虒亭镇位于
襄垣县西部30公里处,东邻夏店,西接
沁县,北壤王村,南界
屯留区,与上马合并后,总面积为222.15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3月,下辖37个行政村,204个自然村,总人口7853户23197人。
地理环境
虒亭镇,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文资源、独特的自然条件位居上党盆地。我们竭诚欢迎和鼓励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我镇投资开发,实现互惠互利,共创双赢。
位置境域
虒亭镇所辖区域,交通便利,水域丰富。南亲泽潞(
泽州、
潞州区)、北揖并汾(
太原市、
汾河),208国道、
太焦铁路横贯东西,穿境而过,距“太长”高速公路仅6公里,
华北地区六大水库之一的“
后湾水库”(现为“宝峰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
太行山太岳之间,该湖蓄水1.3亿立方,水域面积一万余亩,湖中水质优良,沿湖环境优美;湖东有千年古刹
宝峰寺,现宝峰寺修复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10月竣工,并向游客开放。
山西省老年公寓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松山翠柏脚下;湖中自然“明皇岛”拟建休闲娱乐中心,是一处集避暑、旅游、休闲、娱乐的游览中心。
名称由来
虒亭镇原名“虎亭”,春秋时
晋国大夫
羊舌赤(
人名)来此为官,“羊”入虎口,犯了地名,便在来
龙脉处筑亭镇虎,并将“虎”字改为“虒”。虒亭镇人文资源丰富,
东晋高僧
法显出生在虒亭,是历史上赴西天取经第一人,比
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早230年,也是唯一从陆地西行、海上归来的第一高僧!
历史沿革
镇政府驻地虒亭为古代重镇,
春秋时
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在这里修筑
虒祁宫。
晋景公七年(前593)晋人执郑伯于
铜鞮(今虒亭)。
晋平公元年(前557)修筑铜宫。三国时铜鞮(今虒亭)李熹由府官升为大将军。东晋十六国时
咸康三年(337)法显在襄垣龚家沟一个穷人家里出生。升平二年(358)
法显住持紫岩山宝峰寺。
咸安二年(372)大将魏丑、崔征在虒亭根除虎患。(后人为纪念魏、崔二将,在铁梁城(今虒亭镇)修建了行宫庙)。
五代十国时周广顺元年(951)
王彦升、
陈思让破北汉兵于虒亭,斩其帅王璋。
南宋嘉定五年(1212)元兵围占铜鞮城,杨润组织忠义军杀退元军,光复铜鞮城。明洪武元年(1368)废铜鞮,分其地入
沁州。
洪武八年(1375)县令魏惟明奉旨修虒亭驿。
成化七年(1471)将紫岩山宝峰寺重修于紫岩山下,共建造房殿120间。民国34年(1945)10月6日,
晋绥军彭毓斌、胡三余部队被
太行山、太岳、济南三路大军截击在土落河滩。除少数漏逃外,大部疲歼。
胡三余等数十名高级军官就擒。10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李达、陈锡联在烧土沟接见本县全体参战
地方武装、
民工。
新中国成立初期,虒亭村为
襄垣县第四区区公所驻地。1958年——1983年为公社治。1984年社改镇复以镇称。2001年,原东岭乡并入虒亭镇。下辖虒亭、暖泉、东城、西底、返头、丰岩、赤北、小河、建华、土落、虎口、阳坡、赵村、史家岭、后湾、蔡桥、申家岭、温家庄、大池、送返、赵家坡、
进士街、东坡底、东岭、白堰底、祝家岭、高崖上、西洞上、种家岭、黄楼北等30个行政村,含131个自然村。
2021年3月1日,
潞州区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撤销上马乡,整建制并入虒亭镇,以原上马乡和原虒亭镇的行政区域为虒亭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虒亭村。
截至2021年3月,虒亭镇下辖37个行政村,204个自然村。
人文资源
虒亭古镇自古文明
山西省,人文资源丰富多彩。虒亭原名“虎亭”,春秋时
晋国大夫
羊舌赤(
人名)来此为官,“羊入虎口”犯了地名,便在来
龙脉处筑亭镇虎,并将“虎”字改为虒(si)字。虒为
古兽马名,似虎,头上有角,能行水中,后一直沿用至今。
东晋高僧
法显(出生在虒亭镇)是历史上赴西天取经第一人,比
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早230年,也是唯一从陆地西行海上归来的中华第一高僧,据现代学者研究,法显是发现美洲大陆的中国人,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1080年。位于镇东的千年古刹
宝峰寺是法显出家修行
寺院,法显故里在虒亭。据
明朝文学家
李思诚诗曰:“虒亭遗址在,仙洞古踪留”的古洞“麻衣祖师洞”就在镇东紫岩山上,相传因麻衣祖师法济大师在此洞中创研了《麻衣相术》,并成为历代百姓祈雨圣地。此外,名闻中外的
上党战役主战场之一的“土落截击战”遗址位于我镇土落村,现已成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然资源
虒亭山多地广、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主要盛产玉米、小麦、谷子、高梁等农作物,特别是优质小杂粮和蔬菜种植已成为本镇绿色产品支柱产业。丰富的牧草资源和充裕的水域资源为发展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具有美味佳肴的“
炝锅鱼、炸河虾、炖豆腐、手拉面”等菜肴面食誉满
山西省,经久不衰。
展望未来
近年来,虒亭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务求实效,创优环境,锐意创新,以
科学发展观统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提出了“围绕调产上项目,围绕旅游兴三产,围绕粮食深加工,围绕村镇搞建设,围绕商业促流通,围绕服务创环境”六大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镇、旅游兴镇、工业强镇、商业富镇”四大战略,目前以“
