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又称“三门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的全省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之一,于2016年12月正式挂牌。该示范区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区,距三门峡市中心城区15公里,全域总面积341.3平方公里,辖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79个行政村,总人口18.6万人。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构建“五廊、四轴、四区、五心”的空间结构。2020年,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居全市第一位;示范区形成了以宝武铝业、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
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有色金属(黄金、
铝、
铜)深加工以及以化工机械、中原精密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两大产业集群。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曾获“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首批区域双创基地”“国家绿色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等荣誉。
2023年11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南省发现,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河道生态修复之名,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地理
位置境域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区,距三门峡市中心城区15公里,全域总面积341.3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及周边富含矿藏66种,是
河南省乃至中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其中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铝矾土储量1.78亿吨,居全省第三位,煤炭储量11.33亿吨,居全省第五位。境内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温泉休闲度假区建设初具规模。
生物多样性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有南北向
黄河一级支流5条、
黄河湿地2万余亩,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只
大天鹅从遥远的
西伯利亚地区飞来越冬,更有
中华秋沙鸭、
黑鹳、
大鸨等鸟类珍稀物种选择来此栖息。
历史沿革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2013年12月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的首批16个示范区之一,2014年4月由省编委正式批复。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于2016年12月正式挂牌;2017年5月与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完成机构套合设置,实行“一套班子、一套管理机构、两块牌子”。
主要功能区划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构建“五廊、四轴、四区、五心”的空间结构。
“五廊”连接,活化城市空间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构建
黄河、
淄阳河、南清河、好阳河四条蓝绿廊道及
连霍高速生态廊道,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态环境,活化城市组团之间的城市空间。
“四轴”定型,构建城市骨架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依托仰韶大道打造的中央景观轴,依托圆通路形成城市综合服务轴,沿神泉路和紫阳路形成产业联系轴,构建示范区未来城市发展骨架。
“四区”协同,提升城市功能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构建智造片区、职教片区、智慧岛片区、大王片区等四个城市功能组团,强化各功能区之间的协同作用,催化各功能片区之间的有机耦合。
“五心”引领,推动城市发展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形成示范区综合服务中心、职教园区服务中心、城校共享核心、创智中心、大王片区中心;加强城市空间节点的培育,形成示范区城市空间中的特色空间。沿圆通路布局行政、文化、商业设施,结合中心生活区内的教育、医疗设置,形成示范区综合服务中心。
经济
经济概况
2020年,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18.3%;税收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同比增长2.4%;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4亿元,同比增长3.5%;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固定资产投资131.4亿元,同比增长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5.4亿元,同比增长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5.2%;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2元,收入增长8.51%,高于省平均增速水平;招商引资签约金额15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827人。
主导产业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形成了以宝武铝业、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
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有色金属(黄金、
铝、
铜)深加工以及以化工机械、中原精密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两大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立足“顺势而为、借势发展”,充分依托
黄河生态廊道沿线丰富区域特色资源,谋划建设现代农业、产教融合、民俗康养、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重要企业
中国黄金中原黄金冶炼厂、中国宝武铝业公司、中国大唐华阳发电公司等。
政治
机构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设有办公室、组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局、国土建设环保局、财政局、招商融资促进局等机构,下辖
阳店镇、大王镇、禹王路街道办,79个行政村。
主要领导
人口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人口18.6万人。
社会
教育
三门峡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已入驻河南应用工程学院、河南社会管理学院、三门峡高新一中等学校,目标建成一座拥有10万人口规模的人才基地。
科技
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推动的再制造产业园、中科院天津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投建的中科锐光芯片项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推动的新型储能电池项目均已签约落地;中原化工机械厂、宏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也在加快成长。
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了“科技大市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一体化的产业孵化服务链条。
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
西安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中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陕西高校专家(教授)服务团、宝武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中金铜基新材料研发中心相继落户
三门峡市高新区,承载科技孵化任务的汇鑫科技园、星火科技园、量仪产业园等发展势头良好。
文化旅游
三门峡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
仰韶文化、
道教文化、虢国文化的发源地,函谷关、
西周车马坑、
庙底沟遗址、
三门峡中流砥柱等主要文化旅游景点分布在示范区东西部。焦国、焦城是三门峡黄河文明源头时期的国与城,
焦姓发源地也在示范区一带。大王万亩古枣林,根植于
黄河南岸后地半岛之上,栽培史可追溯到
宋朝,如今500年以上的古枣树有6万余株。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沿黄生态廊道区。该廊道示范区段全长25.5公里,总占地面积596亩,通过加固提升道路,绿化美化沿途景观等方式,沿着黄河这条主线把湿地串起来,让黄河融入城市发展。同时,建设了智能体育步道、文化旅游驿站、梅花公园、荷花公园、古枣园、白天鹅观赏基地等基础设施。
交通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地处“一带一路”倡议通道东西互通互联的节点位置,
郑西高速铁路、
陇海铁路、
连霍高速、国道310、国道209、
运十铁路、
三淅高速,在区内交会形成了“三纵四横”黄金十字架,乘高铁1小时可直达西安、郑州,上高速半小时可达运城飞机场。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3年11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
河南省发现,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河道生态修复之名,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影响河道行洪安全。主要问题包括:以生态修复之名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违规阻断
黄河干支流正常
连通影响行洪安全、违反自然保护区要求建设旅游服务设施。
三门峡市城乡示范区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法治意识不强,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自然保护区和河道管理不到位,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