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中国(汉语:盛中国;Wade–Giles:Sheng Chung-kuo;1941年-2018年9月7日),
临川区人,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临时首都
重庆市。他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毕业于苏联
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杰出的小提琴家列昂尼德·柯根。盛中国是
中国交响乐团国家级小提琴独奏家,以其对管弦乐作品《
梁祝》的精湛演绎而闻名。他是中国最早在国际上获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曾获得
金唱片奖,被誉为“中国的
耶胡迪·梅纽因”。1980年,他在
澳大利亚举办了12场音乐会,轰动整个
大洋洲,被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评为“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成为中澳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1987年开始,盛中国每年都去
日本演出,并将演出所得的一部分捐赠给世界各国留学生作医疗基金,日本政府授予他“文化大使”的称号。2018年9月7日晚,盛中国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盛中国的父亲盛雪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从事声乐。他们养育了十一个孩子,其中十个以音乐为专业,共有九人拉小提琴。盛中国是长子。自幼受中外音乐的熏陶和严格的艺术训练。五岁开始随父学琴,七岁第一次公开演奏,九岁时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独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经典作品,向全国广播,听众大为倾倒,称赞他是“天才琴童”。1954年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6年举行的纪念莫扎特诞辰200周年的音乐会上,在李德伦指挥的中央乐团管弦乐队协奏声中,他成功地演奏了莫扎特(Mozart)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同年,他参加全国音乐周,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队合作,演奏马思聪的《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深得音乐界的好评和重视。
1960年赴苏联
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师从著名
小提琴大师列·柯岗。1962年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二届国际
彼得·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获荣誉奖,受到比赛评委会副主席、小提琴演奏大师金·巴利斯特的好评。回国后,曾同中央乐团交响乐队等合作,成功地演奏了中外著名
小提琴协奏曲并去
澳大利亚等国演出。1964年回国后,在中央乐团任
独奏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无法进行表演,但1978年后,他每年举办超过100场音乐会。1979年,当叶胡迪·
耶胡迪·梅纽因访问中国时,他与盛中国共同演奏了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之后对他大加赞赏,此后盛中国获得了“中国的梅纽因”这一绰号。
盛中国与国外签有许多演出合同,1980年,他到澳大利亚的六个城市举办了十二场音乐会,演出轰动了整个澳洲,成为中澳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1987年开始,盛中国每年都去
日本演出,并将演出所得的一部分捐赠给世界各国留学生作医疗基金,日本政府授予他“文化大使”的称号。由于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1999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外务大臣表彰奖。与此同时,他经常到国内各大学演讲,积极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在2002年
湖南卫视《名人本色》节目中,盛中国自称是最著名的“临川才子”之一。他曾多次应邀到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以及港澳地区举办
独奏音乐会,并多次与国内外交响乐团和世界著名指挥、音乐家一起同台演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沃尔夫冈·莫扎特、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人的名曲。他在国内外录制发行过十多张唱片以及CD、12盒
盒式录音磁带,曾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
金唱片奖。
盛中国曾担任中国
小提琴协会会长,并在
中央音乐学院教学,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其中包括著名小提琴家
吕思清。他还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会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盛中国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有独到之处;演奏风格既热情奔放,又甜美细腻,富于诗情画意、浪漫幻想。他的演奏很有个性,不仅技巧出类拔萃,而且有很高的音乐修养,演奏曲目的范围非常之广泛,既有古典与现代的经典奏鸣曲、协奏曲和各个时期的精致小品,也有中国的
小提琴名曲。他将音乐和个人的生活积累融汇在一起,真情随音乐流露,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前瞻网评)
盛中国对于中国的艺术普及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唱片流传于世,他在演奏会上也是格外青睐中国民族作品,例如马思聪的《牧歌》、《春天舞曲》、《思乡曲》;
施光南的《瑞丽江边》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盛中国不仅是杰出的演奏家,也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小提琴
教育家。他的演绎非常注重音乐的整体性和情感性,并在演奏和教学当中灌注了他的教育思想:教琴首先是教育人。(
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