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孟,土壤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率先向中国国内介绍土壤水能量观点的学者之一。他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土壤物理学教研室,推动了中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根据多年研究,提出了“持久型节水农业”的观点。
生平
华孟,1919年10月19日生于北京。1935年在读
高中一年级时,就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七七事变后,他不愿在侵略者统治下生活,辗转到武昌湖北省立中学借读,一边学习,一边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祖国的大好河山遭人蹂躏和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情景,使这位热血青年萌发了学习农林专业,振兴中华的志向。1938 年夏,他以优异成绩被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录取,后转入农业化学系学习。
当时战火纷飞,中山大学随战事进退而不断迁移。动荡不安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影响华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反而更加促使他努力奋进,同时使他有更多机会阅读进步书籍,接近进步组织。他以德文版《联共党史》为教材自学
德语。他积极参加进步同学组织的文艺宣传活动,以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激情。
194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华孟随即考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土壤学部,攻读
农学(土壤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土壤团粒结构与水稻生长关系的研究,包括耕作方法和施用
生石灰等改良措施对团粒
粒径分布、
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与此同时,他受聘兼任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助教,在著名土壤学家
邓植仪的指导下,承担土壤学、地质学的教学工作,并负责土壤化学分析、土壤物理及肥料学实验课。虽然工作繁重,设备条件困难,却锻炼了这位年轻人,使他有机会涉足土壤学的各分支领域,培养了从事室内外试验研究的能力,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
1944年秋,
日本侵略军入侵粤北,华孟不得不暂时中断学业,与同学一起颠沛流离。最后到达
成都市,任
四川省农业推广繁殖站技术专员,从事紫色土和黄土的结构以及其他物理性状的研究。
1945年秋,华孟被调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农化系技正。他一抵
台北市就全身心地投入全省土壤调查的准备工作,并在
台中市实地参加土壤调查。同时又筹划
玉山国家公园(台湾全境
最高山,海拔3950米)的土壤垂直分布研究。其间,曾于1946年夏回
广州市补行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然后返台继续工作。
1947年秋,应母校之聘,到广州重新担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的教学工作,任讲师,并继续他的红壤团聚体和团聚的研究。
在艰难曲折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华孟,更加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同时也陶冶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1948年夏,当
解放战争势如破竹由北向南推进,北平解放之日屈指可数之际,华孟不顾亲友的劝阻,由广州携家北上,应聘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在土壤学系任讲师,担任土壤分析课的教学工作。3个月后,就迎来了
北平市的和平解放。
个人经历
1919年10月19日 出生于北京(原籍
湖北省水县)。
1938-1942年 在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后转入农业化学系)学习,获农
学士。
1942-1944年 在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攻读农学(土壤学)硕士学位,同时兼任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助教。
1944-1945年 任
四川省农业推广繁殖站技术员。
1945-1947年 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农业化学系技正。
1947-1948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讲师。
1948-1949年 任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土壤学系讲师。
1949年以后 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主要成就
推动中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
土壤物理学是土壤学的一个较为年轻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各种
流体物质和能量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植物生产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水,是土壤中最活跃的一种流体,它与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土壤水历来就是土壤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以前,我国土壤学界大都从形态学方面进行研究,用水分
