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著名作家
宁肯的一部以
西藏自治区为主题的散文集。这些散文不同于传统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探索性,主要以思辨为主。宁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西藏的宗教仪式感、神秘、宁静、博大,开拓了一个不同于一般散文的廓大的精神空间。譬如作者对天葬的描写、对
藏传佛教的描写、对
藏族传统习俗的描绘,非常吸引人。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有关西藏最优美、最迷人的文字。著名作家宁肯用散文的形式表述西藏:神秘的、宗教的、通灵的西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说:“
宁肯将瑰丽神秘的西藏高原风情与喧嚣的都市场景联系在一起,用丰沛的想象力和博取众采的胸怀,创作了属于他自己的文体。”著名作家
阎连科说:“执着于
西藏自治区情结,始终保持着前驱的姿态,使宁肯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作家,他所创造的文学世界充满思考和令人不安的惊叹,就是放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也有自己独有的舞姿和歌声。”
作者简介
宁肯 男,1959年生于
北京市,中国当代小说家,北京作协签约作家。八十年代写诗,九十年写散文,系“新散文”表作家之一,代表作西藏长篇系列散文《沉默的彼岸》。1998年开始长篇小说写作,已出版有《
蒙面之城》《沉默之门》《
环形山》《
天·藏》四部。另有中短篇小说《
词与物》《后视镜》《死于某年》《我在海边读一本书》,散文集《大师的慈悲》。先后获得第二届、第四届
老舍文学奖,首届
施耐庵文学奖,第七届北京文学艺术奖,以及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首届
香港特别行政区“
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提名、首届美国纽曼文学奖提名。
媒体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说:“宁肯用丰沛的想象力和博取众采的胸怀,创作了属于他自己的文体。”著名作家
阎连科说:“
宁肯所创造的文学世界充满思考和令人不安的惊叹,就是放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也有自己独有的舞姿和歌声。”
图书目录
自序我与新散文
在一棵树中回忆
天湖
藏歌
一条河的两岸
沉默的彼岸
湿地
寺院
黄昏
磨房
丹
秋天
盛会
大师的慈悲
神赐静物
为何不同
说吧,西藏
西藏日记
虚构的旅行
出埃及
漂来的房子
泰州·答问
鲁院之维
一个人的道路
后记
跋:几点说明
《我与新散文》那个序八年前就已写好,现在看似乎也还不过时,至少作为一股锐气仍有现实性,所以还是愿意原封不动放在前面。同时也想借此对这个集子所选篇什再交代几句。写散文经年,也写过不少传统写法的散文,但基本没往这个集子里放。这样做想表明两个意思,一是写所谓“新散文”的人同样会写传统的散文,说明“新”并不否定“旧”,也否认不了。“旧”是散文的
常数,散文的主河道,“新”是变数,是主河的支流,最终都要汇入主河。另一个想表明的意思是,虽写传统散文,但这个集子里基本上一篇也没有放,想凸显一下“新”,因为“新”委实不易。然而,所谓的“新”真的就“新”吗?其实也不过是讲了一点变化,一点形式而已,说到底也没什么新鲜的。太阳底下哪有新鲜事?这样一说也算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否则真要有人劈头问,脸也是要发热的。
集子大体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
西藏自治区部分,是本集的主体,也是所谓“新散文”运动的发轫之作。另一部分,虽写国外旅行,如《虚构的旅行》,仍延续了西藏的那种在场的风格。第三部分将“对话”引入散文,如《漂来的房子》《泰州·答问》,主要的考量是,“对话”作为一种体式主要属于戏剧和小说,能否也属于散文?当然,这里的“对话”还不同于小说人物的对话,也不是叙事散文中的对话,而是把对话当作一种结构来运用。用一种自问自答或虚拟的对话构成体式,展开表达。
