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岩寺
福建省吴屯乡庙宇
瑞岩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吴屯乡,于唐朝时由当地得道高僧藻光和尚(又名扣冰古佛)建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瑞岩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宝殿、文昌阁仙公楼、伽蓝殿。最后一次重建是1995年。寺内有僧舍利塔五座,其中最具文物价值的是“祖师舍利塔”,阴刻梵语。另有各类碑记68块,均属宋朝明朝所立。
正文
瑞岩寺在吴屯乡的排头村,几年前修通了从乡政府治所吴边村到寺庙的柏油路。瑞岩寺矗立于山麓谷地,寺前有小溪,溪上有泰顺廊桥,溪边尚存几株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千年银杏。寺后山中则有成片苍翠欲滴的樟树林
瑞岩寺高大恢宏,迎面是一面丈把高的白墙,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几个行体大字。其他建筑就掩映在这堵墙后,露出红色的屋顶。以山为势,观音殿、金刚殿、三宝殿、辟支古佛殿逐级抬升,越往里越高,殿与殿之间由石板台阶相连。
每逢正月初一,瑞岩寺迎来它一年中规模最大的庙会。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人人都不会错过这个好日子,乡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拜佛,祈求一年好运。鞭炮蜡烛都是赶庙会必不可少的,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鞭炮也变得越来越长,蜡烛越来越粗。刚过除夕,人们难抑喜悦之情,故而多有半夜即启程往瑞岩寺者,未及黎明,庙中已然为香烟笼罩。至天大亮,寺外道路车水马龙,寺内至于摩肩接踵,无处落脚。一时间寺内寺外成了人的海洋。炮仗声不绝,山峦为之震颤;香火不断,庙宇几成云岛。不单是烧香祈福,路上碰到亲朋好友问声“新年好”增进彼此感情也已成为当天的节目之一。
瑞岩寺山中怪岩奇洞,胜景甚多,著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奇景。山顶石岩,史载有一孔洞大如箕,水满其中,春夏不涸,人称“可通海”。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团栾居士于山南开辟景物,并创建瑞岩寺。佛殿梵宫依山而建,恢宏壮丽。后历代有兴修,现有建筑为明末清初及民国初所筑。寺西有一巨大石雕弥勒菩萨,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明嘉靖(1522-1566年),戚继光瑞岩山,开辟大洞天、宜睡洞、归云洞诸胜景,并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书《瑞岩开山记略》,立碑于弥勒像左。自岩顶鸟瞰远山近水,云影天光,心旷神怡。
瑞岩寺独具特色的佛教文物当属瑞岩弥勒菩萨佛造像。它在瑞岩山瑞岩寺西。系用一天然巨岩圆雕而成,是一尊高和厚各约9米、宽10米的弥勒佛坐像,据《海口特志》记载:“元至正元年(1341年),邑人吕伯恭琢大石为弥勒菩萨,高三丈五尺,相传琢匠日间有百人,夜间只有九十九人,疑有神助。”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僧悟普构堂覆之,现周围仍存有石柱,堂已。嘉靖末,参将戚继光勒石纪胜,碑文系周天球所书。又镌“望阙台”三字。泰昌元年(1620年),少师叶文忠公募资重建,石像盘腿坐,袒胸露肩,左手捻珠,右手抚腹,两眼微眯,双耳垂肩,笑容可掬。腿腰上还雕有三尊小罗汉,逼真生动地表现了弥勒菩萨慈祥、乐观的性格,形神兼备,为元朝石雕的杰作,是我国东南最大的石雕佛像
瑞岩寺现任监院志禅法师,29岁,福鼎市人,毕业于福建佛学院。
景观
瑞岩寺山中怪岩奇洞,胜景甚多,著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奇景。
参考资料
武夷山瑞岩寺旅游快速入口.南平本地宝.2023-11-07
目录
概述
正文
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