼻)山为乱,甘国宝立即调兵遣将,亲往督阵平乱。很快就将王添送及其党羽擒获,无一漏网。尔后,他在四月十三日给
爱新觉罗·弘历的奏折中详细奏报了此事。同年十月四日,甘国宝在巡阅上游营汛之后,本着实事求是、奖惩分明的态度,对诸营汛的情况具体分析,具折申报朝廷。
乾隆四十一年,甘国宝已六十八岁,自感年老体衰,奏请陛见,要求准予解甲归里养老,乾隆帝召见并加封赐食,谕慰:“体尚虽健,正堪倚重。”回福建后,国宝奉命出巡福建八府,途经泉州时,因病不治而逝。朝廷追授荣禄大夫,葬于福州北关外猫儿山。
甘国宝虽生逢“康乾盛世”,但也遇多事之秋,他一生转战南北十个省份,屡立战功,深得
爱新觉罗·弘历赏识,视为心腹栋梁,曾多次召见、嘉勉、褒奖。甘国宝两度出任台湾挂印总兵,因治台有方,注意搞好
汉族与
高山族之间的民族关系,深得军民爱戴,至今仍将其祀于
台湾忠烈祠中。
个人作品
甘国宝是一名儒将,他在戎马倥偬之余,还雅好文墨,留下不少书法和水墨画作品,其中有山水画和指虎画,尤以指虎画著称。《福建通志》记载(国宝)“善画虎,能传神鸷威”,他画的虎有伏虎、卧虎、蹲虎、腾虎、上山虎、下山虎等,千姿百态,威鸷传神。更为难得的是,他画虎不用毛笔,而是用指头沾墨,在宣纸上挥洒自如。他戏称自己的这一业余爱好为“指头生活”。他的画风粗犷、简练,不注重形似而注重神似。据说
台北故宫博物院还保存一幅指虎画,屏南民间也保存两幅真迹。
甘国宝四十多年戎马倥惚,却雅好文墨,擅长绘山水,尤工于画虎。其所画"指虎"形态万千,有走虎、伏虎、卧虎、蹲虎、上山虎、下山虎,都能"传其威鸷之神",栩栩如生。其画幅常署"指头生活"。今屏南棠口、
漈下村各珍藏其指虎画一幅。
后世纪念
故居及祖墓
故居位于
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为清代民居,正厅前有左右下廊、马弄、现皆毁,楼上正厅悬挂有甘国宝中试后上司赠给的“会魁”金字匾。甘漈下村上祠堂,悬有乾隆皇帝御赐“福”字金匾,为甘国宝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十二月省亲进带回。甘国宝
曾祖父甘良坦墓位于小梨洋后门,旧时知县上任后皆要到此墓祭奠。
非遗保护
非遗信息
艺术形象
传承情况
1、动画片《评话甘国宝》。
动画片《
评话甘国宝》由福州五彩动漫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共15集,每集12分钟,共180分钟。根据福州评话《甘国宝》这一民间传统说书节目改编,全剧围绕着甘国宝(1709—1776)的身世、爱情、亲情、发奋励志、舍身救人的命运起落展开情节。展现他由一个生活窘迫、怀才不遇、备受亲友鄙视的补鞋匠,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充分发挥文武双全的绝技,经多重磨难终成为九门提督的故事。被认为继“黄飞鸿”后,再现清朝又一传奇武将的人生。该剧画面幽默诙谐,情节生动曲折,充满智慧和惊险,各种人物命运走向与天下大事紧密交织,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动画片别出心裁地邀请
福州市民间评话老艺人陈报童用福州评话为其配音,以地道的福州腔展示了独特的老福州风俗和都市文明。节目中分评话先生
说唱和故事情节演绎两个部分交替进行,每集场景各不相同,展现了老福州城个性特征的景致,如三坊七巷、七星井、
安泰桥、古三座、茶亭街等。用新形式保存与延续了评话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画中再造与恢复了福州老城。种种特色,使动画片《
评话甘国宝》被称为
福建省首部本土动漫,受到许多福州市民的大力追捧。
(动画片《评话甘国宝》截图欣赏)
2、闽剧《甘国宝》
闽剧《甘国宝》或《王莲莲拜香》等剧情大致都是这样的:甘国宝从小淘气捣蛋,寄居在外婆家,长大后他不学无术,嗜赌成性,拜王成师父学掌鞋手艺,却连师父鞋庄里的钱都偷出赌钱。他输光了钱,向舅表姐王莲莲借钱,王莲莲刻薄地讽刺了一番,并发下誓言说:我王莲莲他日要是有求于你甘国宝,情愿三步一叩首五步一跪拜。并且约法三章,要求丈夫也不要资助她的娘家人。甘国宝只好赴台湾投军,他在台湾打了胜仗,救了千总,进京接受
爱新觉罗·弘历的诰封,被提拔为“九门提督”。而此时,王莲莲的丈夫在官场中得罪了权势,铛入狱,且危在旦夕,王莲莲求助无门,只好背上祖母(也就是甘国宝外婆)的灵牌进京,央求甘国宝帮助搭救丈夫,看在去世的外婆面上,甘国宝出兵大破白水庄,救出了厚道的表姐夫。
连环画《甘国宝与王莲莲》,绘画:张自生;出版:
福建人民出版社;日期:1981-4一版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