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城镇位于
霞浦县东北部,距县城21.9千米。辖1个社区、25个行政村。
省道沙(吕)小(浦)段过境。区划代码为350921102,代码前6位为350921,长途区号为0593,邮政编码为352000。
牙城镇位于霞浦县东北部,西与本县
水门畲族乡为邻,南与“对台门户”
三沙镇毗连,东与
福鼎市嵛山岛隔海相望,东北、正北和西北分别与福鼎市门族乡、
太姥山镇、
磻溪镇交界。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25557人。
历史沿革
牙城,别称
凤城市。唐宋时期,境域属劝儒乡秀里。元至清
光绪年间,境域分属四都、五六都、七都。清
宣统元年至民国中期,大部境域属上东(西洋)区,牛栏岗、田头洋、鸿图等局部地区属中东(青皓)区。民国25年,成立凤梅猫岭阳、雉凤龟渡斗、后龙田左阳3联保,隶属第二区,下辖19保、197甲。民国27年,分别改称牙城、雉溪、后山联保。
民国29年,牙城、雉溪联保合并,改设凤城镇,辖大湖、首阳、梅花、岐头、凤东、乌岐、东岭、凤西、文洋、厚阳、敖岭、凤图、
斗门区、雉溪、龟山、渡头16保。后山联保所属7保并入武平乡。民国32年,凤城镇并入三沙镇。民国34年,划原
凤城市镇、武平乡大部地区成立凤平乡,共辖10个保,其中境内设后山、龙亭、凤岐、文厚、梅花、凤城6保。
50年代初期,境内设
凤阳县、后山、文后、凤岐、牙城、梅花、雉溪、龙亭8乡,隶属第四区。1956年2月,第四区改称牙城区,辖牙城、梅花、文后、凤阳、后山、雉溪、龙亭、水门8乡。1958年,撤销牙城区,成立牙城人民公社,1959年辖牙城、梅花、东岭头、文后、敖岭、牙藤岗、后洋、后山、枣岭、东街头、龙亭、杨家溪、洋边、渡头、雉溪、凤门、凤阳、洪山18个大队。1961年5月,牙城公社复为牙城区,下辖8个公社、48个大队、239个生产队。1966年10月,牙城区再改为牙城公社。1984年,牙城公社改称牙城镇,辖25个行政村、1个街道。
1990年,牙城镇位于县境东北部,北及东北部与福鼎县毗连,东南濒牙城湾,西邻
水门畲族乡,南接
三沙镇,行政区域108.9平方公里。境内设牙城、前街、洪山、斗门、梅花、一层、文洋、后洋、敖岭、后山、箩伍、枣岭、东街头、田家心、龙亭、杨家溪、前楼、茶坑、雉溪、渡头、凤门、凤阳、凤楼、凤江、西门25个行政村和1个牙城街道,下辖285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小组、299个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牙城街。
人口
全镇辖26个村(居),195个自然村,其中沿海11个村(居),山区15个村。全镇2002年末总人口3.4万人,其中集镇1.3万人,少数民族3412人,占10.4%(
畲族全镇3048人占9.3%,
回族364人占1.1%);非农业人口2458人,占7.5%。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25557人。
荣誉
牙城不仅山青水秀,空气清新,而且冬暖夏凉,气候宜人,1999年被评为省级环保先进单位。被誉为“闽海蓬莱”的
杨家溪风景区位于镇域西部,是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的“山、川、海”三大游览区之一的“川”景,以急濑碧潭、千年古榕、万株
红枫最具特色。
秋意浓时,荻花飞舞、红叶交辉,清溪泛筏,怡然自得,“桃源仙境”不过如此。称得上是旅游、渡假、避暑,垂钓的胜地。牙城海岸线长35公里,牙城湾浅海滩涂1.88万亩,现有8000多亩已被开发利用,常年盛产
花甲、
泥蚶、
缢蛏、
弹涂鱼、
牡蛎科、七都虫寻、
梭子蟹科等多种名优海产品。
由于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等特点,山区一带
柑橘属、密柚、枇杷等水果,色美汁多味甜,优于其他产地的同类品种,尤其是牙城茶叶“元宵绿”畅销国内外,被
上海市等地奉为茶类上品。
地理位置
牙城镇位于
霞浦县东北部,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5公里。
交通概况
牙城素有霞浦“东大门”之誉,邻近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浙南地区,濒临
东海,属开放的前沿,对台的腹地。省道沙吕线、
福鼎—宁德高速公路、福温铁路全部从集镇经过,其中福宁高速公路在此设立互通口和服务区,铁路在此设立
会让站,
高速公路通车后,距霞浦城关23.5km,至福鼎城关38km,南到福州180km,北至温州140km,离建设中的闽东机场仅18km。海上有200吨级柯岐码头和可停泊400吨级船舶的乌岐港(属省定台轮避风港),海运也较为方便。
