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前
1934年茅盾创作的散文
《雷雨前》是现代文学家茅盾于193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夏日的闷热和雷雨降临前的景象描写,写实与象征、现实与理想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旧世界的厌恶与对新世界的期待,表现出了作者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心。这篇文章选材严格,布局有致;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紧扣文章的思想内容,用得十分贴切。
作品原文
雷雨前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势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的地方飞出来,嗡嗡的,绕住你,钉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文言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脚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罢!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作品注释
巨人:指革命力量。
苍蝇:指特务。
金苍蝇:指腐朽官僚。
蝉儿:指当时高唱亡国论的人和一些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主义者。
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踏入中国,而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进步力量实行残酷的围剿;同时,封建军阀、贪官污吏气焰嚣张,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整个中国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前夜。另一方面,中国革命已经逐渐走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时的低潮,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浪潮不断掀起、不断深入。作者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正在成为全国进步力量的核心,一次次革命风暴的酝酿与爆发,将冲破压抑中国人民的沉闷空气,让人看到希望。茅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了《雷雨前》,并发表于1934年《漫画生活》月刊第1期。
文学赏析
《雷雨前》全文可分四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像要呕出什么来”),为了表达深刻的思想,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的方法,选取了三个富有特征性的事物。作者先描写了雷雨前长期干旱的严重情况。由于久旱,天气闷热得特别厉害,人们在晚上只得到露天的桥上去睡觉。在这种情况下,天呢,“张着个灰色的幔”,笼罩得十分严实,并且“太阳的势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更增加了闷热;地呢,河水干涸,田土龟裂,泥土干白,一片荒芜景象;人呢,全身的毛孔就像全都闭着,“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似的,感觉十分烦闷。整个世界都非常闷燥。这里,作者用象征的手法,以久旱来概括1927年到1934年期间中原地区社会的黑暗生活,把“灰色的幔”和“太阳的势力”作为人们的对立物来描写,实际上是指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人们呕心的感觉正是当时生活在国统区人民思想情绪的写照。作者用写景的方法,表达了这层思想内容。
第二段(从“这一天上午”到“天加倍黑”),作者写了大雷雨来临之前的最烦燥、最闷热的时期,集中力量描写了“灰色的幔”笼罩下的世界的具体情况。这里没有风,“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踱方步”;这里似乎没有空气,有的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虽然,有时“长空一闪”,“灰色的幔”一二次裂开了缝,但由于“幔”的力量强大,结果“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点儿风。虽然这时“巨人”在怒吼、咆哮,但在“巨人”到达之前,这里仍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而且比以前加倍厚,空气加倍闷,“天加倍黑”!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作者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曲折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示了自己对黑暗世界的最憎恶的感情。
第三段(从“你会猜想”到“你汗也流尽了……”),文章细针密线,描写了人们在这最烦躁、最闷热时期的境遇。一方面,人们坚信着革命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并焦躁地等着那“大刀的一闪电光”,“隆隆的怒吼声”的进攻。但是,另一方面却遭受着反动派各种各样势力的围攻。你看,苍蝇“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的,绕住你,钉你的涂二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则“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文言文”似地向你唠叨、进攻。它们无论是直接钉你的皮肤,还是“念经”似的“哼”也好,目的都是要“给你传染病”,“喝你的血”,把你致于死命的,不仅如此,逃避在树梢头的蝉还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散布消极悲观的情绪,麻痹人们的斗志。整个环境真是乌烟瘴气,一团糟,比世界的末日还要坏。人们在这种种的压迫下,“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手脚也软了”。这里,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国统区的阶级斗争,对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迫害革命人民的残暴罪行,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诅咒。
第四段(最后两个自然段),尽管雷雨前的世界极端烦闷、黑暗,但革命的大雷雨终于来到了。它来势猛、风力足、力量大,“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而且“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一切反动的蝉、蝇、蚊都逃的逃,躲的躲,销声匿迹。人们接受了革命大雷雨的洗礼,“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这时,作者抑制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像马克西姆·高尔基在《海燕》的结尾一样,高声赞美:“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罢!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对革命高度的热情、无限的希望、热烈的赞美,把文章的思想提到了最高点。
《雷雨前》全文一千二百字左右,字数少,照理容量不大,但它却概括了比较长的历史时期,表达了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和作者语言的简炼,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状物抒情,寓情于景,使景物描写紧扣文章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此外,作者选材严格,布局有致,由远而近,由近而远,一层一个意思,一层深似一层,眉目十分清楚。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紧扣文章的思想内容,用得十分贴切,有助于思想内容的表达。
名家点评
已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秦似《文笔精华·名家笔下的景》(第2版):作者把雨前沉闷的天比作一张灰色的幔,把电闪雷鸣比作挑开这幅灰幔的巨人的刀光剑影和愤怒吼叫,设喻贴切生动,又富有象征意义,动人心魄,发人深思。
现代诗人黄曼君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史》:如《雷雨前》先渲染暴风雨到来之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然后描写雷雨到来时壮观的景象,并在轰隆隆的雷声中喊出“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的理想。作品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革命风暴和胜利前景的期待。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宏《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茅盾卷》:总之,《雷雨前》之所以极富激情与冲力、具有强劲的心灵震撼力与战斗鼓动性,这与作者对各种艺术手法很好的把握运用密切关联。可以说,作品的意境美以及在象征、对比手法等方面的运用,成功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作家。1920年与郑振铎、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同时大量翻译介绍了苏联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进步文学。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革命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著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多部。现有《茅盾文集》十卷等行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创作背景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