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老会
美国基督更正教的教派之一
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是基督更正教的一派,他们的根源是从十六世纪的西欧改革运动开始。长老会的协会起源可以追踪到苏格兰改革,特别是依照由约翰·诺克斯的带领下。由于这背景,长老会一般被发现在英国以前的殖民地,像美国加拿大大洋洲新西兰印度等等。这个教派的名字是从希腊文词“πρεσβύτερος” (Presbyteros)就是“长老”之意。苏格兰人约翰・诺克斯 (1505年 - 1572年), 在日内瓦学习了加尔文主义(calvinism), 1560年返回到苏格兰和带领苏格兰教会接受改革。长老会即长老宗,也称归正宗。归正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以约翰·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的宗教思想为依据,亦称加尔文宗,”归正”为经过改革复归正确之意。在英语国家里,该宗因其教政特点又称长老宗。归正宗产生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与安立甘宗和路德宗并称新教三大主流派别。长老会是基督教新教主要派别之一,创立于16世纪。主要传播地是美国。主张信徒选举长老,长老代表信徒治理教会,有堂会、区会、总会的设置,长老会的神学原本都是基督教新教的教导,传统上敬拜都是唱颂诗篇。苏格兰裔人的宗教团体,属于新教,长老会就是苏格兰教会,美国的长老会就是从苏格兰移民到美国的那些移民的教会,同样美国也有英格兰共和国教会(清教徒中有一部分有主张不脱离英格兰教会) .
来源
16世纪初,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瑞士人文主义者和宗教领袖力图以《新约》为信仰与行为的唯一根据,改革宗教生活。1519年,茨温利(Ulrich Zwingli 1484-1531)在苏黎世进行宗教改革。他和奥科兰帕迪乌等因圣餐礼问题与马丁·路德在1529年的马堡会谈中发生分歧,遂与路德宗分道扬。教会体制方面,斯特拉斯堡宗教领袖布塞尔主张由会众推选长老,协助牧师管理教会,成为长老制之始。1553年,约翰·加尔文日内瓦进行改革,实施其在《基督教原理》中提出的理论。该书后成为归正宗在教义、教政和教规方面的基本读本。归正宗产生于瑞士,形成以后就逐渐向外传播。首先是传入法国,传入法国的归正宗称胡格诺派,1559年,该派在全国建立各级长老制机构。由于归正宗与尼德兰革命关系密切,荷兰独立后,它成为荷兰国教。爱德华六世时,归正宗传入英格兰,在革命中分裂为长老派与独立派。1637年,归正宗在苏格兰建立了长老制。16世纪下半叶,归正宗传入波兰。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出现归正教会。17-18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归正宗获得法律承认。它是除瑞士以外的拉丁语系国家中最大的新教团体,在苏格兰则为国教。在美国,它对宗教、政治、习俗和伦理均发生重大影响。英国的宗教复兴和北美大觉醒运动则使归正宗开始重视社会改良。19-20世纪是归正宗分裂和重新组合时期,在此期间归正宗对世界基督教联合会的发展、神学和礼仪的革新,以及天主教和新教的对话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归正宗于17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教徒人数占该宗亚洲教徒的三分之一。在中东美国归正宗的国外宣教组织加强了与东正教小教派和东方教会的联系。日本菲律宾泰国等地的归正会则与其他新教徒组成了联合教会。非洲归正宗最初由荷兰人传入,后胡格诺派德国归正宗教徒流亡南非建立了教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属西印度群岛也有很多归正宗教徒。拉丁美洲的归正宗教徒有一半以上在巴西。在中国,归正会一般属归正宗(亦称长老宗)。1842年传入后,在沿海地区按不同传教系统成立了36个组织,1916年联合为中华长老联合会,后改称中华基督教大会,为新教在华的最大宗派之一。1877年,世界归正会联盟成立。1948年,绝大多数归正会和长老会加入了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并参加了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协进会。1970年组成了世界归正宗教会联盟。现在,归正宗是世界上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新教派别。
教义
有一些长老派的传统采取了1647年创作的《韦斯敏斯德信仰宣言》当他们唯一的信条,作为本会牧师受训练的教条标准。教义方面,归正宗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信的本质就是相信通过基督而获得恩典–雅威赦罪的爱。传播神恩的福音是教会的职责,圣经即是福音的见证。加尔文主义相信极端的双预定说,认为人的得救或被弃绝,都由上帝预定;单预定说则认为上帝预定的只是人的得救。归正宗在荷兰的阿明尼乌派,肯定自由意志,认为人的得救与否亦取决于其是否接受救赎而改恶从善,实际上是否认了预定说。该派后来脱离了归正宗。归正宗强调圣经权威至上,应据以判断一切传统;归正宗还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被赋予无限权力,这一观点对现代法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在崇拜仪式中,归正宗使用方言,屏弃祭台、圣像和祭礼,不承认圣餐中存在耶稣的真体和血,只承认其中有耶稣体血的德能。该宗还强调讲道,注重牧师和信徒教育以及信仰与社会生活之关系。