经济发展
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833亿元,其中工业企业3.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8元。农业以“三水瓜茶菇“为主(水稻、水果、水产、西瓜、茶叶、蘑菇)。
全镇耕地面积25395亩,其中水田18753亩,农地6642亩,粮食总产量35万担(1.75万吨),牙城、
洪山区、雉溪三洋为连片的万亩水田片区,是
霞浦县四大粮仓之一;果园面积9956亩,总产量4308吨,(其中枇杷5201亩,年产1059吨,
柑橘属3211亩,年产2812吨);
茶园面积10121亩,年产432吨,产量名列全县第二;蘑菇100万平方尺。镇区沿海滩涂面积1.08万亩(其中滩涂8700,浅海2000亩),水产资源丰富(有
缢蛏、
香鱼、
锯缘青蟹、
梭子蟹科、
香螺、紫菜、
花甲等),特别是七都虫寻、蛏、杨家溪香鱼闻名遐迩。
旅游资源
境内杨家溪系1998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
太姥山“山、川、海”三大游览区之“川”景——溪瀑游览区。
牙城天后宫,位于
霞浦县牙城镇牙城街。明
万历十四年(1586)建,清咸丰年重修,该宫建筑形制为
清代格局,建筑面积198平方米,呈长方形,二进院落,悬山顶木结构,轩顶梁枋雕刻有花卉、禽兽,尤其神雕刻细腻,错彩描金,天井有二通碑刻,其一“大明万历丙戌年荔月吉旦造”,其二“清咸丰丁己年重修”。
宫的建筑保留清代结构,该宫座东向西,高15米,面宽11.9米,进深34.8米,建筑面积498.8平方米。呈长方形,为硬山顶砖木结构,以东西中轴线分为前照墙、宫门、戏台、环楼、天井、回廊、宫厅、神龛等部分。
天井中有二通石刻,其一镌刻“大明
万历丙戌年荔月吉旦日造”;其二镌刻“王、马、张募缘建造”。宫厅廊沿为卷棚顶结构,梁柱头、斗拱、廊柱、天板、藻井刻绘龙、
麒麟、狮、松鼠、花卉等图案,错彩描金,优雅古朴。
原宫前戏台,为八角式,边缘浮龙雕刻,台上为三层斗拱藻井,环楼栏腰壁亦彩绘各种人物花鸟,宫前竖有一对十余米高的旗杆夹,节日时杆顶高挂杏黄“天后圣母”
蜈蚣旗,旗下悬挂灯笼与照墙相对,整座建筑飞檐翘角,颇有气势。
可惜中华人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宫前戏台被生产队挪作
加工厂用,原貌被改变。至1989年,牙城镇老人会为弘扬
妈祖文化,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他们多方奔走,募集了3万多元,向生产队重金赎回,拟按旧形制修复,但由于恢复原貌开资巨大,加上资金不到位,未能如愿。
现在的
南沙天后宫,正殿祀奉妈祖神像,五十多尊陪神。均按旧时蓝图摆列,分别是神龛正位“天后圣母”,左列
陈靖姑(即陈靖姑)、右列“天仙圣母”(即马仙娘),左右厢塑有卢马相公、叶大元帅、福德正神、豆奶奶,豆婆婆。均为座式,供桌前立有三位
舍人,乃为妈祖婆传呼使唤的佣人。
中左右厢分列有三十六位婆神婆姐,各高60厘米,神态各异,丰腴端庄,神像均为木质雕嵌,配以玻璃框架,四角边缘垂花门罩。厢前塑有八大将,高2米有余,有黄将军、
杨再兴、巡海、
夜叉、和风、喝浪、提笔、
主簿。
宫正中楣顶高悬黑底金字,长3米,宽1.8米的“鹭宫”楷书匾,左右顶分别为“神威垂千古”、“声灵镇四方”之贺匾,为黑底金字,额缘上下有缠技翔云花纹,前侧两中柱楹联:“重修宝殿迎神驾”、“气奋风云镇凤城”的魏体金字,整个布局匀称,肃穆庄严。
牙城天后宫的节庆内容极为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
陈靖姑”诞辰、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圣母”诞辰、
端午节为“端午节”、七月七为“天仙圣母”诞辰、八月二十三为“叶大元帅”诞辰。历史上这五个神诞节,都先主祭天后
妈祖,尔后再祭节日神。除此之外尚有灾年、
瘟疫年,其也主要崇奉妈祖神。
1988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1月,牙城天后宫被列入
霞浦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加入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为会员单位。
2006年6月,成立霞浦县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牙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