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琳,女,1962年生于中国西安。
西北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教师。旅美作家,海外著名文学评论家。
1992年赴美,在美国从事多种研究和文化工作。现任
休斯敦《新华人报》社长,国际新移民笔会会长、世界华文女作家会员、华语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等,同时兼任
南昌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等校客座及特聘教授,国际汉学研究员。有《中国现代杂文史》和《“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等多部作品。被誉为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的
波特兰开拓者队。
人物生平
国内
陈瑞琳12岁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破格考入
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十年,在
西北首开台港及海外文学研究课程,此间曾多次应邀赴西北五省讲学,并以最年轻之杰出学者身份多次代表西北学界参加全国学术盛会(包括1991年北京怀仁堂纪念
鲁迅诞辰110周年大会)。出国前学术著作计有《中国现代杂文史》(曾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大奖)、《中国当代文学》、《神秘黑箱的窥视》等,学术论文从1983年《中国社会辑刊》首发“论萧红小说的语言风格”开始,二十年来不断有研究论文在海内外多家报刊刊登转载,国内《
文艺报》特辟专版介绍,并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收集刊载。
海外
新闻写作
1992年赴美,先从事新闻写作,曾任《
华商报》采访部主任,继任《自由人报》社长兼总编。现任
休斯敦王朝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大型文学刊物《华人世界》常务主编、美南作家协会理事、亚洲之声华语电台节目主持人等职。
散文创作及文学评论
在美期间开始散文创作及文学评论,作品发表于北美《世界日报》《
明报》《
侨报》《
国际日报》《美中时报》《美南新闻》《自由人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外论坛》《北美行》《华人世界》《人间指南》《德州月刊》、国内《
文艺报》《文学报》《
文汇报》《
北京日报》《世界华文文学》《
台港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等海内外各大报刊。
出版有域外散文三部曲《走天涯》、《“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家住墨西哥湾》。2000年散文《他乡望月》荣获《世界日报》暨
洛杉矶作协联合征文首奖。散文《巴黎寻梦》荣获2005年“全球华人旅游文学征文大赛”优异奖。《家住墨西哥湾》2009年荣获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散文奖,同年荣获第一届《世界华人周刊》杰出作家奖。散文《“井冈”杜鹃》荣获2011年
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早期游记作品曾被收入《二十世纪名家旅游经典》一书,早期主要散文作品收录在1998年由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域外散文集《走天涯》一书中。作品集锦已经编辑在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新书中。陈瑞琳散文创作风格感性抒情,蕴积深厚,作品被收入《二十世纪名家经典》一书。2010年荣获台湾侨联“海外华文著述奖”小说类第一名。
在文学评论方面,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全面展开对海外文坛的俯瞰,更借其近水楼台之得天独厚,以其独特视角关注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创作,被誉为是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不少有关学术文章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并牵动着国内外关于当前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动向。其主要篇章收集在2006年由
成都时代出版社推出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海外新移民文学散论》一书中,并编著有北美新移民作家首部 专辑《一代飞鸿》,2005年曾荣获中国《
文艺报》评选海外唯一“理论创新奖”。
陈瑞琳把海外文学当作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尤其关注新移民作家的作品。近年来北美的华文文坛越来越成为海外文学的重地,作家层出不穷,尤其是新移民作家。与台湾绵长的留学生文学相比,大陆的留学生文学仅仅出现过很短暂的时期,紧接着就是波澜壮阔的新移民文学。在研究北美作家时,陈瑞琳发现,虽然他们多来自深厚的文化背景,职业不同,身份各异,背景纷杂,贫富不均,但执笔者却是一样的一往情深,所以创作的成就也就格外地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从加州海岸老侨作家血泪的记述;到60年代留学生文学的苍凉;再到80、90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的昂然崛起,整个北美文坛风起云涌,各领风骚。如果从80年代初北美大陆新移民文学的算起,至今已经20个