常数来表示土壤中水量的多少。而欧美各国却早已普遍运用能量观点研究水的保持和运动了,他们将热力学中的
化学势引入土壤物理学,这就便于把土壤、植物和大气视为统一的整体和定量研究水在其中的运转。
70年代,华孟深感我国土壤学,特别是土壤水和
土壤物理工作与国际水平差距甚大,适应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势。于是他与
叶和才教授合作翻译了希莱尔的《土壤和水》,又组织校阅译出托伊勒的《物理的土壤学》,享克斯的《应用土壤物理》等书,系统介绍土壤水的能量观点及其发展和应用。并以上述译著为基础教材,举办了全国农业院校的土壤物理学教师进修班,为迎接随着
改革开放而蓬勃展开的土壤物理研究作了人才方面的准备。
80年代初,华孟和叶和才教授共同赴美考察,后又到
加拿大访问,重点了解北美干旱地区开展的
土壤物理工作和各大学的教学科研情况。回国后便积极添置仪器设备,有些则自己动手制作,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土壤物理学教研组”,为校内外硕士生开设了内容充实、实验齐全的《土壤物理学》
学位课。
对于年近古稀的华孟来说,好像才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他亲自授课,指导实验;培养了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多人;与美、加、德、法、荷等国土壤物理学家进行频繁的学术交流,出国讲学,为中国土壤物理学工作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整日操劳,付出了他的全部心血。
倡导持久型节水农业
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缺乏,使该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农业减产,而且影响工业用水,牵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约占总耗水量的80%。作为农业土壤工作者,华孟自感责任重大,多年致力于土壤水与植物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持久型节水农业”的观点。他认为,持续农业的基础在于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水土资源,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应该在水自身平衡上加以解决。
概括起来,他所倡导的“持久型节水农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然界的水循环(大气
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大气水)过程中,土壤水是人们较易加以调节的一个环节。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渗入到土壤里,除一部分下渗到深层补充地下水外,大部分经裸露土面蒸发或植物叶面蒸腾又散失到大气中。现代土壤物理学认为,水在大气、土壤和植物体内的传输,虽然介质不同,界面有异,但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却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系,水在其中的流动可以用“水势”来进行定量研究。这就是所谓《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简称为SPAC。
华孟通过对SPAC体系的研究,认为现在人们可以从更宽阔的视野来考虑调节水资源的措施。譬如,华北平原春旱季节,大气的水势Ψa多在-10MPa以下,土壤水势Ψ5一般为0.01-0.3MPa左右,植物水势Ψp则介于Ψa和Ψs之间,大致为-0.5-1.2MPa。很明显,Ψs\u003eΨp\u003eΨa,势
梯度很大,潜在的蒸散量ETp必然很高,可达4-6毫米/天。但是如果尽量不让表土保持湿润,而有数毫米至数厘米的气干表
土层,则水分的实际蒸数率会显著降低。因此,应该改变以往国外那种传统的“充分供水”的观念,只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时刻才适量灌溉,以促进形成较高产量。这样就能少抽取地下水。同时他发现,当上层土水势降至-0.06-0.4MPa时,植物根系吸水就很困难,迫使它们向下伸扎,以利用具有较高
势能的深层土壤水。这既扩大了植物根系吸水范围,防止地上部分倒伏,又可腾空更大的土壤孔隙体积,便于雨季到来时接纳更多的
降水,减少地表径流。
其次,在水量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华孟得出结论:在不需要容水的情况下,只要合理地调节和管理水分,一年两熟仍可获得小麦300-350公斤/亩和玉米300-400公斤/亩的产量。具体说来,早春小麦返青后到成熟共需水300-350毫米,而一米
土层中可提供有效水量150-180毫米,加上这一时期的少量降水,实际需从地下水抽取补充灌溉的水量仅为150毫米左右;夏玉米生长的雨季,降雨量超过蒸散量,大约有150 士100毫米经过2米厚的土壤剖面下渗到更深处。就长年而言,这一下渗水就是补充地下水的源泉。也就是说,这几乎相当于春季抽取的地下水。由此可见,在不超采地下水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持续获得满意的产量。
华孟为维护华北平原良性生态循环和节约水资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了反响,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
主要论著
1 耕对水田土壤结构的作用。福建农业,1943年
2 土壤团粒的合成与性质。中华农学会志,1945年
3 共同离子影响对团粒形成的作用。中华农业会志,1947年
4 普通比重计土壤机械分析的研究。台湾省农业试验所专刊,1948年
5 台湾西部土壤的垂直分布。
中国土壤学会会志,1951年
6
叶和才等译。土壤学(原作者:д.г.ВИЛЕнскии).北京:
高教社,1955年
7 土壤学基础。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64年
8 土壤情和旱地保墒。北京:
北京出版社,1966年