另外,熟悉我的长篇小说《
天·藏》的读者,或许会熟悉集子中的
西藏自治区散文,会发现许多散文篇什被整体地放在了小说里。如果仔细对照,读者还会发现这些散文事实上构成了《天·藏》的底色,甚至结构,是小说的
发动机,所有的小说味道都生长在这些散文里。换句话说,没有这些散文就没有《天·藏》。然而,这些散文一旦生成小说,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散文,小说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小说。如此而言又要扯到“新散文”上。“新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浓重的心灵性,通常有一个心灵的视角,客体往往通过心灵(意识活动)的折射与映现,感觉与心理成为重要或主要表达对象。这些听起来像是小说的特点,但实际上是小说从散文那里拿走的,“新散文”不过是从小说那里拿回。这样一来,散文与小说在心灵的意义上就有了某种亲缘关系,某种隐秘的通约性,而我的散文进入小说甚至生成小说也就自然而然了。
2012年11月10日于云居
序言
我与新散文
一
大约在1997年前后,《大家》设置了“新散文”栏目,一批新锐散文家先后在此登场,如张锐锋、
于坚、
祝勇、周晓枫、
庞培、
马莉,新散文写作受到关注。1998年3月,我在这一栏目下发表了长篇系列散文(沉默的彼岸),也被归为“新散文”名下。1999年《
散文选刊》第三期推出“新散文作品选”,入选者为庞培、于坚、张锐锋、
宁肯和马莉,同期配发了主持人语:“作为一门古老手艺的革新分子,新散文的写作者们一开始就对传统散文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它的主要是表意和抒情的功能,它对所谓意义深度的谄媚,它的整个生产过程及文本独立性的丧失,以及生产者全知全能的盲目自信。等等,无不被放置在一种温和而不失严厉的目光的审视之下。之所以说他们的作品是新散文或他们已是新散文作家,无非是:1.他们的写作确实导致了一个与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创作不同的结果;2.他们是分散的,甚至是互不相识的,对散文这一文体有各自独立的理解,但同时又通过作品体现出美学追求方向的基本一致性:3.他们的作品都主要归结在《大家》‘新散文’栏目名下。”
我认为大致说得不错。我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些人都是诗人,或者都有过不短时闻的写诗经历。作为最早的怀疑者之一,我想我了解一点新散文写作者为什么对传统散文不满。新散文写作是在没有理论先行。没有标举口号的情况下,从写作实践开始的。这一点有点像当年朦脆诗的发轫:从不满流行的艺术表现以及旧的
意识形态系统开始。当然,新散文的姿态要比朦胧诗温和得多,但同时也更深入了人的感知系统,表达了更为直接也更为复杂的经验世界,这一点毋庸置疑。
新散文写作者中,我熟悉的张锐锋的探索无疑是最自觉的,也最雄心勃勃。首先,张锐锋改变了传统散文短小的形式,使散文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张的散文一般有数万字,甚至十几万字)。张锐锋敞开了散文的空间,进而也敞开了散文作者的心灵空间。其次,与长度相关的是,散文表现什么在张锐锋的文本里被提出来:散文不是一事一议,不是咏物抒怀,不是取向明确,题旨鲜明,不是形散而神不散,不是通过什么表达了什么的简单逻辑。散文要面对人类整个经验世界,表达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生命面对现实与历史的心灵过程,是大体在一个框架内,表现心灵的细节与感知的绵延如缕的精神密度。每个语言细节都是流动的,具有动态的思辨的色彩与追究不舍的意义深度。
与张锐锋看起来完全不同的是,
于坚的散文完全取消了散文的深度,让语言最大限度地进入日常生活经验。于坚看起来是表象的、罗列的、平视的,实际上在与张锐锋完全相反的方向上,消解了传统的散文(美文)的构成,从而确立了自己散文的民间独立话语姿态。周晓枫从语言的修辞意义上进入了新散文的表达。她的速度、敏捷、转身、智慧让人惊叹,“语言的狂欢”在周晓枫的文本中几乎近于一种舞蹈,是新散文写作意识体现出的一种最直接也最易看到的结果。这种结果背后的原因是,周晓枫完全不同于传统女性散文的心情文字,没有忧郁、顾影自怜,也决不抒情,甚至反抒情,有着某种黑色解构的味道,带有明显的智性捕捉事物的特征。