春秋。这样的历程不能说短了,陈瑞琳激动地对在座的听众们说,轰轰烈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也不过才30年,而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切换更是以5年计,再看台湾60年代的留学生文学的浪潮也仅仅滚动了10年。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呼唤着海外文学研究的成熟期的到来。
自我评价
作为一个评论家,陈瑞琳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她尖锐而痛心地指出,当代文坛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从1979年首刊
白先勇的小说《
永远的尹雪艳》开始,20多年过去了,“世界华文文学”虽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但有关北美文坛重地的研究,却如同一个原地打转的
陀螺,很多人都在抽打,却始终拘泥在早期港、台文学的研究格局之中,不仅研究的作家循还往复,研究的方式及关注的主题也一直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尽管每一届有关海外文学研究的国际研讨会打出的口号都是“期望超越”,可当我们看到一篇一篇、一本一本的研究文字时,却不能不扼腕叹息:一个越滚越大的陀螺仍在原地旋转。
她感到令人惊讶的是,大陆当年在各大学兴起的“港台文学”课所建立的作家框架,竟然一直延伸至今,竟然还是以台湾50、60年代的“现代”作家为主,“乡土作家”为辅,报刊、杂志依然以发表他们的作品作为海外文学的代表。以此主导着海外文坛的研究方向,显然隐藏着极大的偏颇和误区。因为很多来自台湾的“现代”作家,在海外并无大的创作成就,即使有,其中不少人也已成“明日黄花”,10年来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作品问世,如
白先勇、
聂华苓、
陈若曦等(于梨华等虽一直未歇笔,但已不在文坛主流),显然,他们已不能再作为当今海外文学的主要代表。而像《白雪红尘》这样的优秀留学生作品,竟在很长时间内国内的许多研究者根本就没有读到。由于使命感的趋使,陈瑞琳以一篇篇掷地有声的文章引起大陆评论界的注意,并被邀请回国巡回演讲,造成不小的轰动。
一个只愿意读作品而不亲近作家的评论家,不会成为出色的评论家。陈瑞琳说,“我爱作家,非常珍惜与他们之间的友谊,正如一首歌中
说唱,人世间百媚千种,我独爱你那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关系,同学、朋友、情人……最令我感动、珍惜的是文字与人的这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人间世俗的东西都荡然无存了。我在北美这么多年,结交很多朋友都是从文字的神交开始。”
诚如陈瑞琳所言,我们的研究者多年来只注重作家作品的个体研究,却没有宏观把握的恢宏气势,而更少能够从人类生态文化演进的角度来考察文学意义的演变,譬如我们对网络作家的学术上的判断,还有如何从地域文化来把握文学的走向,从性别角度来分析文风继承的异同,更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挖掘作家内心真正的创作源泉等等,都是现在我们十分匮乏的留白。陈瑞琳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评论家,每写一篇评论,她不仅要熟读作家的作品,还要尽最大的努力与对方见面倾谈,甚至连作家身边的朋友都细心留意。再加上她有一支写优美散文的笔,难怪评论文章独树一帜,亲切、优美,又不失尖锐、深刻、厚重。陈瑞琳研究过的新移民作家有严歌苓、
闵安琪、
少君、
王鼎钧、
程宝林、
刘荒田、
沈宁、孙博、
李彦、陈谦、夏小舟、宋晓亮、
张翎。
海外报道
《描绘华人他乡生活的女作家》
2009年,看见陈瑞琳在中国陕西西安主持第三届海外新移民作家
国际笔会。之后,又看见她在
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家住墨西哥湾》首发式上发表演讲并签名售书。紧接着她又赶赴广东中山,走在“首届华侨文学奖”颁奖大厅的红地毯上……
陈瑞琳在这一年忙碌的身影,让我想到了一个人生命的能量。
我们常常用物理的方法,绘出
宇宙间存在物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可以计算出物体未来某个时间点的运动位置。陈瑞琳是当今海外知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她的人生经历,她的5岁,她的15岁,她的25岁,她的35岁,她的45岁……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地跟随着她的身影,在时光的燧道里穿越,以寻找在这10年一顿的时间点上,她的存在形式以及随之而展伸出去的、流光般的运动轨迹,或许能找到这之中发生过的某些微妙的东西,即套用“物理的方法”,绘出她存在的位置、状态和她的抱负,她的未来。
在故乡经历文革的岁月
1967年,5岁的陈瑞琳被参加文化革命大串联的爸爸妈妈丢在乡下姥姥家。尽管多病的姥姥百般呵护着,但在孩子的心灵里,肃杀的乡村阶级斗争环境还是让她充满恐惧。小瑞琳穿着那种城里孩子才有的“布拉吉”裙子,不时遭受到村子里一帮该子们的嘲弄和追打,自己只好躲在猪圈里与猪说话,给猪捉蚤子,挨过一天,又一天……傍晚,小瑞琳将身子靠在猪圈墙上,看西下的阳婆一寸一寸落在山后,心里想着、盼着,明天早晨,妈妈定会来接她回家。霞光中映着一串挂在脸蛋儿上的泪珠……
是的,小瑞琳甚至想过,让大水把自己冲走,让火车从身上撵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要结自己的生命,而是想离开这个地方,想尽快地摆脱这种难耐的孤独和寂寞。
