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毛脚燕
燕科毛脚燕属的鸟类
黑喉毛脚燕(学名:Delichon nipalensis),又称尼泊尔家燕,是燕科毛脚燕属的一种非迁徙性鸟类。体长约 12厘米,是一种体型小的钢蓝黑色及白色燕。似毛脚燕烟腹毛脚燕,但体型较小,腰部白色带较狭,尾平,狭窄的颈圈白色,颏及喉暗黑色,尾下覆羽辉黑。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褐色,被白色羽至趾。其分布范围广泛,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缅甸西部、老挝越南西北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外形特征
黑喉毛脚燕雌雄羽色相似。整个上体包括头两侧、颏、头顶、后颈、背、肩、两翅覆羽、最长的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具深蓝色金属光泽。后颈羽毛基部白色,常常显露于外,形成不完整的领环;腰白色,短的尾上覆羽白色而带黑色尖端,飞羽黑色,外侧羽缘微具金属光泽。眼先绒黑色,颊和耳覆羽黑色而无光泽。颏、喉黑色或灰黑色,后者常缀有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色而具蓝色光泽。颈侧灰黑色,胸两侧黑褐色,腋羽与翼下覆羽黑色,其余下体白色,跗及趾被白色绒羽。尾叉短、几成方形。虹膜暗褐色,嘴角褐色到黑褐色,跗跖及趾被白色绒羽。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黑色上体部分羽色较暗褐且缺少光泽,喉杂有更多的白色斑点,整个下体沾有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13-16克,雌性15克;体长雄性117-121毫米,雌性122毫米;嘴峰雄性5-6.5毫米,雌性5毫米;翅雄性93-98毫米,雌性94毫米;尾雄性43-50毫米,雌性52毫米;跗跖雄性10-11毫米,雌性11毫米。
体型轻小,活动敏捷,以擅长飞行而著称,善于在高空疾飞啄取昆虫。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擅长在空中捕捉飞虫;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
栖息环境
繁殖期集群于海拔1500米以上有溪流的高山上。夏季于海拔2000-4000米,冬季下至350米。栖于河谷及山崖。在中国罕见于云南省极西南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活动于喜马拉雅山脉、缅甸西部、老挝及越南西北部。
生活习性
黑喉毛脚燕为夏候鸟,每年4-5月迁来,10月末-11月初迁走。或许部分留居,为留鸟
群栖性。飞行平缓带俯冲、滑翔及急转弯。多数时候都在不停的在栖息地上空飞翔,性较温顺,有时也接近人类住宅。主要以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繁殖方式
黑喉毛脚燕的繁殖期为4-7月,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甚至有多达3000对的大群在一起营巢。通常营巢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岩石上,也有少数营巢在高山悬崖附近人类住宅的房檐下。每窝产卵4-8枚,卵纯白色,大小为17.3-19.1毫米×12-13.4毫米。在褐林鸮边或在建筑物等处砌泥巢。孵化及育雏由两性担任,孵化期约15-19天,雏期约20天。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分类学
黑喉毛脚燕由英国昆虫学家Frederic Moore于1854年首次描述,并被置于由Moore和美国自然学家Thomas Horsfield创建的新属Delichon中。该物种的学名“nipalense”来源于其模式产地尼泊尔。黑喉毛脚燕有两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Delichon nipalense nipalense)分布于尼泊尔等地,而云南亚种(Delichon nipalense cuttingi)分布于中国的云南等地。
参考资料
黑喉毛脚燕.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4-08-16
黑喉毛脚燕.中国野鸟图库.2024-08-16
Delichon nipalense.The IUCN Red List.2014-08-06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分类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