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
鼯鼠(
食虫类:Petaurista lena Thomas)是一种美丽的大型
复齿鼯鼠,属于
松鼠科鼠族。头体长35~43公分,尾长44~48公分,成体的体重约有1,200克。头脸部圆形,眼睛大型明亮、鼻吻端短钝;头与体背面暗赤褐色,脸部及腹部为纯白色,尾巴很长呈黑褐色,部分个体尾部末端呈白色。由前肢扩展至后肢髁关节之间有大型飞膜。齿式:门齿1/1,犬齿0/0,前
臼齿1/1,臼齿3/3;总齿数=20。该物种是中国台湾特有的
红白鼯鼠的
亚种动物。
白面鼯鼠在蹲伏时,滑翔用的皮膜收缩在腹侧,看起来有点臃肿发福的样子。它的食物包括
针叶树的
球果,阔叶树例如
壳斗科的果实,嫩芽、嫩叶等等。
翼手目的
颅骨吻短,颅上部圆弧形,脑盒宽大,眶上突前方有1深凹刻。鼻骨前宽后窄,其后端与前颌骨后端约在同一水平线上。额骨后缘略为弯曲或接近一直线。眼眶较大,听泡发达。上门齿明显向后弯曲,门齿孔后端达左右眶下孔前缘连接线。下颌骨后端下面部分很发达,隅突(即角突)甚宽。齿式与
松鼠属一样,第一上前
臼齿很小,第二上前臼齿约与第一上臼齿一样大。上臼齿与松鼠属的较为相似,但第一上臼齿最前面横嵴与后露2个主要横嵴同样高。下臼齿基本上也和松鼠属的相似,只是齿冠小而皱褶和小齿尖略发达。
白面鼯鼠一般在9~10个月龄,就可达到性成熟并可开始配种。全年均可交配,以4~5月为发情旺季,此时受胎率较高。雌鼠的妊娠期约为110天左右。在预产前1~2周,可将怀孕母鼠移入产仔箱。仔鼠出生后1~周开始吃饲料,可喂给一些新鲜水果及优质精饲料,5周龄即可断奶,分笼饲养。
白面鼯鼠在中国分布于
东北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陕西省、
山西省等地,在国外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邻近岛屿。华北亚种P. v. wulungshanesis Mori.分布于
河北省。西北亚种P. v. buechneri Satunin.分布于
甘肃省、山西。
东北亚种P. v. aluco Thomas.分布于东北三省。
白面鼯鼠栖息于
温带、寒温带山地林区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独居或两鼠同居,营树栖生活,能在树枝上攀爬和在树间滑翔,远达50米。主要在傍晚和夜间活动,白天有时也活动,没有
冬眠现象。以
松子、
橡果、
浆果、嫩树枝叶为食,秋末常储存
坚果等食物过冬。4~6月间繁殖,每年1胎,每胎2~4仔。春季和秋季换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