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间房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位于蓝田县东部偏北,
灞河两岸。地处蓝田县东部偏北,
秦岭北麓,河两岸。东与
灞源镇、
洛南县洛源镇接壤,南与
蓝桥镇毗邻,西与
普化镇相接,北同
玉山镇相连,总面积118.14平方千米。辖2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九间房村,距县城23千米;张家坪村距县城27千米。西安-南京铁路、101省道、
上海—霍尔果斯公路、蓝(关镇)灞(源)公路过境。建有“
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是
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发掘地。1996年,面积70.5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11348人。
截至2020年6月,九间房镇下辖13个行政村。2018年,九间房镇总人口18968人。2011年,九间房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2亿元。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因
清代此地住户曾有九间房,得九间房地名,镇政府因驻九间村而得镇名。
建置沿革
1949年后,属玉山区所辖。
1962年后,成立九间房公社。
1966年,更名为新文化公社。
1976年,恢复原名。
1980年,改名为九间房乡。
2002年,将张家坪乡并入九间房乡。
2011年,九间房镇撤乡设九间房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九间房镇地处
蓝田县东部偏北,
秦岭北麓,
灞河两岸。东与
灞源镇、
洛南县洛源镇接壤,南与
蓝桥镇毗邻,西与
普化镇相接,北同
玉山镇相连。东西最大距离1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5千米,总面积118.14平方千米。距县城23千米。
地形地貌
九间房镇地处秦岭北麓,境内地形复杂,山、川、沟、岭兼有。
气候
九间房镇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年平均2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48.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20.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
水分
九间房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
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
灞河,境内流长9千米;另有流
峪河、道沟峪河等,境内总流长11千米。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九间房镇境内有野猪、山羊、
刺猬亚科、松鼠、锦鸡等野生动物。
矿产资源
九间房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石,
探明储量40万吨,可采量22万吨。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九间房乡辖九间房、穆家堰、田家、了子河、冯家湾、街子、山胡、柿园子、桐花沟、公王、朝峰、小寨、漫道、
峪口村、上寨、葫芦岔、
大寨子乡17个行政村。
1996年,张家坪乡辖张家坪、韩家坪、魏家沟、何家川、油房坪、李家坪、铜鹅、流峪寺8个行政村。
2002年,九间房乡辖九间房、小寨、街子、漫道、冯家湾、了子河、葫芦岔、柿园子、峪口、山胡、田家、朝峰、桐花沟、公王、下大寨、上寨、穆家堰、张家坪、韩家坪、魏家沟、何家川、油房坪、李家坪、铜鹅、流峪寺25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辖九间房、葫芦岔、了子河、冯家湾、上察、大寨、街子、小寨、穆家堰、山胡、柿园子、
峪口村、田家、公王、桐花沟、朝峰、铜鹅、李家坪、魏家沟、油坊坪、流峪寺、何家川、张家坪、韩家坪、漫道25个行政村;下设101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九间房镇下辖13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九间房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总人口1.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41人,城镇化率10%。另有流动人口980人。总人口中,男性10088人,占54.5%;女性8412人,占45.5%;14岁以下3219人,占17.4%;15—64岁12469人,占67.4%;65岁以上2812人,占15.2%。总人口以
汉族为主。2011年,九间房镇
人口出生率8.2%,人口死亡率5.0%,
人口自然增长率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6.7人。截至2018年,九间房镇
户籍人口18968人。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11348人。
政治
主要职责
(一)转变政府职能,镇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监督检查职能,减少对社会经济事务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把基层政权工作逐步转到
行政管理和发展公益事业上来,强化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功能。要进一步规范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和事权范围,注重发挥
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
(二)加强对垂直管理的经济监督和执法机构的协调和监督,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
(三)合理界定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实行政事分开。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承担乡镇的行政管理职能,将现在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收归政府机关,克服事业单位社会功能上的行政化现象。同时把党政机关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使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按照各自的社会功能、管理规范、行为准则科学有效地运行。
内设机构
九间房镇为二类镇,设镇党委、政府、人大、人武部、团委、妇联等机构,不设政协机构。
党政机构综合设置设:党政办公室和经济发展办公室,另设民政助理员、司法助理员和教育助理员、科技文卫助理员、
土地管理与村镇建设助理员、
计划生育助理员。另设共青团干事、妇联干事等岗位。
党政办公室设主任、党政文书、机关事务助理员、组织人事干事、纪检干事、宣传干事、机关事务助理员等岗位;经济发展办公室设主任、计划统计助理员、财政助理员、经贸助理员、农业助理员等岗位。各综合办事机构主任实行兼职,各助理员岗位根据编制可以归并。
经济
综述
财税收支
2011年,九间房镇财政总收入110万元,比上年增长8.1%。
九间房镇主导产业蔬菜、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000亩,蔬菜主要以菠菜、
芹菜、
蒜苗、西红柿、黄瓜、白菜、
青萝卜、
西葫芦等为主。2005年,建设九间房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08年,基地内投资160万元,蔬菜批发市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基地2.4公里中心路已硬化,两村8条生产路已整修,打井48眼,建设蔬菜大棚10栋,苗木花卉主要以国槐、
垂柳、
金丝柳、
侧柏、白皮松、
女贞、红叶小蘖、
速生杨等为主。
1998年以来,充分利用
秦岭腹地无公害、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发展无公害蔬菜为主导产业,引进种植紫豆(梅豆)5862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41%,现已发展到20个村,3987户,占全乡总户数的72%。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865元增加到2005年的2168元,其中主导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6。24%,山区12个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收入占总人均收入的86.2%。