传教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1847年),英长老会牧师宾为邻抵香港特别行政区,稍后进入广州市,不久经厦门市上海市。此为英长老会进入岭南之始。至咸丰六年(1856年),宾为邻及另一传教士抵达汕头市,进行传教活动,但传教两年,未能发展信徒入教。咸丰八年(1858年),英长老会派遣在厦门传教的施饶理来与宾为邻对调,创设一间宣道所和一所小学。《天津条约》签订后,英长老会的传教事业始获得较快的发展,先后在潮汕地区一带建立教堂,吸纳信徒,创办医院、学校、书馆,并把传教区域扩至客话地区。该会的宣教区集中在潮汕潮州话地区和部分客话地区。民国8年(1919年)。该会在广东省有布道区131个,正式教堂108座,教会职员336人,受餐信徒6209人,办有小学147所,中学6所,医院6所。民国17年,潮汕基督教长老总会改称为中华基督教岭东大会,下辖中华基督教汕头区会(原汕头区基督教长老大会)和中华基督教五经富区会(原五经富长老大会)。民国18年起,英国传教士逐渐将教会的领导权移交给中原地区牧师,集中由岭东大会领导。至民国26年,潮汕基督教长老会拥有教堂142座,教徒超过1万人,并在汕头市和五经富各设神学院一所(贝理神学院和观峰神学院)。
学院
长老会学院作为一个与教会有关的学院仍然忠实于它的传统,学校对学生管理严格,95%的学生可以在校内住宿。长老会学院的校训是:“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应当服务社会。”服务是学校的重要部分之一,直到毕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某种形式的服务。因此,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学生志愿服务。长老会学院有超过70多个的俱乐部和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各种团体活动。学生恪守其核心价值观即自由学习、基督教信仰、服务、荣誉、社会和活力。长老会学院着重全面教育,是代表了最好的服务、荣誉的高等学府。学校目标是在未来成为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高等院校之一。
美南长老会
美南长老会(American Presbyterians (South) ,PS)美南长老会是1861年美国长老会南北分裂的产物。
美以美会
美以美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是1844年-1939年在美国北方的卫理公会所使用的宗派名称。该会属于基督新教的一个较大的宗派—— 卫斯理宗。1784年12月24日,美国卫理公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成立。亚斯理(Francis Asbury)为首任会督。以后经过数次分裂,形成美以美会、监理会、美普会、循理会和圣教会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分裂,就是1844年美国南北卫理公会因为黑奴问题大分裂,在美国南方的称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在美国北方的则称美以美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1936年时,美以美会的总部在纽约50大道(Fifth Avenue)150号。1939年5月10日,美以美会、监理会和美普会(The Methodist Protestant Church)重新联合,称为卫理公会(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从清末到民国,教会在中国举办了14所大学,其中美以美会就举办了两所。1888年,在南京举办金陵大学,后与其他教会举办的学校合并,发展为南京金陵大学。1889年在北京举办崇内怀理书院,后改名汇文大学,1916年与其他两所教会学校合并改名北京大学,后又定名燕京大学,校长是司徒雷登。这两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在当时居于中国所有教会大学的前两名(美国方面评估)。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不但教学大学的校名被取消,而且国立大学侵占了教会大学的校园,显然有瓦解削弱教会大学的指导思想。其中,南京大学占据了金陵大学的校园,北京大学占据了燕京大学的校园。
传教士列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来源
教义
传教
学院
美南长老会
美以美会
传教士列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