祝勇同样是一位有力的探索者,他的特点是把小说的结构、叙述以及文体互动引入了长篇散文的架构,其文本的结构叙事与历史本身的严酷叙事构成了相互对照与指涉,形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当代知识分子面对历史甚至现实的个人姿态。
新散文在《大家》上集中出现仅仅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事实上之前新散文写作一直暗流涌动,只是不像诗歌与小说的先锋姿态那样引人注冒。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散文与生俱来处在一种无所不包的散文“大锅”之中,就像通常所说的,没有什么不能煮的,没有什么不可放入的。散文是精英的形式(学者散文或小说家散文),又是大众的形式(报纸副刊),因此也是观念最顽固、最可各执一词的形式。谁都能写散文,谁都可以插一脚,谁都可以不负责任。有的入立了很大的牌坊,如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牌坊很大,成为所谓的大散文家,而更多非职业散文作者则像个过客,偶一为之,时有光顾,然后也会居高临下打着哈欠还品评两句:散文嘛,有什么可说的,不就是散文嘛,散文就是哈欠,谁都可以打,无技术可言。这就是散文的真实处境,人们并不把散文当作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文本来经营。
在众声喧哗的散文“大锅”中,一批具有自觉意识的青年散文家埋头耕耘。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年代,先锋小说发轫之际,一些“怀疑者”就开始了散文文体与散文意识的革命,其中刘烨园是最重要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其独立的思考、孤绝的锋芒与“大陆”般的思考密度,至今仍是新散文最重的“精神收藏”之一。到了90年代中期,“
新生代”散文家集体登场,向传统散文发难,标志性事件是《上升》与《蔚蓝色的天空》两个重要散文文本的问世。这两个文本并不著名,但十分重要,是不久后鲜明提出的新散文概念的重要依据,事实上没有这两个文本就不可能有新散文概念的提出。
苇岸、张锐锋、
冯秋子、
王开林等无疑是“新生代”散文主要的贡献者。已故的苇岸是“新生代”最早“由诗入散文”的写作者之一,是由诗歌革命引发散文革新的代表人物。苇岸散文的每个句子都受到诗歌的“
冶炼”,每一个叙述单元都类似诗歌的单元——与传统的抒情“散文诗”毫无瓜葛。苇岸的散文是“极少主义”的智性与诗性的双重写作,是类似文学结晶的“舍利子”、“光明的豆粒”。《大地上的事情》五十小节被诗人朗诵、谈论、纪念,苇岸因此成为当代唯一受到诗人推崇的散文家。
二
像许多新散文作者一样,我也经历了一个由诗歌到散文的过程。“朦胧诗”以来,诗歌以前所未有的丰富表现给文学极大的冲击,先锋小说无疑受到诗歌的影响,表现十分活跃,倒是与诗歌相邻的散文既热闹又静悄悄,始终似乎没有惹人注目的文本变革。更多的有野心的人投入到诗歌与小说的实验中,散文似乎是一种无法实现野心的文体,甚至根本就不是一门独立的技艺,80年代,太老的人与太多的过客哄抬着散文,让野心勃勃的人对散文不屑一顾。老实说,在进入散文写作之前,我也是抱着这种心态,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
1986年夏天,在
西藏自治区生活了两年的我回到
北京市。见到了散文家韩步华先生。当时他正主持《散文世界),约我写一些有关西藏的散文。那时我基本己停止了诗歌写作,正着手小说刨作,对散文从未有过像对小说或诗一样的想法,也不知道散文怎么写。
韩少华先生的约稿让我陷入了茫然的沉思:散文。什么是散文?怎样写散文?西藏?像印象中游记里那样的西藏?某年某月,什么因由,我到了哪里,见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表达什么人生哲理,等等。看了一些别人的散文,放下了,读不进去。我在想阅读散文的必要性:读者有什么必要读一个人什么时间何种因由到了哪里?即使你到了天堂,真正的读者有必要看你介绍的天堂吗?散文的关键是什么?诗歌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诗歌能以最大的缺省直接切中语言的要害而散文不能?散文一定先要交代时间、地点、什么事、通过什么表达什么?还有,为什么小说可以不清不楚地从一个细节开始而散文不能?尤其像《
喧哗与骚动》那样的小说,开始就是视觉与意识的活动,而散文为何不能?
