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豪(1888年1月10日-1967年5月10日),原名世英,字钧豪,是中国早期著名的冶金学家。他于清
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成为
张亨嘉、
陈宝琛等人中的优等生之一。随后,他被皇上引见,钦派翰林,授职检讨。次年,他被公派赴美深造,并于1914年获得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冶金博士,并获得金钥匙奖章。他长期在唐山交通大学(今
西南交通大学)任教,曾担任矿冶系主任。王钧豪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教育工作,还在于他的研究成果。他在冶金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钢铁冶炼和合金研究方面。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工业生产中。王钧豪是中国冶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贡献对于中国冶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当时张亨嘉、陈宝琛会考北洋
京师大学堂毕业学生,共取最优等三名,王均豪位列其中(另两位为
冯熙敏、
王正黼),授
进士衔,,随即被皇上引见,钦派翰林,授职检讨。
投身教育界后,他先后被聘为直隶公立工业专科学院教授,
浙江大学化学、物理、矿业等系教授、教务主任。此后,长期在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任教,曾担任矿冶系主任,并在抗战期间为唐山交大迁校贡献颇多。
王钧豪先生在唐山交大长期主讲《冶金学》,深受同学爱戴,两弹元勋
姚桐斌曾深情回忆过王钧豪先生的授课情况,唐院冶金系学生,如
陈能宽、
邱竹贤、
肖纪美、
徐采栋、
庄育智、
邹世昌、
葛昌纯等(所列者均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多受业于是王钧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