襄垣县紫岩山绿色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紫岩山”牌小杂粮系列产品已投入市场,销售可观;引资7000万元年转化10万吨玉米转化项目已落户我镇史家岭村,正在建设中;镇办林厂开发散养鸡场已初具规模,正积极筹建生态
观光园;襄垣凤凰建材有限公司现正式生产;康宝生物园区正在建设。我们坚信,在以侯慧萍同志为首的新一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瑰丽的山水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虒亭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经济
虒亭镇是农业大镇,2010年生产总值达8422.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92元。
第一产业
虒亭镇传统的
种植业有玉米、小麦、谷子、大豆、高粱等。2010年耕地面积为42676亩。人均耕地面积2.63亩。粮食总产量2010年达83490吨。至2010年,全镇建成高标准园区化农田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为4575亩,年产量达12100吨。丰岩等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中迈出了新的步伐。虎口等村大棚示范基地的42个大棚,已投入使用。林业主要以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和育林为主,2010年造林累计面积达2000亩。畜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镇猪存栏3800头,羊存栏7000只,兔存栏1800只,牛存栏2100头,蛋、肉鸡存栏42000只。规模养殖户达到22家,
总产值150万元。
第二产业
虒亭镇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有
造纸厂、农机厂、铸造厂、手套厂、地毯厂等工厂企业,七十年代后期逐渐关、停。至2010年60万吨
甲醇(30万吨
乙醚)厂;2×12兆瓦生物发电;3万吨
氯丁橡胶项目入驻本镇。
第三产业
2008年虒亭镇被
山西省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旅游名镇,在致力于创优镇域中心环境,打造全镇商业、文化中心区的同时,大手笔描绘,大气派规划,大力度
招商引资,为旅游开发创造优越的环境。
虒亭镇中心商贸集聚与辐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历史悠久,送返、白堰底
农村集贸市场也已形成规模。
二连浩特—淅川公路餐饮走廊绵延20华里。运输业、餐饮业均显示出强劲的势头。2010年底,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670万元,成为全镇经济社会最具发展潜力的阳光产业。
社会
集镇建设
2010年,全镇30村全部达到通水、通电、通公路、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2005年至2010年全镇共完成街道硬化32.1公里,有4个村实现户户通。完成集中供水1139户。有26个村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扶持下建了沼气池,用上了
清洁能源。
教育
辖区内有虒亭中学寄宿制初中1所,小学11所,普通小学7所。
医疗卫生
镇内有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一所。医护人员25名,病床28张,设有急诊、内科、外科、妇幼、口腔、化验室、
放射科,能开展
骨科、普外、
妇科学的常规手术。全镇建成新农村卫生所15个,并已全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全镇共有医护人员72余名,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7.6%。计划免疫儿童卫生保健普及率达97%。
体育
新建了虒亭镇文化活动中心,30个行政村配备了投影仪、音响等设备。蔡桥、温家庄等五个村分别配备图书6000余册。创建文化大院1座。全镇有“八音会”12家,秧歌队25支,虒亭村、返头村的秧歌队享誉全县。每逢赶集、过节,都有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上演。当地群众十分热爱体育运动,曾多次参加市、县组织的运动会,在2010年全市太极拳比赛大会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交通
虒亭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208国道、
太焦铁路穿越东西,是通往省城和中原大地的重要门户。镇内在1996年实现了通公路,2010年实现了户户通
水泥路。
旅游
景点
宝峰湖
浊漳西源从
沁县的
漳源镇出发,流到襄垣虒亭地界,随着山势蜿蜒,而变作长河一线。1959年11月,当地人民在长河的另一头,拦坝蓄水,使长河成湖,总库容1.303亿立方米。先称
后湾水库,也称虒亭水库,20世纪末改称宝峰湖。宝峰湖从1997年开始建设,三年投资300余万元,对坝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兴建了休闲度假村、饭店、商店和游泳场、
钓鱼岛、垂钓池,购置了
快艇、皮划艇等,使库区旅游开发初具雏形。按照规划,宝峰湖将建成森林别墅区、游泳区、综合娱乐区、健身疗养区、商业区五大区域和明王岛、人工瀑布、水下龙宫、水下族馆、荷花池、赤壁赛马场、张家祠堂烈士纪念馆、
上党战役纪念馆、上党战役土落截击战、磨盘战役纪念碑亭、宝峰寺十大景点,是集旅游、观光、健身、疗养、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
宝峰寺
坐落在镇东紫岩山上,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2005年复修重建。创研《麻衣相术》的麻衣祖师法济大师研修在镇东的“铁瓦寺”。脍炙人口的《崔生遇虎记》故事就发生在本镇。羊舌赤三公墓遗址在镇西赤北村。
上党战役土落截击战遗址,在镇西的土落村,
山西省政府授予“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