那时我满脑子诗歌和小说。我有了一些诗歌和小说的准备,完全没有散文(传统)的准备。我难道不能像诗歌或小说那样写散文吗?我决定尝试一下,直接从视觉与意识入手,让自己进入某种非回忆的直接的在场的状态,取消过去时,永远是现在时。我接连写出了《天湖》《藏歌》《西藏的色彩》,洋洋万言,非常自由。我感到了散文从未有过的自由,感到神散而形不散——完全是生命的过程。《天湖》《藏歌》连续发表在《散文世界》上,是我最初的两篇散文。
《天湖》一开始是这样的:
他们蹲在草地上开始用餐,举杯,吵吵嚷嚷……越过他们模糊的头顶,牛羊星罗棋布;还可以看见一两枚牧人的灰白帐篷。骑在马上的人站在荒寂的地平线上,像张幻影,一动不动,朝这边眺望。然后,就看见了那片蔚蓝的水域。很难想象,在
西藏自治区宁静到极点的崇山峻岭中,还隐藏着这样一个遥远的童话世界。据说,当
青藏高原隆起的远古,海水并没完全退去;在许多人迹罕至的雪山丛中,在高原的深处,还残留着海的身影,并且完整地保留着海的记忆,海的历史,以及海的传说,只是这些传说只能到鸟儿的语言中去寻找了。《藏歌》的开头也是这样:
寂静的原野是可以聆听的,唯其寂静才可聆听。一条弯曲的河流,同样是一支优美的歌,倘河上有成群的
原鸽,河水就会变成
竖琴。牧场和村庄也一样,并不需风的传送,空气中便会波动着某种遥远的类似伴唱的和声。因为遥远,你听到的可能已是
回声,你很可能弄错方向。特别当你一个人在旷野上……
你走着,在陌生的旷野上。那些个白天和黑夜,那些个野湖和草坡,
灌木丛像你一样荒凉,
冰山反射出无数个
太阳。你走着,或者在某个只生长石头的村子住下,两天,两年,这都有可能。有些人就是这样,他尽可以非常荒凉,但却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他在聆听大自然的同时,他的生命已经无限扩展开去,从原野到原野,从河流到村庄。他看到许多石头,以及石头砌成的小窗——地堡一样的小窗。他住下来,他的心总是一半醒着,另一半睡着,每个夜晚都如此。这并非出于恐惧,仅仅出于习惯……
它们当然没引起任何反响,它们无声无息,就像散文“大锅”里的任何模糊不清的食物。那时散文要靠资历或庸常的大量的出镜才能引起一点注意。它不像小说,是一种和人有距离的文体,80年代,几部有分量的中短篇小说就可以让人刮目相看。小说不看资历,只认作品,所以新人层出不穷。尽管如此,1987年,我还是相当为自已不多的几篇散文写作感到骄傲:我对散文有了自己的认识。但是我不再写散文,种种原因,不久我甚至也离开了文学。
直到十年之后,1998年,我再次从散文起步。在清音悠远、雪山映照的《
阿姐鼓》的
声乐中开始了《沉默的彼岸》的系列写作。我又回到《天湖》的起点。我自觉地向音乐在内心展开的视觉与意识对位,我与
西藏自治区同在。根本没有回忆、交代、说明,完全是在场、是共时、是翱翔。我感到无比的自由,因为我有着无比巨大的时空,我从天空任何一个出口或入口进出,就像出入西藏有着无数窗洞和小门的寺院。显然我没有,也不想走一条传统散文的路子。
三
诗歌有“诗到语言为止”一说,小说有“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的极言,这些都可以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你在寻求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时,事实上你也在寻求一种新的内容表达。甚至同一内容。不同的表述或换一种表述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词语、句子、段落都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它们甚至并不依赖全篇的架构而独立存在。语言不仅是记事与传达思想的工具,也有着自己摇曳的姿态与可能性。我认为的散文应该是这样的:可以从任何一个词语或段落进入阅读,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止步。这是我所理解的散文的语言。我理解的散文的语言不是传统的炼字炼意,字斟句酌,而是进入某种状态,抵达某种形式后内心寻找到的语言。就散文语言的切入与展开而言,我倾向两种方式:1.由视觉展开或伴随的意识活动;2.由意识活动引发的视觉推进。前者像一个长镜头,并且一镜到底,有设定好的某种现场的视角,同时不断展开内心活动或高度主观的画面呈现。后者则是散点透视,由意识活动引发的蒙太奇画面的切换,所有的事物,包括景泉、事件都根据内心活动调动。《天湖》属于前者,《藏歌》属于后者,十年之后的《沉默的彼岸》《虚构的旅行》《一条河的两岸》,仍是这两种状态的叙述方式,只不过视角更加灵活,心态更趋平静。