1977年底,15岁的陈瑞琳破格被
西北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当年为数极少的少年大学生。小瑞琳大人似地办完入学注册的手续,走进宿舍,“阿姨,我的床铺是哪一个?”声音发出后,她才意识到,错了,叫错了,多不好意思。七七届的同班同学,不是叔叔阿姨,也是她的大哥大姐。大学毕业那年,谁也未曾料到,这位系里年纪最小的大学生撰写的《论庐隐》,竟荣获了文科毕业论文的
优秀奖。1982年,不满20岁的陈瑞琳走上了大学的讲堂,听课的学生有的都比老师的年龄大。一学期下来,校长告诉她:“决定派你去
大连市参加全国现代文学研讨会的暑期培训班。”在大连,陈瑞琳生平头一次看见大海,呵,那是何等的壮阔,何等的浩瀭呀!她心里在想,大海的尽头,定会有更多的奇妙存在。更为让她振奋的是,讲习班的这些日子,她几乎见到了当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所有权威、泰斗,集中领略了他们的学术思想丰采。那是一串多么响亮的名字哟:
唐弢、
王瑶、
钱谷融、林非、马良春、
樊骏、
严家炎……在这个众星灿烂的“舞台”上,散文研究专家林非先生的出场,则格外地让她专注。一个彩霓般的愿景在瑞琳的眼前由漫而逐渐明确起来一一她要研究
鲁迅,要研究散文!乘着
大连市的暖风,带着无限的憧憬,陈瑞琳又一次投师在
西北大学张华教授的名下,攻读鲁迅研究的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岁月,在导师的带领下,陈瑞琳参予了《中国现代杂文》的写作。此书曾荣获当年的学术大奖。硕士毕业后,她移师到
陕西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被学校推荐出席了北京召开的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这次北京之行,却是坚定了她考鲁迅研究博士的信心。
但1992年的夏天,对陈瑞琳来说,面临的并不仅仅是博考,而是人生道路上前所未有的煎熬和选择。就在她考博士的同时,先生获得了赴美国留学的签证。事业、家庭忽然间站在一个交叉点上让她万般纠结。最终的她则是服了理性与生活的逻辑,选择了远处的那条迷迷蒙蒙的路。
陈瑞琳出版的部分作品。
在他乡写旅美华人的故事
《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出版,林非作序,写了众多旅美华人的故事,也写了自己最初的奋斗和挣扎。作者以情真意切的文笔,书写了华人新移民跨境域、跨文化生命移植的艰难旅程。为此,
休斯敦市长李布朗特别为她颁发了“荣誉市民”和“文化亲善大使”证书。这一年,她35岁。
1992年的冬天,陈瑞琳毅然告别了
西安市,告别了北京,告别了亲人、同学、同事,告别了恩师和朋友,当然,也告别了生养她的这块土地,飘洋过海,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陈瑞琳,先是毅然地告别了刚刚团聚的丈夫,告别了北方的冰雪,搭乘“大灰狗”,只身来到休斯敦,拿丈夫从奖学金中节省出的1千美元打底,开始了勇敢的闯荡。最开始她包了些
素三鲜饺子拿到一所大学门口去叫卖,但是失败了,她的水饺未经卖出早已化作一团。接着她又去应聘当婴儿姆,不到一个月,笨手笨脚的她就露了马脚,被解顾了。不管怎样,1千美元的基本金有所扩大。机遇来临:一位台湾留学生返乡,愿意把车贱卖。条件是她必须随车送他到机场,然后自己把车开回来。陈瑞琳拿着自己马马虎虎考来的驾照,把这得手的车万般惊险地开上了高速公路。终于有了车的她随即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到中餐馆洗碗。
夜晚,透过天窗,望着满天星斗,陈瑞琳胸中涌动着一股激情,她要把自己身处的这座城市里的华人奋斗故事写出来,写成一本书,写给母亲,写给家乡父老。1998年,她的《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由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书中写道:“痛苦也是生活,体验就是财富!我要写,写下异域的冲击,写出新一代移民的甘苦!”
2000年,陈瑞琳的散文《他乡望月》,在
洛杉矶作协全球征文中获得头奖。这是她定居美国后第一次在海外获得文学大奖。
《他乡望月》无愧是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散文创作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作者把情绪凝铸在异邦的“他乡”,以静夜的“望月”寄托自己的情思。在清淡如水的月光下,痴痴地将一腔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由内心深处汩汩流出,自然而亲切,纯朴而缠绵,看不出丝毫的文化挫败感。堪为当代海外游子的一首牵肠挂肚、清雅幽的文学“思乡曲”。里面所描绘出的一幅幅深情浮漾的原乡风俗画,相信定会牵动着每一个游子漂泊生涯中的故土情愫,引出对家园往事的无尽怀想。
2003年,先是“英伦秋游”选入北京《世界华文文学》杂志,第二部散文集《“蜜月”巴黎一一走在地球径纬线上》在中国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从
加拿大到
墨西哥,从西欧到北欧……”作者视野的扩大,直接带来思想、感情、认知、判断以及文字修炼方面的深刻变化。
她决心要一直写下去。不仅自己写,还要为所有的新移民作家呐喊。她太理解他们的甘苦了。她的抱负是把每一位华文作家,把华文作家的方阵,整体地推到世界文学舞台的灯光下。从《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作家散论》到《一代飞鸿——北美新移民小说精选与点评》、《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是陈瑞琳为华文文学史留下的重彩之笔。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