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为山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生活
2011年,九间房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
1996年,九间房被县政府列为
蓝田县贫困重点乡之一,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镇党委、镇政府从实际出发,为改变山区单一的传统农业
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1998年10月,县农牧局多种经营办组织技术人员在九间房镇油坊坪和韩家坪20户(高山村)试种秋紫豆50亩,当年获得可喜的收成,并在
西安市市场取得立足之地。
为了将
秋紫豆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项目做大做强,镇政府、县农业局先后投资60多万元扶持群众从事秋紫豆生产,先后邀请冯胜坤、史革朝在镇农技站举办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3期,参训人员420人(次),由县
园艺站2名技术人员驻村抓指导。第一年发展的50亩秋紫豆平均亩产达到2100公斤,年均收入达到3200多元,农民得到了实惠,从而为大面积推广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引进项目取得成功以后,镇政府把发展与管理作为“一村一品”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及时组织召开技术指导现场会,成立了无公害蔬菜协会。2000年被市农业局确定为
西安市第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在协会的管理组织协调下,有专业销售网络,价格稳定,供不应求的农业支柱产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2001年以来实施了秋紫豆物脱毒
阳芋间作套种的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由传统的单一种植变为双料套种,改变了山区气温低只收一料秋的传统,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一村一品”建设中,将继续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观,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实际完善措施,开拓创新,搞好服务,全面完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农业经济发展任务,促进乡域经济。
第一产业
2011年,九间房镇农业耕地面积1.7万亩,人均0.92亩,林地面积12.7万亩。2011年,九间房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农业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65.0%。
九间房镇粮食作物以小麦、五米为主。2011年,九间房镇粮食生产15800吨,人均854
千克。其中小麦11800吨,玉米4000吨。
林业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累计造林3万亩,其中
经济林5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万株,林木覆盖率42%。
2011年,九间房镇水果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3200吨,主要品种有核桃、柿子等。
畜牧业
九间房镇畜牧业以饲养牛、
奶山羊为主:2011年,九间房镇牛饲养量200头,年末存栏200头;奶山羊饲养量0.6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
2011年,九间房镇生产肉类20吨,其中羊肉10吨;
羊奶320吨;畜牧业
总产值0.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7%。
生产条件
第二产业
2018年,九间房镇有工业企业2个。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商业网点5个,职工85人。2011年,九间房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5亿元,比上年增长8.5%。
2018年,九间房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有邮政储蓄银行1家金融机构。
交通
九间房镇境内101省道、蓝(关镇)灞(源)公路通过。2011年,九间房镇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25千米。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道路总长度1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54米。
社会
教育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52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9所,在校生1080人,专任教师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53人,专任教师2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文化艺术团体2个,成员15人;文化专业户7个,文化中心1个,文化从业人员21人。1958年开通
有线广播,以后逐步发展为无线广播、电视。2011年,九间房镇广播电视用户521户,电视覆盖率7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村级医疗卫生室22个,村级医疗站1个;其中公办卫生机构床位10张,
固定资产总值1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人。2011年,九间房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385人,参合率94%。
社会保障
2011年,九间房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户,人数62人,支出60万元,月人均80元;城市
医疗救助50人次,支出2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41户,人数632人,支出54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9人,支出5万元。2011年,九间房镇自然灾害受灾人33人,倒塌房屋12间,直接经济损失32万元。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有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1千米,生产能力2200吨/口,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千米。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拥有10千伏变电所1座,
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2%,供电可靠率99.7%。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九间房镇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1千米,投递点20个,乡村通邮率92.0%。
固定电话用户875户,移动电话用户153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5万元。
旅游
蓝田猿人遗址位于
陕西省蓝田县东15千米处的九间房镇公王岭和县西北10千米处的陈家窝村两地。是
中原地区直立人化石及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1963年9月,在陈家窝村厚30米左右的红色
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1964年5月又在公王岭
红土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了一个不完整的中年女性
颅骨化石,两地相距约30千米,经测定公王岭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约110万年至115万年,属
第四纪更新世早期。
1982年2月23日,
蓝田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获得荣誉
2021年2月25日,
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派驻
蓝田县九间房镇扶贫工作队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