我一再强调状态(在场)与视角,是因为这两个词在散文叙述中非常重要。先说状态,散文开头呈现出作者何种状态对散文十分重要,它必须首先是精神的、在场的,只有写作者写作之前进入了某种特定的内倾状态。才能把读者带八心灵在场的状态。换句话说,散文是一种现场的沉思与表达。散文应该像诗歌那样是现在时的或共时的,而不是回忆的过去时的。我认为优秀的诗歌和小说都是某种特定精神状态下的产物,创造性散文更应如此。与状态相关,必定有一个散文的视角问题。散文的视角事实上也应该像小说的视角那样受到限定。而不该是一个全能的外在于叙述的叙述者。某种意义,视角叙述即是角色叙述,这己经接近小说,但又不同于小说。两者的着眼点不同,散文的角色叙述的着眼点在于亲历与所思,但同时散文中的“我”又不完全等同作者的我,这一点倒很像诗歌中的“我”——诗歌中的“我”并不等同诗人自己。
散文的角色叙述应该特别提到后来的三位颇具风格的作者,他们是:
刘亮程、
马叙、
安妮宝贝。刘亮程的散文之所以一度让入耳目一新。秘密就在于将乡村陌生化,而陌生化的本质就是角色叙述。也就是说,刘亮程对散文的叙述主体作了限定,那是一个扛着铁锨看上去无意义的盲目的刨地者,也即劳动者的叙述,人们透过这个被限定
洪汛涛同时也被抽象化了的劳动者的主观叙述,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村庄:看到了牲口、劳动、土地,展现了一种形而下的被宿命规定的自得其乐与自我矮化,这个劳动者用一种比牲口还弱智的语言与牲口对话,以此解构了牲口的意义,更何况人的意义。
刘亮程的散文是超现实的,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
马叙的散文写的是小镇。就其视角的限定与观念意味,马敏毫不逊色刘亮程。甚至某种意义上更加自然。马叙含而不露,因而也更接近日常经验。不像刘亮程姿态那样明显。马叙的散文看上去有流水账的“低智”特征,如《从东到西,四个集镇)《在异地》《1989年的杂货店》《在城镇,在居室》,局部看完全消解了散文的审美功能,整体看似乎也不具智性的落点。但马叙又是一个彻底的智性写作者,马叙的智性不来自词语审美或智性的捕捉、叙述的寓意。马叙完全是平面的、表象的,甚至罗列的,但描述的一切又都被一种“目光”打量过,这种目光是低视的,看不远的,无态度的。多少有些像马的目光。这个“目光”很关键,有了这样的目光,这样的角色叙述,也就有了
马叙的“小镇哲学”,正如
刘亮程的“乡村哲学”,耐人寻味。有人说马叙是一个“趴着的写作者”,说出了马叙的意义。
安妮宝贝似乎从哪方面说都与刘亮程、马叙不同,前者有着巨大的商业标志,同时又为时尚的标志遮蔽,使人们难以辨认她的真正价值。毫无疑问,
安妮宝贝的叙述是都市趣味,处于都市化的旋涡与前沿,有许多时尚的标志,要想陌生一个五光十色满目赝品的都市生活,其难度可以想象,但安妮宝贝却以“桀骜不驯的美丽”(吴过语)做到了。一本《
蔷薇岛屿》集中展示了一种极端个性化的角色叙述。叙述者安妮宝贝时而用近似零距离的“我”,时而用远距离的“她”,交替叙述了自己的“漂泊、独处与回忆”,意识跳跃、破碎,将一个都市女子的心灵角色惊人地展现出来,从而触到了都市的最敏感神经:物质、孤独、拒绝、拥有、疼痛,以及它们的混合体。
刘亮程、
马叙、
安妮宝贝,三位散文作者梯级呈现了当下乡村、小镇、都市三个妙不可言、不可多得的文本,是新散文地图极富个性的立体的贡献。
新散文写作者风格各异,创作理念、表现手段、艺术面貌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但新散文仍然有一致性,那就是把散文当作一种创造性的文本来经营,而不仅仅是记事、抒情、传达思想的工具;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自觉的开放姿态,像诗歌和小说一样不排斥任何可能的表现手段与试验,并试图建立自己的艺术品位、前卫的姿态,使散文写作成为一个不逊色于诗歌和小说的富于挑战性的艺术活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